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冷眼观察:一流大学应培养什么样的精英?(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7日 13:38   中国教育报

  【专家观点】

  大学怎样发掘和实现人的潜能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印度理工人一直沉迷于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休止的自鸣得意中,这似乎与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的影响是不相称的。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尤为严重……

  ——桑迪潘·德布

  ■王义遒

  当下人们谈起世界一流大学,议论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的不少,或者扩大些,会说到牛津、剑桥等欧洲老牌大学,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很自然,既在“发展中”,哪来“世界一流”,何况是大学。一流大学总得有“一流国家”来支撑。

  印度,这个在各方面与我国竞争“世界一流”的发展中国家,它的科技成就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但是,人们对它的高校情况却不甚了了。怀着好奇,我翻开了《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这本新书。

  成功办学的背后

  1951年刚成立的印度理工到成书的2004年共培养了约125万学生,其中大概15-20万人在国外,美国就有3.5万人。其中不乏信息产业领军人物和商界巨头,当然,还有一些学界和政界高层。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能给美国的硅谷、华尔街输送这么多信息和金融业人才,原因在哪里?这确实值得我们中国大学深思和借鉴。

  作为印度独立后为实现“尼赫鲁的梦想”而建立的高校,建校者充分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独立印度的重要意义,它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工程师群体,并且目标不是一般工程师,而是“成为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师或科学家”和建设新印度的领导者。这有点像当年蔡元培办北大、梅贻琦办清华。他们当然认识到办一流大学要紧贴国家的发展目标,但是他们绝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紧盯着当前利益;他们懂得大学首先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明定“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机关(蔡元培),要培养“工业建设的领袖”(梅贻琦)。正是“高深学问”成全了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正是工业领袖成就了清华对“两弹一星”的贡献。他们看重的是基础,这基础就是对科学的兴趣和人格的塑造,这和当今一些学校忽视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倾向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是南辕北辙。

  个性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才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靠慧眼拔出来的。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只要能把每个人的天赋才能充分挖掘与开发出来,使之实现,就会成就一个创新型国家。大学就应该是让幼苗崭露头角、发挥其才华的地方。大学生活无非是课堂(包括实验室)教学和课余活动两部分。把这两部分安排好,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就是成功。印度理工作为一所科技型高校,他们自然重视课程教学,不仅聘请了优秀教师,还配置了远比一般印度高校更为完善的教学与实验设施。但“课堂上的教学,为你打好工程学基础,使你总能跟上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步伐”,而教育整体重在个性人格的塑造。

  个性人格指的就是: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和自信的精神;就是学习与思维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合作竞争能力、驾驭环境和生活的能力;就是一种责任心、一种世界观、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方式,甚至是一种习惯。而这只能靠一种良好环境,一种“微缩的社会环境,也就是个人成长的整个过程所需的环境”来熏陶。印度理工学生们不光上课,还积极主动组织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类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建立自信,锻炼他们人际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等。印度理工人都说:“我在课外学到的东西要远远多于在课堂上所学的”,这和哈佛文理学院前院长罗索夫斯基在《美国校园文化》一书中所说“在哈佛,我常听人说,学生们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在名校,出类拔萃的精英学生之间的互动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事实上名校的成功校友中,门门功课考满分的人绝无仅有,多数是有选择地学习功课,宁愿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课外活动上,主动锻炼社会所需的必要能力。

  自由选择的包容

  学校提供环境和舞台,让学生从中表演,充分自由地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和个性优势,在成败曲折中磨炼意志,这是成就创新人才的不二法门。北大曾有一名物理系学生,因沉迷于计算机而有被除名的危险。后来老师发现他对计算机确实情有独钟,索性让他转到有关信息学科,结果他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面解决了长期困惑前人的难题,取得了突破。印度理工被誉为管理最严格的理工学院,其管理其实是相对松懈的,学生们非常自由。精英学生不仅对学习功课有选择权,有的还会通宵达旦地沉迷于课外活动。这也是一种学生的自主选择:是花时间精力去追求门门功课都考满分,还是把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和事业上,务求做得最精、最好,从中锻炼自己,在两者得失间谋取平衡也是一种在社会上取得成就所必需的本领——选择。我总认为,在人生关键时刻选择是否得当,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决定条件。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多次多种选择的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

  年轻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多奇思妙想,学校里充满着各种特立独行的人物和行为,任何一所著名大学名人轶事不可胜数。因此,大学必须是很包容的,蔡元培当年曾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就体现了这种精神。正是在自由氛围中学生尝试和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有本领,发挥着他们创造性的潜能,才能人才辈出。北大程和平教授成长的例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科学力学的他,因对生物学发生兴趣而修读生物课程,拿到了生物学第二学士学位。生物老师觉得他这样的基础对做生物工程特别有利,推荐他到电子学系工作,结果精通了电路和计算机硬软件。后来,凭借数学、力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结合,他发现了细胞中的“钙火花”现象,开创了“钙火花学”这门生物新学科。

  【精彩书摘】

  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

  印度理工学院是世界上管理最严格和最有影响力的理工学院之一,它被视为“精英工厂”。《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为我们讲述了印度理工校友的故事,展现了印度理工学院如何给学生提供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成长为社会精英的。

  轮机工程师般的独立性

  作为副主席——克勒格布尔学生管理组织的最高职位,戈帕拉克里希纳甚至在35年后的个人履历中,仍将此作为他的众多成就之一。戈帕拉克里希纳在春季音乐节前夕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距开幕式还有18个小时,却得知所有的供应商和承包商不能按照约定将所需物品及时送达。

  “如果我们当时在加尔各答,早就向三亲六戚或其他一些朋友求助了”,他回忆道,“但这里是克勒格布尔,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困境。我们开始采取一些行动。这是关乎印度理工声望的事情,于是我们全力以赴举行了路演活动,而且我们成功了。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面临许多类似的情况: 一切似乎都在一瞬间消失了,整个局面陷入一塌糊涂的境地。然后团队的人齐心协力,直捣问题的核心,工作颇有成效。”

  许多年之后,当戈帕拉克里希纳在非洲茶叶控股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一职的时候,他走访各个分公司,发现公司职员中有大量的海军工程师,这激起了他很大的好奇心,一个经营茶叶的公司究竟为什么会聘请船舶轮机工程师呢?他四处打听,发现公司的很多茶叶生产加工工厂都位于边远地区。当船离开港口,驶到海中,一旦有问题出现时,他们很难去求得谁的帮助,必须得独立地去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到边远地区的茶叶工厂工作,轮机工程师是最合适的人选。戈帕拉克里希纳说:“某种程度上而言,克勒格布尔校区其实也在朝着‘轮机工程师’的方向培养我们。”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萨拉·斯瑞瓦在当年的全国联合入学考试中排名第二。但是,在第一个学期末他在印度理工坎普尔校区的平均分只得了9.4分,而满分为10分。这就意味着他并不是班里的第一名,因为至少有一个人得了10分。“这于我来说简直是件天大的事,”斯瑞瓦回忆道,“接下来的两三个学期,我一刻不停地拼命学习,只是为了得到那个10分。”

  在印度理工的第二年结束时,他开始观察,才注意到,原来周围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他交了许多朋友,也许这些朋友的平均分只有8.5分。他们做很多事情,而不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疯狂的学习中。与他现在所过的生活相比,他们的生活似乎更有乐趣一些。斯瑞瓦决定拿学业上的10分冒险,在第3年、第4年和第5年的时候,他也不再仅仅关注学习了。在那之后的任何一个学期,他都没有再得过9.4和9.7分的好成绩。但毕业时,他仍排在前五六名的位置。

  “那项决定是我所做过的最好的一项决定,以满分10分为代价,做了很多除学习之外的事,”斯瑞瓦说,“我从来不会因此而感到遗憾。当我走出印度理工时,我已是一个成熟的完整的人。最初进入印度理工时,我是很单调的人,我只知道学分。但是在印度理工,我参加选举,成立各种各样的组织,建设新的团队。我逐渐理解了商业模式,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

  印度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

  阿南斯说,“印度理工建校之初,就是为了要培养工程人才,但是,在我看来,在印度理工我们得到的是很广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类似美国的文科院校,与比如加州理工等学院的教育是不同的。”

  “看看那些最为成功的印度理工校友吧——麦肯锡公司的拉贾·古普塔,以及花旗银行的维克特·梅利兹——他们进入印度理工接受教育,但并不见得他们都是学工程学出身的。”阿南斯说。阿南斯1986年毕业于印度理工马德拉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在印度理工选择专业是有风险的。选择专业的过程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优秀的运动员,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该选择哪项运动项目。专业的选取与我们联合入学考试的排名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在进行一项运动的时候,兼顾其他几项。大多数人进入印度理工的时候还很年轻,他们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做什么。”

  “事实上,我们进入的是‘印度教育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而不是‘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他说,“你进入的其实不是印度理工其中的一个学科专业,而是印度理工这个作为整体的学院。你在其中所学到的最基本的不是技术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摘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