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高考 > 聚焦高校自主招生联考 > 正文
清华招办主任说,今年通过清华初审考生中约1/4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此前复旦大学校长坦言,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不公平。除了出行住宿等高成本外,五花八门的考试内容也成了农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绊脚石”。
坦白说这新闻只是陈述了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尽管很容易激发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某些情绪,但有两个逻辑需要厘清:一者,自主招生的实质是高教的“掐尖行动”,而不是教育部门的“送温暖”,对具体的制度设计而言,只有能力与素质的区别,而无须考量身份的差异;二者,自主招生是教育领域的“高消费”,类似于艺术加试,考试成本与专业成本是个不争的事实,幻想“有考无类”显然不太现实。
城乡考生在自招制度上的差异,并不是由于自主招生本身造成的———这就好比消费奢侈品的多是富人,但决定消费能力的并不是其“富人”身份,要改变穷人的境遇,不是要限制富人消费奢侈品,而应该让穷人的钱包鼓起来。同理,大中城市成为自招生的“主产地”,并不是因为高校选拔优等生的“眼光”有了偏见或成见,而是天资聪颖的农村孩子,为什么在后赋因素的制衡下难以成长为优等生?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农村考生缺了些什么:譬如,报考一所学校食宿少则上千元,多则几千元,这笔开支对不少农村家庭是个天文数字;再说考试内容,“偷菜”、“网瘾”等年度热门话题都进入了试题,农村考生的知识面受到考验。
这两个现象背后对应的是什么问题?一个农村家庭,孩子考试的成本都支付不起,如果不是考试方趁火打劫,唯一的解释就是代际关系放大,而公共政策又未能及时雪中送炭;至于热门话题云云,这个需要拷问热火朝天了这么多年“素质教育”的责任,说起来个个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什么到了时代话题上就歇菜?
我们固然要反思大中城市为何会成为自招生的“主产地”,同时,我们更要反思:为什么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往往常年创造着高考的“神迹”?中国教育界早就存在一个悖谬的现象:越是“神奇”的基层中学,其所处的经济区位越是贫困。其实,当你把大把青春用来遨游“题海”的时候,当天高皇帝远的学校只痴迷语数外的时候,不认识“偷菜”、不知晓“网瘾”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失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与这个事实最合理的对应就是自主招生等环节的某种吊诡。换言之,如果自招生的来源上城乡平分秋色,招考制度恐怕要招致更多的质疑与追问。(作者:邓海建)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