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出书斋怀天下的社会学系(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4日 00:55   新浪教育 官方微博

   上世纪初,社会学在中国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五四”运动前夕,美国教员狄德曼就在清华开出了社会学和社会起源课。20年代中,美国纽约社会及宗教研究所鉴于对“中国社会经济情形有系统的研究尚不够发达,拟开一研究所”,派人来华商洽。他们首先聘请陈达等为筹备委员,赴各地调查,并在清华等校成立了中国第一批社会学系。 

    群贤毕至 专通结合

清华社会学系成立于1926年,1929年后隶属文学院。成立初期仅有系主任陈达教授1人,专为各系开社会学的课程。陈达1923年到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师从社会学大师乌格朋,来校前曾任美国劳工统计局职员。1928年学校确定“社会学与人类学并重的原则”,改名为社会人类学系,开始招收学生。1930年始增聘教授,主要有陈达、吴景超、潘光旦、李景汉等人,他们都是清华的留美学生。并扩充课程,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人类学三组。1932年又更名为社会学及人类学系,1934年恢复社会学系原名,至此该系大致定型。 

社会学系为“培养社会学人材”,在课程总则中标明:“甲,为国内教育机关造就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教师;乙,为学术机关养成专门人材(包括理论的或实际的);丙,为社会行政与服务机关训练实地应用人材(如工厂检查、乡村教育、贫困救济及县行政专门人材)。”所开课程,以教授为中心而设,教育思想各有不同,其中以陈达所主张“专攻一组”与潘光旦提倡的“通才教育”影响较大。陈达认为社会学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课程应分组进行,学生“可就性之所近,任选一组专攻之。”而潘光旦则认为“学社会学的人,他的成就完全是由他的基础知识所决定。基础知识越大,则成就越大。”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反映在教学要求上,前者侧重调查统计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实际生活的“专门问题”;后者则注重广博的书本知识与工具知识的训练。尽管二者有所不同,但在强调基础知识训练方面却是一致的。 

   走出书斋 调查研究

为了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的“良药”,师生走出书斋调查研究。1924年,陈达讲授“社会学原理”时,就曾对清华校内的工人生活费进行调查。教师进行了许多社会调查工作,如陈达的劳工调查、人口调查,吴景超的城市调查、经济调查,李景汉的农村调查等。同学们除在图书馆读书、体育馆锻炼身体外,还常常跑到校外去,希望与实际的社会接触,以使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社会互相印证。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自1935年起又增设有关“国情”的科目:《儒家之社会思想》、《中国乡村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研究》,并由潘光旦开出《优生学》、《人材论》等课程。 

 也许是研究社会学的缘故,师生间以和谐融洽而闻名全校。“先生常常请学生到家里茶会,也常和学生在一起游戏,对于学生的课外研究,先生们更是极力的帮助。这种师生间快乐的生活,比之家人父子也差不了许多。”所有教师不论资格、学问及声望,都能以平等态度和民主精神对待学生。师生谈话大到时代巨变、小到学术细节,学生均可放言高论,甚至同老师争辩。学术见解的分歧,既无碍于公谊,也无碍于私交。春风化雨,从这里走出了费孝通、周荣德、李树青、谷苞、袁方、全慰天等一批学者。由于关心时弊,更有许多学生走上了以革命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人熟知的有陆璀、凌松如、彭粯云等。 

1937年清华社会学会,前排右3潘光旦,右4陈达1937年清华社会学会,前排右3潘光旦,右4陈达

    服务政府 面向社会

在长沙临大和西南联大初期,清华社会学系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历史学系合并,组成历史社会学系,属联大文学院。1941年5月,社会学系与历史学系分别独立建制,陈达任社会学系系主任,仍属联大文学院。翌年,改隶法商学院。1943年,陈达辞去系主任之职,由潘光旦继任。 

1939年,清华在离昆明不远的呈贡成立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由陈达兼任。国情所为全国人口普查进行试点和示范工作,培养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1940年,重庆政府社会部成立,旨在制定社会政策、以行政力量有计划有系统地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等。联大社会学系与社会部订立了《合作计划》,承担社会部、内政部的部分社会行政工作和“战后社会建设的初步研究”工作,这是学校同政府行政工作一次真正有系统的配合。 

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社会学系随法学院并入北京大学,部分人员调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等校。 

1993年清华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设立了哲学与社会学系;1999年筹备、2000年5月复建社会学系。目前社会学系在巩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和“应用社会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城市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和转型社会学3个方向。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社会学系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