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会观察》供稿
文/曹泽熙
“我也有一块这样的校徽。”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魏宏森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回忆起1979年第一次见钱学森的情形,钱学森指着他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校徽如是说。“钱学森不止一次这样说过”,魏宏森讲道。今年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也是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森和清华同庚,与清华结缘75年,也许是这段长长的情缘,刻骨铭心,让他在心中始终感念。
考取清华赴美留学公费生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铁道工程专业的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二届留美公费生。那一届考试,竞争激烈,与他同时考取的还有交通大学土木系的张光斗,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赵九章等未来科学界的大家们。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国家急需发展空军,急需航空工程人才。当时中国航空委员会的钱昌祚委员给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信说:“欲指派钱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专业。”
为了让钱学森在赴美留学前能了解此次留学的任务,学习一些航空工程专业的知识,清华特意安排他到南昌面见钱昌祚,并安排他到杭州飞机制造厂、南昌第二航空修理厂和南京第一航空修理厂等地参观实习。钱学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实地接触了航空知识和航空工业,为他去美国攻读航空专业打下了基础。
钱学森考取清华留美公费生后,清华为他安排了两位导师,一位是清华大学航空专业教授王士倬,还有一位是著名航空工程师、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者王助。
1935年春,王士倬教授主持设计了回气式风洞,而这项空洞工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风洞相仿,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堪称一流。钱学森得知此事,特地到清华一睹其风貌。
这次来清华参观对钱学森的影响很大,王士倬和王助两位导师,不仅注意引导钱学森重视航空工程实践和制造工艺,同时也引导这位即将留学海外的学生全面了解祖国,更加热爱中华。他们曾在课程中,穿插讲授了不少中国古代的航空和火箭技术的科学史话,从三国的火箭兵器、唐代的装有火药的火箭,到元代以固体黑火药为发射剂的长箭等等。他们还讲到明代初期中国著名学者万户,利用四十七支火箭亲自体验,进行飞行试验而献身的光辉事迹。
导师的这些讲授,使钱学森深受感动,他了解到祖国先人在航空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开创性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由此决心到国外学习飞机制造业,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回国发展民族航空事业,重振中华雄风。
从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
1935年,钱学森前往美国求学。怀着“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目的,钱学森勤奋刻苦,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很好的成绩,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飞机机械工程系的硕士学位。按学校规定,各专业学科的学生都要在学习期间到各对口工厂科研部门实习。钱学森是学习飞机机械工程专业的,应当到飞机制造工厂去实习。没想到美国拒绝钱学森参加实习——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中国人,这使得钱学森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钱学森不禁想起母校清华在他出国前为了让他完成学业,千方百计安排他到国内飞机厂实习,积累实战经验。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之情。
1936年秋天,钱学森获得硕士学位后,从麻省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攻读空气动力学和火箭的博士学位。冯•卡门回忆道:“1936年的一天,钱学森来看我,征询关于进一步进行学术研究的意见。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抬头看见一位个子不高,仪表严肃的年轻人,他异常准确地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他思维的敏捷和富于智慧,顿时给我以深刻印象。”
在冯•卡门的精心培育下,钱学森潜心研究了与之相关的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并学到了如何从工程实践提取理论研究对象、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的方法。
在美研制火箭,“ 身不由己”
钱学森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深得冯•卡门赞赏,冯•卡门桃李满天下,但他在回忆录中,唯独为钱学森单列一章《中国的钱学森博士》,足见他对钱学森的欣赏和厚爱。正因如此,当1938年清华催促钱学森回国时,冯•卡门立即在1938年6月8日致函梅贻琦校长,赞扬钱学森的才华和在同他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要求清华允许钱学森留在他身边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在冯•卡门的坚持下,钱学森继续留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
1938—1945年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钱学森在国际空气动力学领域也崭露头角。冯•卡门之所以重视钱学森,除了他的天赋和勤奋之外,还因为他对中国和清华大学有另一种感情。早在1929年,他就访问过清华大学,当时他就建议清华开设航空工程学的课程。1936年他派学生华敦德到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组任教授并协助设计大型空洞设施。1937年在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前夕,他再次访问清华大学。他曾回忆道:“我要告诉清华的学生,下一代青年应该有勇气突破障碍,靠自己的技术与研究、自己的能力、独立的实验,为中国航空开创出个局面来。”而他如此重视对钱学森的培养,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钱学森,千方百计想要请他回校任教,他本人也很想早日回国报效祖国,但由于自1943 年起他已参加美军火箭小组工作,正如他给父亲信中写的那样“瓜葛诸多,身不由己”。直到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从昆明迁回北京,成立了航空系,系主任王德荣教授出面聘请了钱学森、屠守锷、陆士嘉等专职教授,而钱学森还在国外,亦未能应聘。至今清华档案馆还保存着梅贻琦当年发给钱学森的聘书。
回国创建清华工程力学研究班
在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之后,钱学森开始运用自己在美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1954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和主持下,300多名专家开始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1956年规划顺利完成,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规划中增加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力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规划。
为推动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施,钱学森、郭永怀等人组成力学小组,钱学森为组长。经过两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力学小组勾画出发展中国力学学科的详细蓝图。为了实现这一蓝图,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解决力学人才短缺的困境。经国务院批准,高教部和中科院联合在清华大学创建工程力学研究班。
1957年2月,因当时清华大学缺少房舍,力学研究班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院内开办,1957年秋才迁至清华,每年招生100人,学制2年,至1962 年共办了3届,招生309 人。
钱学森亲自讲授“水动力学”和“宇航工程讲座”。他深感技术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基础性,于是将工程力学研究班作为在国内培养技术科学人才的“试点”。历史证明,钱学森具有预见性和战略性的眼光,为我国工程力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举措也直接推动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创建。
1958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创办后,钱学森一直关怀着它的成长。1991年11月1日,工程力学系刘清等15名博士生联名给他写信向他请教。同月14日钱学森回信给予热心的指导,他说:“我想工程力学系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方面是精深的力学理论,另一方面是工程实际急待解决的问题。你们必须以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要得到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的欢迎。”
钱学森对清华大学的工程力学系一直抱有殷切的希望。1997年,在工程力学系成立四十周年之际,钱学森于9月30日的信中说:“回顾一个世纪,工程力学走过了从工程设计的辅助手段到中心主要手段,不是唱配角,而是唱主角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要跟上时代呵!”
钱学森精神在清华延续
“钱学森力学班是2009年清华大学为培养力学的顶尖人才或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特意以钱学森命名的实验班。”2011年3月11日早上,《社会观察》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访到钱学森的学生朱克勤教授,朱克勤正在为下午召开的钱学森力学班招生工作会议做准备。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钱学森力学班已经连续招收了两届学生,今年是第三届。“当时钱老知道这个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候,老人家非常高兴,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就在钱学森力学班创立后不久的2009年10月31日,和清华有着不解之缘的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逝世之后,在他工作、生活过的清华大学,师生们自发悼念钱老。钱学森力学班的师生聚集在一起,在清华航天航空学院搭起一座灵堂,缅怀这位学术巨匠、思想伟人。
晚年,钱学森最为关注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清华钱学森力学班积极探索的方向就是为培养尖端科技人才而不懈努力。朱克勤教授说,身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从出国留学开始,就和清华结下不解之缘,“正因为如此,清华也是钱学森的母校”。我们要继承钱老“献身科学”和“报效祖国”的精神,这是他遗留给后人的一笔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