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棒喝:不要期待北大招生“放卫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 10:20   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姜泓冰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其他领域或许可以常爆“新料”,时时“变革”,教育的每一招改革,都当慎之又慎。若说“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其期待北大“放卫星”,倒不如,请中国高校的领头羊们放下身段认真研究,如何尽快使农家子弟们也在高校招生和教育改革中受益。

  全国161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210名未来北大新生名单正在公示期内,迄今并未听闻“不公正”“招生腐败”的反映。相反,更多不满和失望的声音,来自于这些校长推荐生的身份与面目一致:他们全都是所在中学里学科成绩排位名列前茅的优秀生。于是,“北大为何不选‘偏才’‘怪才’”的质疑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比去年声浪更高。也许,到明年,呼声还会继续响亮。 

  幸而,刚上了培养富豪排行榜榜首的北大还算沉得住气,161位中学校长中间也没人急着出风头。今年的北大招生没有“不负众望”地放一颗“人造卫星”、刻意去发掘一枚“怪才”以制造一回“教育改革大跃进”式的热闹。在公开回应时,北大方面更表示了担忧,一旦以此为录取标准,会变相鼓励刻意培养偏科学生的社会风气。而即使“偏才”“怪才”,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潜力为基础。 

  事实上,有过2009年写作文言作文的低分偏科生破格上了大学、无大学学历的三轮车夫成了复旦古文字专业的研究生等诸多事例,“偏才”“怪才”进名校,未来几年恐怕并不存在什么大障碍。人们的关注,更多是由于北大“顶尖”,不自觉中赋予了它以显示中国高考制度乃至整个教育改革进程的符号意义。 

  如此回应,北大恐怕就将不得不面对“选才标准单一”“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不再”“自主招生只是沦为提前掐尖儿”等质疑和议论声,不可能没有压力和焦虑感。 

  这样的压力和焦灼,正在今天中国许多大学甚至整个教育界四下弥漫,也正在让某些富有积极意义的改革被不自觉地扭曲变形,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慎重与从容。教改多年,愈改孩子愈累,高考制度、应试教育、资源不均等等积弊久不见根治,已使整个社会充满焦急躁动情绪,总在渴望,哪里会有人撒一颗“星星之火”,可以速成“燎原”之势。适应着这种呼唤,一些大学,某些地区的教育政策,似乎正在成为很出改革“新闻”、时常会抓人眼球的地方。在这个“人人都懂教育”的时代里,校长们是否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在改革出新的同时,保持对于“教育规律”“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这样一些常识的尊重与恭顺,也是一种考验。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其他领域或许可以常爆“新料”,时时“变革”,教育的每一招改革,都当慎之又慎。因为一招失误,影响的,可能是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轻率冒进改来改去,贻祸一个国家、一个时期人才培养,这类教训,我们以往数十年里“买”过不少了。 

  若说“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其期待北大“放卫星”,选个把“怪才”来炫炫,倒不如,请中国高校的领头羊们放下身段认真研究,如何尝试一些新的自主招生政策,可以尽快使原本已处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无法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农村学校、农家子弟们也在高校招生和教育改革中受益,而不是又一次在教育资源分配中间被掠夺、被损害与被遗忘。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