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来人口述:我后悔选择这个专业和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 16:21   海峡导报

  每天,我宁愿面对手机屏幕

  一进大学,我就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和学校后悔了。校园和同学都不是我想像中的样子。曾经无限憧憬的大学生活竟然如此索然无味,更不用说有什么激情。原来,以为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后我能够渐渐适应,但我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我开始自暴自弃,不太爱和人说话,渐渐地封闭了自己。

  这个寒假,回到厦门看见原来的每个高中同学都过得那么兴高采烈,我的后悔又加深了一层: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去报考厦门的学校,而是坚持来到这所远离家乡的外省大学就读。如果在厦门就读,或许,我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失落感。

  又一个学期开学了,我依然得过且过,每天都很颓废。这样的心态或许来自于我自身内向的性格。之前为了上大学,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埋在书堆中,与同学的交往也乏善可陈。上了大学后,与见多识广的舍友在一起,我发现,我们没有多少共同的话题,这让我更加自卑起来。

  一个人独来独往,我很容易想太多,书也读不下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自闭症患者,我不想出门去面对人群。大多时间,我只是一味地把玩手机、看小说,和原来的同学聊QQ,说的也都是挺消极的话题。整天,我就想回到过去,回到我熟悉的生活和环境中。我时不时自问:为什么自己千辛万苦去拼,考上了二本却选择错了学校和专业。

  我选择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当时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受到了高中语文老师的影响。在我情绪低落、徨困惑的日子里,是语文老师的鼓励和安慰支撑着我,我想成为和她一样的老师。可是,真正学了这个专业我才很悲哀地发现,我的文笔很一般,很难成为这一专业的佼佼者。

  我很迷茫,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却换来这样的大学生活。我为自己当时的鲁莽选择而懊恼。

  每天,我宁愿面对手机屏幕也不想跟同学说话。其实,应该说是我不知道要和他们说些什么。虽然,有时也觉得有很多话想说,但往往到最后,面对舍友、同学,我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多是别人问一句,我才答一句。

  仔细想过,宿舍的同学整体还是挺好的,只不过是因为原来的生活习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现在要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朝夕相处,“碰撞”有时候是难免的,或许是自己想太多了才把关系越弄越糟,而面对这样的同学关系,我又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所以选择了沉默。

  我甚至一直有想消失的念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还把事情搞得一团乱。我是不是该休学一段时间或者去看心理医生?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点评

  虚拟沟通替代不了现实交往

  林赞歌(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人际关系。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实际上都渴盼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大学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需要。人际交往缺乏,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无力、自我不认同的情绪情感,严重的话甚至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文中小宛就是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而产生困惑,从而也影响了她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实际上,像小宛的这种情况,在大学校园中并不少见。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有下列原因:

  一是与长期高考体制和传统的中国教育重分数轻综合能力培养有关。人际关系本是应该伴随着孩子成长,家庭或学校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渗透式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做人做事,但遗憾的是孩子们大都是来到了大学校门受挫后才意识到其问题的严重性。

  二是与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过度使用有关。人际交往重在交往与沟通。但现在大学生由于过度使用和依赖这些电子设备,将人际交往的内在需求寄托在电子设备提供的沟通平台和一些虚拟的空间中。这实际上是对现实人际交往逃避,无形中在心理上与同学设防,自动放弃与别人交往的机会,难以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创造一个真实的人际关系圈,导致大学生们从网络中回到现实生活仍然处在孤独中,容易与他人产生隔阂、不被接纳。

  三是初入大学的同学由于文化、地域、生活方式、价值观不同,以及大多之前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验,尤其一些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缺乏与兄弟姐妹演练的机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分享合作,在大学生活中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冲突,心情苦闷,尤其遭遇一些不顺心事情时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更加剧烈,容易让人产生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内心失衡。

  像小宛讲的 “不如消失”,其实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当然,在大学校园中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来自农村或者家庭困难或对自己长相不满意等情况,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自卑、缺乏自信,自己将自己与他人隔绝起来,造成人际交往缺失。

  主张

  有计划地进行人际交往演练

  1.学校、家长、学生都要正确认知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评判指标,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当然,它也影响着大学生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大学时光,检验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大学生个人更应该将人际关系作为自己在大学生涯中的一门必修课,成长必然经历的一道门槛,想办法去突破它。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人际关系引导与帮助,可以通过调研,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与面临的困难,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与课程来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澄清误区、掌握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

  同时,还可以通过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帮助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技巧,提升交往能力,帮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获得成长。对于个别确实存在人际交往严重障碍的学生,可以采取个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加以调整。

  3.大学生要认识到人际关系实际上是可以学习的。没有人生来就会人际关系交往。大学生涯实际上就是人际关系演练的最佳时光。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都是把握机会在大学加强人际关系的学习与提升,从原先的不会到会,最终成长为一个擅长人际交往的高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要有信心,要消除恐惧感。

  4.人际交往的提升关键在于实践。大学生自身要主动、自觉、自发地融入到人际关系的演练中,将它作为大学生活的一门必修课。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小,人的心理相容性大,关系就融洽,反之亦然。因此大学生要敞开心扉,用心沟通,正确认知自己与他人,学会和他人合作,换位思考,树立信心,有计划地进行人际交往演练,不断提升自己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

  5.家庭要做好孩子人际交往成长的支持体系。很多孩子的人际交往模式实际上折射出家庭的交往模式,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人际交往的方式是与家庭的交往模式有关的。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在人际交往中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家长还要结合孩子个体特点加以引导,对于内向的孩子,家长还要多创造机会利用假期通过走亲戚等形式,帮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对于性格直率的孩子家长要引导他学会恰当的沟通方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