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大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 20:38   新浪教育 官方微博

  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王大中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为全党全国提出了宏伟目标和工作方针。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在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快速发展,其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中央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下面,我想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是否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需要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并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意义和任务进行了深刻地论述,并且在题词中勉励清华师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后,江泽民同志又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座谈中、北京师范大学校庆大会的讲话中再次论述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发出了新的动员令。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支持若干重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其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这是中央做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近代世界发展历史表明,一个伟大国家必须有伟大的大学。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因素,而先进的大学正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对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关于世界一流大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是发展中国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既是一项“创新”,也是一项“创举”,这中间有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研究和解决。下面,我想就关于如何理解与界定世界一流大学,如何认识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与个性,以及通过跨越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谈些看法。

  1. 如何理解与界定世界一流大学

  应该说,目前国际上对世界一流大学(World Class University)尚没有一个被普遍公认的严格定义和量化的评价标准。目前国内各界正在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开展了多种研究,概括而言,就其评价思路大体可分为:“自身实力论”、“社会贡献论”与“社会主观评价论”等三类。我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是学校实力、社会贡献及国际声誉的一个综合概念。也就是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且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大学。此外,国际上属世界一流大学概念下的应有一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应是一个群体概念。在这个群体中,既包括了顶尖级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包括了一些后起之秀的世界一流大学。对我国来说,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既需要研究像哈佛、MIT这样的顶尖大学,也要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群体进行研究,尤其要对一些后起之秀的一流大学进行研究,以利于我们能尽早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此我们考虑,应找出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参照系。

  在综合考虑了各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后,我们认为美国大学联合会(AAU)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参照系。AAU(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于1900年成立,是由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成的一个专业协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至今拥有了61所美国大学成员和2所加拿大大学成员。该协会以提升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水平为宗旨。AAU的成员有严格的入选标准,通过一个常设的“成员资格认定委员会”来考察和挑选入会的成员大学。AAU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评价学术研究和学生教育水平方面,包括:竞争性联邦科研资助数量、美国国家研究院院士数量、教师队伍质量和获奖情况、研究论文学术水平等。

  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表明,AAU的61所美国大学处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第一集团”。在2002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公布的美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前50名大学中有39所为AAU大学。我们将AAU大学与其它非AAU的美国全国性大学进行了整体比较,结果表明AAU大学整体实力都大大高出于其他学校(见表1),如AAU大学的院士数量是非AAU大学的21.68倍,发表论文数为5.47倍,联邦资助研究经费为3.46倍等。

  表1   AAU与非AAU大学的部分指标对比

  AAU nonAAU AAU/nonAAU
average min max average min max
*本科生总数 16179 942 38609 11309 652 35191 1.43
*全职教师总数 1331 85 3016 641 63 2350 2.08
*生师比 12.58 3 22 15.84 8 25 0.79
*新生高中班级前10%比例 0.63 0.18 0.99 0.28 0.05 0.96 2.23
总研究经费支出(百万美元) 281 36 901 95 19 443 2.94
联邦研究经费支出(百万美元) 170 11 793 49 4.3 300 3.46
#院士数 47 1 247 2.2 0 64 21.68
#博士学位授予数 357 61 756 136 4 352 2.62
#博士后数 423 0 3291 92 8 295 4.59
#授予专利数量(1998年) 43.94 6 395 14.94 2 51 2.94
SCI/EI/SSCI论文数(第一作者,1999-2001年平均) 2249 22 5395 411 0 2592 5.47

  数据来源:(1)带*的数据来自《US News & World Report》2003年度的全美大学排行榜数据库,数字为2002年的数据。(2)总研究经费和联邦研究经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见《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2)》。(3)带#号的数据来自AAU网站的报告,《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2001)》。(4)SCI/EI/SSCI论文数由清华大学图书馆SCI中心提供。

  在AAU的成员学校中,从建校历史,学校传统,学科设置,各具特色,其中既包括了有哈佛、MIT、斯坦福等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包括了一批后来居上的后起之秀。以美国的优秀大学群体作为参照系,开展一流大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能从总体上研究一流大学发展的外部和内在原因,有助于我们研究与吸取他们的经验,尤其是一些新兴崛起的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

  2.如何对待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与个性

  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强大实力和卓越贡献的统一,应该是既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本质特征,又要突出各自大学的个性与特色。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同时存在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必须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的要求,包括:要有一批一流学科;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出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及充足的办学经费等。这些也正是我们的差距所在,需要我们努力建设与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是各具特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才使其成为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时代内涵、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差异上。一流大学都是应本国需要应运而生的。在美国正是二战时期核武器和雷达等研制,冷战时期大科学研究项目,以及70年代高技术产业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美国的一流大学。正如美国MIT校长福斯特所说:MIT首先是一所美国大学,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为美国作好服务。可以说,为所在国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贡献是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是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卓越贡献。要把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这是我国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并由此而形成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将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研究中要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中处理好尖子人才与团队关系;以及学校管理体制上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等等。总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问题,那种完全照般国外一流大学的指标与办学模式的作法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适的。

  3.如何通过跨越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不少国外一流大学发展的历程中,都经历过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在AAU成员大学中就有一些建校历史不足50年的后起之秀,它们的经历说明,通过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可能的。

  如美国加州的9所研究型大学中有6所为AAU成员大学,其中UC San Diego(1960年),UC Irvine(1965年),UC Davis(1959年)均为建校历史较短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大学。此外,还有Brandeis University(1948年),纽约州立大学Stony Brook(1957年)分校均属建校历史不足50年的后起之秀,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也是1967年才由卡耐基技术学院与梅隆学院合并成立的。现将部分学校情况列于下表。(下页表2)

  跨越式发展应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大学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拥有着国内外的环境优势、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我国经济长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优势;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之,注意认真学习与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正确制定适合我们国情和校情的战略规划,注意发挥后发优势,在我国通过跨越发展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表2 美国部分AAU成员大学的参考数据

学校名称 建校时间 加入AAU时间 本科生总数 全职教师数 博士学位的全职教师比例 生师比(本科生) 总研究经费(千美元) 联邦研究资助(千美元) 院士数 博士学位授予数 博士后数 专利授予数(1998年) SCI/EI/SSCI引文数平均1999-2001
Brandeis University 1948 1985 3090 326 0.98 8 47,658 26,444 12 111 100 9 325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1967 1982 5194 799 0.98 10 137,980 91,191 12 61 394 26 114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1960 1982 17505 917 0.98 19 518,559 326,037 91 294 968   314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1965 1996 17723 845 0.99 18 158,437 88,274 21 202 324   150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1959 1996 21356 1460 0.98 19 364,789 141,740 25 357 204   2754
Stony Brook Universit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57 2001 13646 1284   18 163,307 96,641 12 244 400 51 1340

  三、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正确地制定发展战略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发展战略是涉及一个学校在较长历史阶段内带有全局性的规划,其内容包括大学战略目标及办学思路,战略发展阶段,以及重要战略实施举措等。由于战略规划是一种相对长远的宏观谋略,因此它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和完善。下面结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谈一些有关发展战略问题的看法。

  关于战略目标与办学思路:早在1985年,我校第七次党代会就提出要逐步把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1993年,我校经过认真研究,提出有限期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并结合学校情况,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办学思路。

  关于战略发展规划: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初步拟订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

  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

  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有关的重要战略举措: 

  (1)构建综合性的学科布局,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建设不仅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平台,在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基础地位。几年来,我校以内涵发展为主,完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调整。学校现有12个学院,48个系,学科覆盖理、工、文、史、哲、法、管理、经济、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共有博士点107个,硕士点139个。通过“211工程”和“985计划”一期的建设,发展了工科优势,加速了理科和管理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交叉学科发展,学科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我校正在进行“211工程”和“985计划”的二期规划,学科建设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工程技术学科的群体优势;以医学、生物、工程学科密切结合为基础,建设高水平的医学学科;以原始创新为目标,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以提高水平、突出特色为宗旨,发展人文与社会学科、管理与艺术学科;瞄准国际前沿,促进学科交叉,力争在信息、生命、纳米科技领域有重要突破。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中,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凝炼学科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一流学科。

  (2)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几年来,为了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召开了两次全校教学改革讨论会,每次历时一年多,围绕建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制定并实施《清华大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简称四十条)。其主要改革措施包括:

  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改革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完成本科教育从5年制到4年制的转变;实行本科—硕士统筹培养;推行大学生训练计划(SRT);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允许部分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改革本科生培养方案,必修学分从240降到170,给学生更多探索时间;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规定理工科学生须选修占总学分25%以上的人文课程,文科学生须选修10%以上的自然科学课程等。

  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博士生水平:九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在校研究生2002年1120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为1:0.8。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在1999-2002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比中,共有31篇入选,优秀博士生论文入选率为平均每百名博士2.1篇。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增强办学活力。已初步建成现代化远程教育系统,在全国共设有130个远程教育站,在学人数达21000人。

  (3)构建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生命力所在。在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前沿性、原始性的基础研究,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几年来,我校科研实力有了较大增长,2001年全校科研经费8.5亿元,申报发明专利441项。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有较大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被SCI收录论文1427篇,EI收录论文1449篇。2002年我校在Nature、Science上共发表论文4篇。此外,我校不断推进与地区及企业的合作,与全国44个省市、150个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当前,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校正在召开全校第十五次科技讨论会,会议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我校科技创新体系,开创我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4)以人为本,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之相比,我们的师资队伍的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缺乏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因此我们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了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等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百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席教授组”等方式,吸引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骨干来校任教。当前我校师资队伍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我校要按照“一流、竞争、流动”的原则实施人才战略,在十五期间重点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改革,将按照教授系列和研究员系列分流教师队伍。要建立一支教研结合,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兼备的教师系列队伍,同时结合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一支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研究队伍。要下大力气培养与引进青年优秀人才,使他们担负起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

  (5)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发展中国家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一流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既包含硬环境,又包含软环境。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我校的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校内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用房,学生教工生活设施,以及绿色大学建设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关注软环境的建设,包括: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一种崇尚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科研严谨的浓厚学术环境;要努力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爱国奉献的精神,继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坚持“行胜于言”的实干作风。为此,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学风教育,在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的师德教育,以及在全校开展科学道德规范教育。

  清华九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和动力。我们要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我们不能在精神文化建设上保持第一流的工作水平,则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党的十六大为我国未来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和明确了工作方针。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抓紧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是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等学校,我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做出我们的贡献。

  选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