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超,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2006级直博生,导师为唐传祥教授和刘国治院士。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由清华大学和21所联合培养(暨清华大学特种能源研究所),从事国家尖端科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功率微波(HPM)介质窗击穿机理研究及其应用。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10篇。他以第一发明人受理1项国防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在2010年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学会(APS-DPP)的第52届年会上做特邀报告(Invited talk)。他获得了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授予的IEEE等离子体科学杰出学生奖(IEEE Outstanding Student in Plasma Science Award)。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多次获得清华大学综合奖学金,并于2010年获得了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荣誉称号。在科研之外,他还担任了很多社会工作,曾任工物系研团总支副书记,研14班党支部书记,能源所学生党支部书记,并多次获得社会工作奖学金。
积极乐观,永不放弃努力,这就是我八年清华生活最好的注解。
——常超
学习科研:把思考当做最快乐的事
常超在学业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他将其主要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
“我喜欢无时无刻地思考,把思考当做最快乐的事情。”在谈及学业时,常超如是说。
常超高中期间在全国中学生物理和数学竞赛中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并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本科阶段,他在竞赛中初步培养出的思维能力与思考习惯,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加强。在课堂上,常超习惯于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如有问题就在课间和老师讨论。和常超做了8年同学的钱厚俊回忆:“常超几乎每节课课间都和老师讨论问题,如果我偶尔有什么问题去找老师的话,常超一般已经在那儿了。”常超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并在大三学年取得了年级第一名,获得了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在紧张的科研生活中,常超更加热衷于思考,他认为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想通的,很多想法可能是错的,但是会被其后的想法纠正,需要不断地进步。”
“如果你像着魔一样,无时不刻地思考,那么恭喜你,很多奇妙的想法,会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对于常超而言,思考不仅是科研中的必需,更是一种生活中的享受。
除了思考之外,常超还提到了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性。他建议:有条件的话选择两到三个比较相近的研究方向,从理论、模拟仿真、实验多个途径进行尝试,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而且对不同方向的思考也能互相启发灵感。
常超的博士课题研究的是高功率微波(HPM)馈源介质窗击穿机理研究及应用。HPM在科研、民用和国防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HPM介质窗击穿机制的认识是限制HPM技术进步的瓶颈,该方向的研究是国际性的技术挑战之一。说起自己研究方向的选择,常超提到了自己学习目标的转变过程。他坦言“本科刚开始时,自己努力学习是想通过优秀的成绩来证明自己,而之后由于对专业的理解日渐深入,自己深刻感受到国家利益与个人责任之间强烈的关联。”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和相信国内同样可以做出好成绩的信念,以及希望在国家尖端科技研究上有所建树的强烈愿望,在大四推研时,常超选择成为清华大学特种能源研究所的直博生。
从大学进入研究所,让常超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去适应,不过现在他已经应付自如。“研究所通常以实际应用为核心,重点是完成工程项目,强调理论研究要为实际应用服务。相比之下,工科大学里还是相对注重应用性的基础研究,工程目标并不像研究所那么明确。”“如今,我提出的方法和设计的器件已经成功应用到某HPM系统上面了,这是我非常自豪的事情。我对自己选择的科学研究事业充满信心。”常超笑言。
由于科研项目的原因,常超时常要到西安的科研基地出差。常超说,那里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科技信息量难以和北京、上海相比。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平时获取最新科研动态和信息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过他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弥补差距。
谈及科研,常超特别感谢两位恩师——唐传祥教授和刘国治院士对他为人为学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从论文研究方向的选择、调研到课题研究,导师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让我终生受益。导师还时常关心我的生活和个人成长。”他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事,由于常超在科研方面表现优异,博士入学四年就可以毕业,但是导师指出,他的科研项目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潜力,希望他能够留下来再做一年科研。而事实上,恰恰在这段时间中,常超的科研项目有了新的重要突破,他用“漂亮”一词来形容他的新突破。而这项新进展也使得他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学会(American Physics Society Division of Plasma Physics)的邀请,在年会上做特邀报告(Invited talk),他是该届年会上来自中国大陆的、唯一作特邀报告的学者。此外,他还获得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核子与等离子体科学学会(IEEE Nuclear and Plasma Sciences Society)授予的“等离子体领域杰出学生”(IEEE Outstanding Student in Plasma Science Award),该奖项授予在全球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学生。对此他评价道:“导师的阅历比学生丰富,视野也比学生开阔,很多情况下导师的点拨是很有价值的。在这件事中,导师的指导对我科研的新进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于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和低谷,常超表示,科研中碰到停滞不前的情况很正常,但是不能消沉,要耐得住寂寞,可以把目前遇到困难的方向暂时地搁浅,转而把大部分的科研时间先投到相近方向的思考和研究,利用闲暇时间多思考目前遇到的困难。另外,常超还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情绪调节,他喜欢篮球、羽毛球、游泳、跑步等体育活动,还喜欢画画、唱歌、做饭。他坦言,通过每天坚持运动,总是能够高效地学习和工作。“他是一个凡事非常非常努力,而又非常积极乐观的人。”常超的研究生同学裘家琪如是评价他。
清华八年:收获和感谢
从本科入学到现在,常超已经在清华生活了8年。回顾这8年的学习生活,常超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理想与抱负的平台,并且更加明晰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和人生价值,即尽自己所能在科学研究领域为国家做些有用的事情。
在清华的这些年中,常超不仅学业成绩优异,社会工作能力同样也很出色。他曾任清华大学工物系研团总支副书记,研14班党支部书记,能源所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多次组织同学与清华系友座谈,参观大型国企,承担清华大学党建基金等,常超的工作得到系党委的认可。
对于在清华收获的一切,常超有很多感谢的话要说。“感谢清华对我的教育之恩、培养之情,感谢工物系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尤其是我的两位恩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和爱人在博士课题期间给予的无尽支持和帮助。”
谈到未来的打算,常超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我们清华人将来在社会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会充满斗志、不懈努力。”(编辑 露英)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