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生家长看自主招生:爱恨交加的“三国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10:33   东方网-文汇报

  “我觉得大学现在进行的自主招生考试蛮好,虽然要忙着赶场子,但毕竟考进名校的机会增加了”;“作为家长,要了解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考试要求,陪着孩子赶场子,实在太累了,比孩子还紧张。既然一样是考试,还是高考一考定终身算了”……双休日的“华约”、“北约”自主招生选拔考试,以及此前一周举行的复旦“千分大考”,不仅累坏了学生,更让陪考的家长身心疲惫。对今年这场声势浩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记者现场调查发现,学生、家长内心“爱恨交加”。

  四处应考“身心俱疲”

  “如果不参加自主招生选拔考试,就是不珍惜眼前的机会,日后肯定会后悔;可要是场场考试都赶,孩子的负担实在太重。如果让我在高考‘一考定终身’或者自主招生+高考两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我觉得还是前者好”。在“华约”和“北约”的考场外,当记者就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对家长进行随机采访时,得到的回应惊人一致:自主招生是好,它给孩子多了机会,平摊了应考的风险;但是,由此平添的多场考试,又给孩子增加了学业负担和难以言状的心理负担。

  “只要有考试,多一次可能,作为考生和家长一定会去争取。”面对名校招生,家长、学生自知做不到“理性挑选”。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考生报考了8所名校,连轴转地在参加考试。

  以复旦“千分考”、“华约”和“北约”的自主招生选拔来看,三场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十分广泛,且各有侧重,考生很难同时复习。“千分考”涉及高中三年10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计算机等;“华约”、“北约”的题目也涉及7、8门课程。

  “几大自主招生考试的题型、内容各不相同,不可能同时复习,学生如果要参加三次考试,得制订三次大规模的复习计划。”上海控江中学一位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春节里,孩子为了复习“千分考”,就天天通宵看书,至今寒假作业还有大半未完成。

  令家长感到心焦的是:大学对“通识”的看重和中学的“分科教学”互为矛盾,这也让学生疲于应付。“孩子从高二起就分科,进了物理班,历史、政治等课程都不涉及,学校每天的课程就是围绕语文、数学、英语,还有物理,可是大学里的自主招生导向又极其看重各科知识,并且考得很细。中学和大学似乎互为对着干,苦的是考生”。一位甘泉外国语中学的考生家长告诉记者。

  如此一来,不少家长在肯定自主招生的同时,又对高考那种“一考定终身”、“不折腾人”的简单程序感到无限怀念。

  “无论是复旦还是交大,名校其实都在通过考试争抢尖子生。对孩子来说,不去应考不甘心;分别应考,实在太累。”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复旦“千分考”中取得超过700分的好成绩,眼下一边准备面试,一边还在参加“华约”考试。

  精力分摊影响发挥

  采访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的态度也很矛盾。赞成的主要理由是:“反正天天都在备考,也不在乎多考这一次、两次”;而参加多场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也担心,如此分摊精力,会不会影响到个体考试的发挥。

  连续赶了三次考试的延安中学考生小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高二开始,我们就天天被老师训话,‘到了高三你们就会变成烤肉串,不是在这个学校的架子上烤,就是在那个学校的架子上烤,要不就是到高考的架子上烤’。到了高三,我们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和他一样,大多数考生表示:“不管怎么样,我们的高三生活就是由考试组成的,现在多考一次可以多几次机会,还是比高考只考一次好。”

  考场外,记者随机对50名考生做了一个小调查,48位考生对“自主招生”和“高考”并存感觉有些“疲于应付”,但相比“一考定终身”,依然倾向于现在这种形式。主要理由是:“对我们来说,只不过多一次考试而已,就算没有针对性复习,说不定也可以‘撞大运’。”

  相较之下,家长对于所谓“多一次机会总是好事”表示担心。一位上海重点中学的考生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高二暑假参加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夏令营”,其实就是为了能在该校自主招生中赢得“推优”。为此,孩子放弃了原本用于准备全国竞赛的时间,暑假两个月中,一个半月去该校“听课”。结果,竞赛并未取得好成绩;该校事后也没有言明夏令营和自主招生有关联。

  “孩子分摊了精力,所谓多一次机会,也可能导致什么机会都把握不好。”在这位家长看来,自主招生赋予高校更多的灵活性,但相关“优惠”、“政策”大多暧昧不清,家长、学生盲于应付,结果可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此类家长眼中,高考“更清爽”,也更公平。

  报不报“辅导班”吃不准

  记者注意到,因为自主招生的存在,不少考生家庭“不敢不参加培训班”。

  所有的高校都明确告诉家长,市面上所谓的自主招生辅导班没有用,不过,应考家庭依然无法抵挡打着揭秘“自主招生题型”的培训班的诱惑。

  “自主招生选拔的题目,孩子和学校的老师都看不到,复习准备,总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一位在考场外守候女儿的家长告诉记者,她孩子就读的学校有超过100名学生参加“华约”笔试,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名校,但就是在这所名牌高中里,学生和家长对于是否要为这类自主招生考试作专门准备,越来越吃不准。

  “之前的复旦‘千分考’,我女儿的一些同学参加了社会上的培训班,后来笔试都考了高分;相反,一些没有参加培训但平时成绩拔尖的孩子,这次没有过线。”两相对比之下,有些家长慌了。正当他们在考场外候考时,有些人已经收到了社会机构分发的针对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的培训班广告,一节课的收费,动辄千元……

  “为了保底,孩子的主要时间用于准备高考,还在补习数学和英语呢,如果要为自主招生考试参加培训班,补课费又大大增加了一笔”。一位考生家长感叹。

  本报记者  姜澎  樊丽萍  唐闻佳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