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成立的政治学系,凭籍清华浓厚的学术氛围、完备的图书设备,吸引了一批留学美英、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富有专长的学者来此执教,使之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崛起,不但成为国内研究现代政治学的重镇,而且培养了大批杰出政治学人才。
政治学知识普及
清华自建校伊始,即设有两三门关于政治学的普及与基础类课程。五四前后,受当时国际思潮及五四运动的影响,关心国是、探求国家社会政治出路的清华学生逐渐增多,因此在课堂内外普及政治学知识方面开展得非常活跃。 清华学生于 1920 年成立了政治学研究会。该会以“纠合同志,公共讨论及研究而切有关于政治之问题及学理,一为扩充公民智识提倡公民责任,一为将来肄业专科中预备起见”为宗旨,在余日宣、钱端升等政治学教员的指导下,定期组织一系列活动,如邀请政界、学界名人来校演讲,组织研讨会,进行法庭模拟演习与实地参观政治。这一切,不仅培养了清华学生对政治学的浓厚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也为一批清华学子日后留美期间选择政治学作为学习与研究的方向奠定了基础。
名师云集 迅速崛起
1926 年政治学系正式成立,首任系主任是余日宣,教授有钱端升、刘师舜、郑麐等人。按学校一年级不分系的规定,本年二年级学生中入政治学系 29 人,居全校各系人数之冠。 1928 年随着国立清华大学的成立,政治学系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校长罗家伦认识到“政治经济两系的学科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改造最为重要”,提出了“养成实际的行政人才”的要求,对政治学系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他聘请吴之椿为政治学系主任,相继新聘了浦薛凤、王化成、郭闵畴等一批留学欧美回国的教师,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宪法学权威之一恪而温教授。
吴之椿自 1917 年起在美、英、法多所名校学习政治学,1922 年回国后在中州、武昌大学等校任教,1926 年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处长一职。他主持政治学系后,与教师共同努力,在系务方面多有改进,相继增聘了张奚若、莱特(美芝加哥大学 国际法 教授)、胡道维等学者来此任教,使得政治学系在短短两年内便拥有了阵容强大的教师队伍,同时课程类别与数量也大大增加。 1929 年政治学系归属新成立的法学院, 1930 年办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
自 1931 年起至抗战前,浦薛凤担任系主任;他与罗隆基、何浩若、闻一多同为清华辛酉级学生(他们四人曾被当时的 国文 老师赵瑞侯视为最得意的门生),1921 年赴美学习政治学,1928 年回母校任教。政治学系在他的主持下,“布新除陈,改革多端”;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为:“(一)灌输学生以政治科学之基础智识,训练其思想之缜密,理解之确切;(二)养成学生应付社会环境之学识与技能,使于毕业后,或服务社会,或参加考试,皆能举措裕如”。对课程种类及体系进行了规划,分为三类(即公法、制度、 思想 )、五门(宪法与行政法、国际法与国际关系、政治制度、市政学、政治思想),尤其加重了有关中国国情方面的课程,如近代中国外交史、中国政府、中国政治思想史等。
在良好的学术环境、完备的图书资料条件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钻研,政治学系教师们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上结出了累累硕果。代表性的如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浦薛凤与张奚若在“西洋政治思想史”、钱端升在“比较政治制度及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沈乃正、陈之迈在“政制与行政”方面的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至今仍享誉学术界。清华一跃成为国内研究现代政治学的重镇,这一时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学、法学人才,如邵循恪、王铁崖、楼邦彦、龚祥瑞等。
育人、从政、议政
1937 年抗战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张奚若担任清华政治学系兼西南联大政治学系主任。因处抗战期间,教学条件、生源、师资队伍的稳定都受到很大影响,但三校名师汇集,在课程设置、教学秩序等方面与战前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因国难当头,加之政治学学科特点所致,此一时期,从政的教师及毕业生相对较多。 而张奚若、钱端升等教授,则用自己所学,为抗战积极建言;在国民参政会上,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独裁统治提出尖锐批评。
1949 年,政治学系师生与全校师生一道为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欢欣鼓舞,张奚若参加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建设献计献策。 1952 年院系调整,清华法学院并入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与法律学系、社会学系的一部分与相关院校合组成立北京政法学院。
2000 年 5 月清华复建政治学系,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学”、“中国政治思想与研究方法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向为主要支撑点的学科特色。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