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招生连考三场 尖子生喊“受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11:46   现代快报 官方微博

  昨天,以北大为首的“北约”13校联考,是周末南京地区7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最后一场,也是最像“马拉松”的一场——部分考生甚至要一天内考7科共7个半小时,考生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扎实的基础,还要提前练一练“坐功”。江苏的唯一考点设在南师附中,在全国3万多名参加“北约”联考的考生中,有1400多人在南师附中考试。连考前天“华约”、昨天“北约”两场的考生表示,相比之下,“北约”的考题似乎没有那么难,但也还是难,关键是大家考得太累了,被自主招生考试折磨得吃不消了!

  实习生 曾偲 快报记者 黄艳 谢静娴

  考场直击

  难不难,还真是相对的

  此次考试共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七科,昨天上午考语文、数学、英语,下午考物理和化学,晚上考历史和政治。考生可根据所报考高校对考试科目的具体要求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报考复旦大学的考生需参加全部七科考试,有些高校只需五科成绩,还有的学校只需要四科成绩。

  语文:作文引用鲁迅名言 理科生喊难

  语文试题仅有的10道客观题都是通过词语辨析来选择最恰当的进行句子补充。但辨析的难点在于给出的词语在意义或是形式上的差别十分微小,比如对“身负重望”“深孚众望”“不负众望”这三个词汇进行辨析。“我看见第一题还仔细想了一下,后来发现后面所给出的选项几乎很难分出差别,我就觉得我看这些差不多的汉字眼睛都看花了。”一位理科考生茫然地说道。相较于理科考生,两位学习文科的女生表示虽然这种词语辨析在江苏省高考题型中很久没出现过了,但平常练习时还是会涉及。“没有标点的文言文翻译是北大的一贯保留题型,也见怪不怪了。”南师附中的一位考生说道。现代文阅读则比较常规,选择了刘亮程的一篇有关亲近自然的文章进行考查。

  而最令考生感觉新颖的便是作文题目:谈谈对鲁迅先生“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的理解,是一道命题作文。“因为这道题目够开放,既可以写得很大、很宽泛,也可以写得很小、很细腻。”一位来自镇江的考生这样理解这道作文题。

  来自苏州的一位理科男生这样形容作文题:“难得可以!”另一位来自常州的理科女生小张则摇摇头:“又大又空,不好写啊!”因为这道40分的作文题,她给语文贴了最难学科的标签,而且因为时间紧,她只是勉强做完。而一些文科生却像是找到了知音,作文写出了感觉,都忘了时间。

  数学:没见怪题 难度似乎比“华约”小

  此次数学卷共7题,文科生考1-5题,理科生考3-7题。虽然有考生表示最后有一到两题是竞赛题型,但前面的几道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常规题,来参加考试的尖子们解答起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我是文科生,但没觉得数学难。”来自马鞍山二中的女生小王说,自己最担心的就是数学,真没想到,没被难倒。而理科生的数学要难于文科生,但考生也表示不算太难,来自江苏省溧阳中学的小张说,数学中确实有些题像竞赛题,但凭平时的知识积累就可以做出来。

  “我觉得是当初北大那个特招试题太难了,而此次有所改变,不过这也差别太大了吧,那次我就做出一道题,这次的题目我都会。”一位参加过北大特招的考生说道。而另一位参加过19日“华约”联考的考生直后悔当初没报“北约”联考。

  英语:没考作文 但时间还是挺紧张

  “我当初还想写作文的时候争取点时间,毕竟随便写写没有对错之分,不会像客观题那样非对即错,可没想到居然没有作文!”一位刚出校门的考生懊恼地对记者说道。

  这次英语考试有30道选择题及4篇阅读理解。每篇阅读理解都有5道阅读选择题,没有完形填空及作文题。虽然总共题量算起来只有50道客观选择题,但考生普遍表示时间很紧张,都是在争取尽早涂完答题卡以免时间不够而漏题。“我压根都没怎么看清题目,只管在涂答题卡,很多没有很大把握就涂了。”来自南京的陈同学这样说道。“生词也特别多,感觉很难很难。”一位理科女生考完英语后感觉很懊恼。

  下午的物理考试,一些理科生也表示偏难,不过也还能勉强考完,而化学题比较常规,有填空题和问答题等。

  昨晚历史和政治也结束了考试。金陵中学女生小张告诉记者,历史和政治都有少量超纲题,但总体不算难。主要的难点在于,有些在书上只是一带而过的人物,并没有出现在高考大纲中,但出现在了考题里,还有的原本是选择题一类小题的要求,此次却出成了大题。时政方面,则考到了哥本哈根会议、拆迁政策等。

  误读:以为要考7科,喊“杯具”

  “妈呀!我‘杯具’了。”一位女生参加完上午的考试,哭丧着脸找妈妈。妈妈以为女儿考得不好赶紧上前安慰,后来才知道,女儿听说武汉大学招生要全部7科都考,而她根本没准备。“我是文科生呀,怎么考物理、化学,而且下午就考,怎么办呀!”而另一位来自安徽的女生也慌了。“我昨天来看考场时才听说,要考7科,我是文科生,我怎么办,而且要连考7科,我从来都没坐过这么久啊!”她突然有了放弃的念头,但又说:“既然都来了,还是挑战一下自己,说不定能行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快报记者赶紧查阅了武汉大学的相关要求,原来武汉大学并不是要求考生必考7科。而是要求考生最少考3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他4门选考科目考生可选可不选(最多可以考7门)。但最终是从有武汉大学志愿且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总分达所有考生前50%,7科(3门必考+4门选考)中至少有一门单科成绩位居该科所有参考考生前15%(即单科优胜)的考生中,按照择优和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面试考生名单,优胜科目多者优先——不少考生正是看了这后一条,想多考一门多一分把握,也有人是误读了政策,以为人人要考7科。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复旦大学除了上周的“千分考”自主招生考试外,这次江苏地区的复旦保送生则是参加了昨天举行的“北约”13校联考,这部分学生是7科全考。

  赶考故事

  连赶三场成本不小

  样本一

  样本二

  “累!”昨天傍晚,结束了三天的南京之行,南通一所著名县中的男生小吴半躺在回家车上。从上周的复旦“千分考”,到前天的“华约”,再到昨天的“北约”,这三场尖子生的大考他一场没落下,收获的却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疲累——

  样本一

  连考三场 自信心受伤了!

  小吴在学校是尖子生,理科班里的前10名,数学竞赛得过省一等奖。“不过离保送还差了几分,所以我开始考虑自主招生了。”小吴自荐了复旦大学,他拿到了考试资格。复旦离家近,父母也比较希望他能考上。随后,通过学校的推荐,他又获得了“华约”中的上海交大和“北约”中的北大的笔试资格。

  上周,妈妈陪着小吴来到南京,考复旦大学。“因为也没什么准备,所以没考好,没通过。也不怎么沮丧吧,我还是想上北大!”来自家人的期望和自己对心仪学校的向往,成了他最大的压力。“感觉还没考第二场就疲惫了,考完以后更疲惫。”

  前天,小吴走进了“华约”考场。“每一科都很难,感觉虽然我在学校的竞赛基础挺好的,可是也未必会做啊,太偏太难了,吃不消!自信心狂受打击!”走出考场后,小吴的感觉并不是太好,“没参加过竞赛的就更郁闷了,他们都说考不出来。”出了考场后,他一直在思考:自主招生应该出些创新但不超纲的题目,否则似乎与弱化竞赛的趋势背道而驰了!

  昨天是最后一天考试,小吴考到下午4点多。记者在南师附中考点门口看到他时,他的神情开始放松。“北大这边的要相对简单,从试题难度上来讲,我当然对北大这场比较有信心,但结果怎样无所谓,即便通过了还是得把高考考好才行。”

  不过,小吴全家为这两周的考试花费不少,为考试花了5天时间,第1次两天是妈妈陪,第2次3天是父母一起陪。第一次花费400元,这次时间长,人多,共花了2500元。累计近3000元。

  样本二

  集训一个月 连轴考成本大!

  来自徐州的小沈和小戴是同学,昨天下午考完“北约”联考,两人非常疲惫,但他们还不能走,得等到晚上8点多文科考生们考完了,他们才能一起坐车回徐州。小沈参加了“华约”和“北约”两场考试,但这两次考试都有一些题型变化,他觉得北大考试题型变化更大,感觉有些难以适应。

  而小戴通过了上周复旦的“千分考”,这次又来冲北大。“报考北大的缘由来自去年的冬令营经历,虽然是学习理科,但我对北大那种人文气质很感兴趣。”

  两位学生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在寒假组织的一个月集训,后来老师没上课,他们还是一起到学校自习、讨论题目。“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好结果,肯定心里挺难受的。”

  连轴大考考了学生,也考了家长。昨晚8点多,来自镇江的蔡先生还背着包在南师附中的校门口等着儿子考试完就准备回家,“明天周一了,孩子日常上课不能耽误,毕竟这只是一个锻炼,还是以高考为主,而且我也还要上班。”小蔡通过学校推荐来参加“华约”“北约”的联考考试,他分别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蔡先生表示虽然没有过问孩子的考试情况,但从孩子的情绪中感觉到不是很理想。

  【特别提醒】

  本周“理工联盟”开考

  2月26日全天,报名“卓越”联考的考生将参加全天笔试。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校,9校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共同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

  测试科目为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数学与物理水平测试(文科考生只考数学部分),在全国部分省(区、市)设有25个测试点。

  建议

  一招办主任:

  自主招生盘子

  不要铺得太大

  粗略估算一下,刚过去的周末,近两万考生在南京参加了各校自主招生测试,阵容极为强大。“北约”联考昨天结束后,将统一组织集中阅卷。3月上旬,各高校将分别组织面试。在全国范围内,共有近20万通过自主招生联考初审的考生正在陆续走进各大城市的考点,进行这场高考之外规模最大的“小高考”。但是,奔波赴考的背后多半藏着考生们的一声叹息:自主招生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眼中的“鸡肋”,参加自主招生实为无奈之举。

  考和不考,学生们都很纠结

  “我参加自主招生也是爸妈逼的。”昨天,一位参加了复旦“千分考”但落选的南通学生郁闷地说,爸妈说了,别人都考,如果不考就落后了,要是能获得一些加分,在高考中也就更有底气了。所以他通过自荐取得了参加复旦笔试的资格。但因为本身没什么兴趣,所以也没复习。

  而另一位考生来考北大,爸爸和他却是一样的茫然。“小孩也没打算参加自主招生,因为上哪所学校还没想好呢。但因为成绩好,学校按成绩把他推荐来考北大自主招生,人家想要要不来,学校主动给了名额,我们只好来考了。”

  带着女儿到南京来赶考,扬州的家长张女士也感慨,这些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实际上是在高考之外又变相增加了一场“小高考”,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负担。那么多优秀考生奔波赶考,不就是为了获得一些降分嘛,谁都不甘落后,毕竟高考是残酷的。另外,获得自主招生推荐指标的中学,大多是城市的重点中学,这对一些农村的优秀孩子来说也不公平。

  不妨借鉴美国高校招生模式

  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盘子铺得越来越大,考试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从单一考试走向了联盟。

  “给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是对的,这也是大势所趋,但高校目前采取的这种招生方式却值得深思。”昨天,南京一所高校的招办主任坦言,目前还是“华约”“北约”“理工联盟”三大阵营考试联盟,如果将来形成更多联盟,而每个联盟都有一两所名校吸引考生,难道考生要考更多次?他建议,高校自主招生的盘子不要铺得太大,否则就是在增加考生的负担。

  还有专家建议,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妨借鉴美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在美国,有两个独立于大学和官方之外的权威考试机构:美国考试服务中心和大学入学委员会,分别组织SAT和ACT考试,所有中学生毕业时都会参加其中一种考试。然后会用这个考试成绩,再综合平时的学习成绩和中学表现,加上老师的评价和推荐信,学生就可以向各个大学推荐自己。大学将根据自己的选材标准来录取学生,不会再另外组织考试,更别提什么额外的“小高考”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