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三十多年来,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恢复高考到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强调知识的学习。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重要论断,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这是对“文化革命”中“四人帮”所鼓吹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和“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两个谬论针锋相对的拨乱反正。由此彻底打碎了禁锢人们长达十年的精神枷锁,将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渴望学习知识的热情。用当时考入清华的学生的话说,就是要“恶补”知识。最初几届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都有些社会阅历,学习目的明确,社会责任感强。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批学生中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在清华大学也为教师开设了有关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各种前沿科学的讲习班和外语课程等,受到普遍的欢迎,课堂人满为患。进入80年代后,入学的学生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校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仅仅向青年学生灌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容易造成“高分低能”,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当时,清华大学提出了注重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即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清华首创了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挑战杯”竞赛,并推向全国高校。在教学中突出了实践教学,教务处专门设立了实践教学科。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到实验室做实验外,还要到校办工厂学习实际操作,到校外企业生产实习。作为因材施教措施,学校为一部分学生开设等级工培训,学生在校办工厂学习操作满一定时间,经考核合格,可颁发二级工证书并取得相应的学分。1989年江泽民同志来清华视察,还专门到校办工厂看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的毕业设计也要求结合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进行。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的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从90年代开始,注重素质教育。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特别是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后,学校认识到,仅仅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强调一个最重要的、更带有根本性的东西——素质。所谓素质,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实践,由知识和能力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综合品质。由此,素质教育被提到突出的位置,教育部进一步推动并引发了全国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处于基础性地位,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有重要先导意义。
一、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育人作用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史哲的基本知识学习、艺术的基本修养、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和借鉴、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理工科学生要加强人文知识的武装,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完善品格的养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清华大学为此作了不懈的探索。学校早在1981年就为学生开设以文史哲为主的人文选修课;1986年开始试行并经1987年教代会通过,将人文社科选修课以指定性选修的方式纳入课程体系;90年代初,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行,形成“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经济、法律与管理”等四大指定性选修课组;推出以中国文化名著导读、中国古典文学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西方文学思潮与作品等为代表的一批课程;在艺术教育方面,在音乐室基础上,1993年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和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清华的探索和实践,对全国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1995年教育部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会议,周远清同志代表教育部作了题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清华成为首批全国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之一。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成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同志被任命为副主任,张岂之先生被聘为顾问。1999年教育部又批准清华大学为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胡显章兼任基地主任。
1997年,在校长王大中和党委书记贺美英的倡导下,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全校暑期干部会的重要议题,由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会上作了题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报告。在2000—2001年召开的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学校领导分头带队,对国外一流大学进行调研考察,着重了解了国外著名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情况。当时担任副校长的顾秉林院士就指出,“没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就没有一流大学”。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形成了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生理论课程教学总学分从170压缩到140的情况下,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5学分增加到13学分。这次讨论会,在推进清华教育教学改革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清华形成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经典导读与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并倡导在专业教育环节推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努力营造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素质教育环境。反映这一改革成果的“统筹运作,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经过建设,清华大学在2002年初步形成了由“历史与文化”、“文学”、“艺术欣赏与实践”、“哲学与社会思潮”、“中英文写作”、“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与法律”、“科学与技术”、“国防教育与学生工作”等10个课组构成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强化精品课建设。2004年受教育部委托,在清华召开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使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得到推动。2006年,清华又将10大课组整合为8大课组(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法学、经济与管理,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技术)。在所有课程中,首先确定23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提高核心课程的质量、并逐步增加核心课程的数量。对核心课程都按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建设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2008年增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进一步规范文化素质课程,将文化素质核心课程进行分组,课组名称由原来的8课组调整为: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2009年4月,学校召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指南》、《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管理办法》,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核心课程的数量逐年增加,至2009年达92门,初步满足了全校本科生的选课需要;同时明确,每个学生选修13学分的文化素质课程中,至少要有两门核心课程。至2010年,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有9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16门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2010年,学校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员积极参与研讨,规划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三、课外人文教育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
学校从1995年春天就开始大力提倡学生阅读经典。由张岂之、徐葆耕主编《“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导读提要》,向全校学生推荐80部中外优秀文学、文化名著,并以“导读课程”、“周末经典讲座”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经典。1996年春,学校在两个班试点,要求每位学生在一年内至少读3-4本经典,同时写出读后感。同学们反映,通过阅读经典,“和大师攀谈”,“开卷有益”。继而,学校又组织出版了《众妙之门》、《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等系列教学参考书,在图书馆开辟了应读书目专架,人文学院信息中心将80部经典上网,为学生阅读经典创造条件。从2005年开始,学校推出“清华大学新人文系列讲座”,请国内外名家围绕特定主题发表演讲并与学生互动,于2008年起将之纳入课程管理,每周至少有一次。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选听8次,并提交书面学习报告,经考核合格后,取得1个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必修学分。至今,该讲座已进行了8个系列,分别是:“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明的对话与梦想”、“艺术·科学·文化创新”、“哲学与人生”、“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和“文学与艺术”。“清华大学新人文系列讲座”大大增强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听讲座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听讲座的次数超过了学校的教学要求。这在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不少兄弟院校的学生也赶来听讲座。
课外人文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社会实践。从2000年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校团委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素质知识竞赛,全校同学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至今已举办了十届。2009年,清华大学受北京市教委委托,举办了“北京市大学生首届人文知识竞赛”,还与山东省老教授学会联合在校内举办了“齐鲁文化进清华”活动。为迎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从2009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亲近大师、见贤思齐”活动,举办以纪念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季羡林等清华历史上的大师为主题的展览。近年来,在以加强实践教育为主题的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推动下,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的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在教师的带领下,与郑州大学、湖南大学、甘肃省社科院等单位合作,对中原文化、湖湘文化、西域文化等进行实地考察。师生们反映,这种文化社会实践,大大加深了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全国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许多高校都坚信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以此教育理念推动群众性大讨论,努力突破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从领导体制到运行机制、从队伍建设到课程体系改革、从建设文化校园到文化社会实践,从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大胆探索。教育部在原有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批准清华大学等30个高校建设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009年,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列为重要议题,组织了专题讨论。党委书记胡和平到会讲话,指出这是一个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根本性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学校主要领导十分关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多次与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研究工作,成立了由教学副校长、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袁驷任组长的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将给文化素质教育以更加有效的支持。
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途径。一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主渠道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规范化、精品化的要求提高核心课程质量;二是各院系领导和广大教师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共识,在专业教学中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三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结合。大学文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氛围,文化素质教育是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清华、北大和高教出版社于2002年9月组建了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兼任“中心”主任。多年来,清华大学参与了教育部课题“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和“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其个案成果包括《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清华精神巡礼》和《世纪清华 人文日新 清华文化百年》,学校已将其作为师生学习、弘扬、发展清华优秀精神文化的重要读本,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清华文化传统的学习讨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发挥组织骨干作用,为建设文化校园做出持续的努力。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直十分重视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集思广益,总结工作,提高认识,并努力发挥引领作用。由清华大学作为主办或主要主办单位,组织了多个全国性研讨会,包括1998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内地与香港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01年1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大学通识课程暨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2002年5月在清华召开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2004年在清华召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以及2005年10月在清华召开的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等,出版了多部论文文集。近几年清华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承担了“通识教育发展道路和清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和北京市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课题。课题组成员对国外9所大学、国内15所兄弟院校以及本校19个院系的领导、教师和11个院系的学生就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做了全面的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证研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将继续深入,提高对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完善和开拓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李树勤 编写)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年版。
2、《周远清教育文集》(一),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年1月第1版。
3、周远清 闫志坚编:《论文化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年11月第1版。
4、甘阳 陈来 苏力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6年8月第1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