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招生选华约OR北约?考生须明智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 11:39   新闻晨报[ 微博 ]

  杜佳雯

  做选择总是困难的,所以在面对这么多国内一流高校的自主招生章程时,不少学生都挑花了眼,不知道该选哪些报名。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害怕“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想放弃每一个升入名校的机会,就报了多项联考。但是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准备后,却发现这些联考的出题类型和考察范围都有所不同,这在复习时也给学生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相隔时间较紧,进入2月中、下旬,这些学生在周末势必要为联考而“赶场”。这些知识上的准备和应考的心理调适,都是学生提前就需要进行的。

  一线教师:重视心理准备

  文来中学高三年级班主任赵磊说,她自己班级里今年就有一个既报名参加“北约”,也参加“华约”的学生。对于报名多项联考的学生,赵磊认为,一般而言,联考重视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对学生平时的各方面能力要求的更多。这不同于单纯的“背诵”,更在于考察一个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或热点话题的“理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心理准备大过于知识量的准备。

  此外,赵磊也建议参加联考的学生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在自己“加一”以外的学科上。也许从高二下半学期起,有些学生就很少再“摸”这些自己今后高考不考的学科,但是联考不一样。如果仅以会考的,甚至有些还是遗忘了的知识点来应对联考,就可能造成失误。所以有计划地安排这些学科的准备也是能否取得笔试高分的关键之一。

  行家建议:集中火力,全力冲击一项联考

  有高三老师建议,就算你已经报名了N多项联考,但是在准备时也一定要提前权衡轻重,选择一门联考作为主要突破点。因为联考的时间离得很近,学生很难腾出足够的精力来一一应对,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火力集中在一点上,全力冲击。

  就拿考试时间仅相隔一天的“北约”和“华约”来说,有些学生难以选择,索性两个联考都报考。但在准备笔试时却犯了难,一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复习方向,总觉得什么都要看,但是无奈时间有限;二是因为两项联考对文、理科偏重的不同,在复习时难以同时兼顾。在两天里,学生需要转换两个截然不同的“频道”来应考,所以这就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在复习的过程中,选择把握较大的联考来作为主攻对象。

  由于联考的基本目的都是考察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复习准备的主基调就应定在储备知识上,在埋头做题的同时也应该抬起头来看看国内外最新的时事和热点,也可以尝试着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最重要的就是,不少老师反复叮咛的,不要为了联考而打乱正常的高考复习节奏。

  过来人攻略:把握两大联考的特点

  现在就读于复旦大学的曹一鸣在去年的联考中就分别参加了复旦大学的“千分考”和交大的“五校联考”。他用了两个不同的形容词来概括了这两个联考。

  飘逸的“千分考”“千分考”的出题风格是飘逸,主要体现在1000道选择题涵盖的面很广,相对来说难度不大,性质类似会考,但是基本上每道题目都需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

  曹一鸣总结了几条备战笔试时的原则,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

  第一,自己选择的加一科目可以不用多看。这是因为“千分考”选择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将宝贵的时间留给其他更有提升空间的学科。

  第二,自己最差的学科也不用多看。虽说最差的学科提升空间最大,但是相对的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千分考”涉及的学科较多,所以两者一比较,得分的效率并不是最大化的。所以对于自己最差的学科,不用花太多时间,从头补起。

  第三,对自己有基础,但是已经遗忘的多看。原因也与第二条相似,有基础但是遗忘代表对这个知识点还有印象,“捡起”所用的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拿到分数,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文科注重基础知识。从2010年的“千分考”中可以看出,以语文为代表的文科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复习时学生不容易把握具体的方向,更不知从何开始复习。但如果能在平时多留一个心眼,善于积累,那就能在复习文科时事半功倍了。

  第五,数学重技巧,计算量减少。选择题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用技巧等简便的算法来解题,这点需要在复习时重点把握。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为后面的题目剩下不少时间。

  第六,英语难在词汇。在复习英语时,不妨参考下英语四、六级的高频词汇。从整体而言,英语难度不大,但是容易在词汇上“卡壳”。

  诡异的“五校联考”“诡异”是因为“五校联考”的难度较大,而且一些题目超出了上海高考考纲的范畴。在考试时,难免会有些不习惯的感觉。如果一心想考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七校联考”,曹一鸣建议可以翻看数学和物理全国教材的相关章节。

  曹一鸣记得一年前的自己虽然两项联考都参加了,但是自己的主攻是复旦的“千分考”,在准备笔试时也是以此作为主要目标复习的;对于“五校联考”,自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准备时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全国考纲中的知识点。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