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走高校:中国科大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 19:50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报记者郝娜、刘海燕从合肥发回报道

  合肥,安徽省的省会,拥有逍遥津等诸多三国遗迹,被称为三国故里。合肥还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这里,远离喧嚣,不争世俗,安静清幽,是个安心学习、做学问的好地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每千名毕业生出一名院士(主)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任校长郭沫若填词的校歌。50多年来,这首歌伴随着科大培养出一批批高精尖拔尖创新人才,见证了科大人一次次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

  1958年创办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有45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千分之一,居全国高校之首。这也使得科大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的摇篮”。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让科学触手可及

  精英教育,是科大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每年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控制在1800人左右。

  “我们办的是精品大学,不求大,不求全,但求精。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是‘精英’教育,希望以充分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招生就业处处长蒋一介绍。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建校之初,学校每个系都和中科院的一个或几个相关研究所对口合作。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都曾兼任过校系领导,亲自为学生授课,把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介绍给学生。每年约有300名中科院科研人员到校授课。他们还承担了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指导学生论文等工作。这样的办学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里学习的学生们颇有感触地说,科学在这里触手可及。“所系结合”的模式不仅让他们能尽早地进入实验室,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还能够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前沿课题。

  教学重基础  每个学生都学数学、物理

  漫步在科大校园,经常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包,骑着自行车赶往不同的教学楼上课。学校的老师说,他们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院士。在科大校园,与院士擦肩而过并不是件稀奇的事。

  走进灰砖红窗的校史馆,“肇启京华”、“弦歌继起”、“世纪新篇”等16个展厅向我们讲述了科大的前世与今生。

  建校以来,中科院一批著名的科学家都在科大担任各系主任,并亲自给本科生上课。这种重视基础课教学、越是名家越要上基础课的传统,一直沿袭到今天。目前,在科大讲台上,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高达94.5%。

  数学、物理、信息、英语等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蒋一介绍,这些基础课程为低年级本科生构建了一个全校基本一致的基础知识平台,利于培育学生厚积薄发的能力。

  科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选送高年级本科生到研究院所从事科研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目前,全校每年有60%的本科生进入院所进行毕业实践或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这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科大本科毕业生的读研(微博)率高达70%以上。科大学生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微博)的比例在国内高校中是最高的。

  选我所爱  学生自由转专业

  在科大,转专业是常事。现就读于统计与金融系的大四学生刘超,高考(微博)时选择的是数学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在大二时申请转专业,并顺利地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统计与金融系学习。刘超说:“在科大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专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任选课程。”

  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能认真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度、自主选择院系专业、自主选择修学年限,真正做到“我喜欢,我选择”。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志向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目前,学校每年都有超过20%的本科生调换专业。

  在大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全体学生只学习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等课程,基本不涉及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转专业提供便利条件。科大转专业一般不设门槛,学生只要第一学期没有不及格的课程,就可以转专业。

  11个英才班  培养精英中的精英

  哪个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这样的问题对科大而言,难以回答。因为,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是精品。学校拥有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生物科学、天文学等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理科门类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一,理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为100%。

  在培养精英的同时,科大还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集中学校和研究院所的优质资源开设了11个科技英才班,以培养精英中的精英。科技英才班将培养未来15至2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每年招生规模约为300人。

  在11个英才班中,华罗庚数学、贝时璋生命等8个科技英才班在大一年级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自愿报名。学校组织专家对报名考生进行选拔,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逻辑思维、潜能创造力以及独立判断的能力等。此外,材料科学、王大珩机电和应用物理3个科技英才班在大三年级进行招生。

  英才班采取“两段式”培养新模式。本科阶段,学生在科大完成两年半的基础课,在科大和研究所完成一年专业基础课,在研究所完成半年实习。研究生阶段,学生将在科大和研究所完成半年基础课,在研究所从事三年半左右的科研工作。

  科大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不能不提的一大特色就是少年班。这里是新中国超常教育的发源地。自创立以来,少年班坚持“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30多年来,从少年班走出了多位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北京排名1700名以前的考生可报考

  蒋一:学校在北京的招生规模一般在30至40人,如果生源好,还会追加计划。考生可根据平时学习成绩以及模拟考试的排名,慎重选择报考。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北京考生成绩排在全市1700名前者报考被录取的把握较大。

  另外,科大只招收理科生,更适合对数学、物理兴趣浓厚及对科学研究有探索、钻研精神的考生报考。

  宿舍装暖气、空调  让学生舒适地生活

  淮河以南地区普遍没有暖气,冬天室内比较冷。但在科大,学生们不必为此担忧。科大是淮河以南唯一一所在学生宿舍安装暖气的高校。学校还为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夏天可以消暑。在合肥,科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常让其他院校的学生羡慕不已。

  中午12时,在东区校园结束了上午课程的学生,正在办公楼左侧的车站排队等待搭乘校园巴士,前往其他校区上课。科大在合肥有东、西、南、北四个校区,四个校区间以校园巴士相连。学生上车时,只要刷校园一卡通就可免费乘车,非常方便。

  午休时间,在东区食堂的小广场上,科大学生历史文化协会正在举办招新活动。原创音乐会、树之话剧节、足球赛……目不暇接的文化体育活动让科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学生心里话———

  在科大,女生受优待

  叶萌,物理系大四学生,毕业于北师大二附中,高考656分:由于科大只招收理科生,校园里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因此,女生在科大非常受优待。每个自习室的前三排座位都会自动留给女生,女生宿舍里每层还有一面穿衣镜。

  踏实学4年有大收获

  刘超,统计与金融系大四学生,毕业于北大附中,高考665分:当年报考科大,主要看重学校毕业生出国、保研比例高等因素。4年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每天晚上在自习室里学习的同学满满当当。在这里能够养成踏实做学问的态度,4年下来,定会大有收获。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考试频道与《北京人才市场报》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