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航空教育与研究发轫于上世纪30年代初。在国家前途危急之时,清华自觉地将学术研究与祖国命运结合在一起,培养出一批航空领域的杰出人才,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为我国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机械系航空组与中国第一个5英尺风洞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事件中,侵华日军挟空中优势狂轰滥炸,给中国军队造成极大伤亡。日益严重的军事形势引起全国人民极大关注,“航空救国”成为当时震撼全国的呼声。
1933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技术处处长钱昌祚提出,航空“工程师之训练,宜于工科大学设立航空工程学系,即军官出身者,亦可送至大学训练,可利用工科大学之普通工程设备,得有良好之基础”。1934年,航空委员会召开航空技术会议,决定协助各大学设立航空工程学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清华大学开始了航空教育与研究。1932年夏,清华机械工程学系成立,下设的飞机及汽车工程组“注重飞机及汽车之制造……将来须与政府航空机关或学校合作。然后于学理制造,及航空实验,均有充分之训练”。1934年,飞机及汽车工程组改称为航空工程组。
清华在航空领域积极延聘名师。至1936年,教授有庄前鼎、王士倬、李辑祥、冯桂连、殷文友,助教有张捷迁、戴中孚等,均为一时之选。1934年,清华还曾聘请世界著名航空专家华敦德博士来校任教。他在清华工作了近两年,为清华航空研究及中国空军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航空组课程参考美国各大学航空工程科课程,开出了理论空气力学、飞机工程、飞机机架设计、内燃机实验、飞机机架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从概论到专题、从理论到实验,都有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专门课程。课程教材多为自编讲义或国外教材,参考书基本都是国外教材。
航空组为扩大学术视野,追踪学术前沿动态,定购了中、英、德、日等国杂志60余种,重要机械工程杂志则努力补齐旧刊,“为国内各大学航空工程书籍搜寻之最完备者”。机械系还大力购置实验设备,截至1936年,计有设备约10余万元。“凡热力工程之基础设备,已应有尽有,比之欧美各大学之机械实验室设备,实不相上下。堪称国内最完备之实验室。”
与此同时,清华从1933年起开始选派航空领域的庚款留学生。林同骅、钱学森等均通过清华选送出国学习航空,他们回国后,对国内航空事业的发展均有重要贡献。
1936年校庆前夕,机械系航空组自行研制成功5英尺航空风洞,这是中国第一个风洞,而且完全自制,意义重大。5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杭州举行联合年会,王士倬等人撰写的5英尺试验风洞论文被评为1936年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第一奖。
在抗战中成长的航空研究所
为配合航空事业发展的进一步需要,清华决定在南昌建15英尺航空风洞。1936年11月,清华在南昌成立航空研究所,顾毓琇兼任所长,庄前鼎兼任副所长。
在航空组师生的努力下,一个月之内便完成15英尺风洞的初步设计。这个风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洞之一,比加州理工学院的风洞要大50%,这也标志着中国航空从此由仿制走向自己研发。1938年1月,15英尺风洞完成钢筋混凝土部分。在当年3月的日机轰炸中,风洞不幸中弹。工程功败垂成,清华航空研究遭受重大挫折。
1938年4月底,航空研究所及航空组迁往成都。1939年秋,西南联大工学院设立航空工程系。9月,航空研究所迁到昆明,隶属于清华,庄前鼎任所长。
航空研究所与航空系合作十分密切,航空研究所教授均在航空系上课、主持实验和指导学生。航空系学生的空气动力学实验,也都在航空研究所的风洞中进行。清华通过航空教育与科研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为我国航空学科的创建和航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期的航天航空学科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高校院系调整中,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厦门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三校航空系于1951年5月并入清华,与清华航空系合组成为清华航空学院。1952年,航空学院调出清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50年代末,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高瞻远瞩,看到即将兴起的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高技术与国防科技,在清华建立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和自动控制系。这两个系的成立皆以航天航空学科为背景,并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华明确提出积极参与国防科研、发展航天航空学科的目标,成立了宇航技术研究中心,与航天科工集团一起组建了微小卫星制造基地,与俄罗斯宇航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国际宇航研究院。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于2004年5月18日成立,致力于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