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问笃实 不逐时流敢为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4日 14:04   法制晚报

  初夏的北海公园,微风轻拂,水波不兴,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    远远地,走来一群人,中间那位有50多岁,他双手背在身后,对身边的人说着些什么。周围的人看起来很年轻,都是20多岁的样子,脸上带有崇拜的神色。

  那人说:“归纳起来罢,以上所讲的有两点:一是做人的方法,在社会上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界造成一种适应新潮的国学。” 

  这是1927年,说话的人是梁启超,时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的四大导师之一。

  每年暑假前,他都会约几个同学一起去北海散步、演讲。而这次,由于邀请的“嘉宾”并没有到场,他便自己展开了即兴演讲。他的学生吴其昌便将他的谈话记录了下来,辑成《梁先生北海谈话记》流传至今。

  那时的他们都不知道,四大导师在国学门的一言一行,几乎字字句句都被后世奉为经典和楷模。

  ◎本版参考书目

  《王力》

  张谷、王缉国

  《清华故事——

  名人眼中的老清华》

  李凌己、佘志超

  《清华的大师们》

  黄延复

  《赵元任生活自传》

  赵元任

  《吴宓日记》

  吴宓

  《梁启超年谱长编》

  丁文江、赵丰田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蒋天枢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余英时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为王国维所撰写的纪念铭文。

  不服西学东渐  逆大流讲国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清华师生受到了影响,掀起了“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改良清华”的奋争。

  这所刚成立不久的学校,因用庚款办学遭到了不少骂名,认为其为“洋奴学校”,专培养亲美文化的学子。而这时的清华内部,也确实更重视西洋文化。

  学校虽开有本国文化的课程,但并无学分要求,反而如果修不好西洋文化,会影响学业。再加上学生们出于将来出国语言的考虑,学校内部对西洋文化的重视一时间达到极致。

  但是,不少有识之士对清华的这种现象颇为不满,提出改革思路。

  1925年,在校长曹云祥的推动之下,学校进入了后来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日子:成立大学部和研究院,但因为缺乏资金,国学又尤为重要,便在研究院下先设国学一门。同时,学校聘请了日后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属于清华的国学时代终于缓缓开启。

  当众学校还在孜孜以求西学东渐时,清华却别树一帜,静下心来,逆势而上,回顾整理中国的千年文化。

  不给固定答案  践行独立思考

  吴其昌在《梁先生北海谈话记》中记录道,梁先生认为,当时全国的学风都走到了急功近利的一步,并喜好在获取“断片的智识”而夸耀……学术之不考究、不谨严,尤其不允许别人指摘,学风低下,不堪入目。

  梁启超认为,自己的学生务必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下,保持冷静的心态和独立思考的思想,“杀出一条血路”。

  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四大导师的言行,也无一不在践行着这个规定。

  王国维上课时,讲得很朴实,见解却精辟新颖,为学生闻所未闻。他讲课逻辑性强,凡经他作过精深研究的课题,他都有分析,有肯定的结论。但让学生王力奇怪的是,在一些问题上,他常说“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竟有好几个问题如此。

  后来王力才知道,王国维并非真的“不懂”,课下学生再去请教时,他便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来,只是他觉得自己的意见不成熟,不宜在课上作结论。而且,王国维有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想用自己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梁启超讲《近300年学术史》,学生张荫麟写信给他,有所发难。梁启超非但不责怪他,还在其快毕业时,称赞他说:“你有做学问的资格”。

  反对著书立说  提倡潜心研究

  时人喜好著文出书,对于这一点,大师们也颇为反对。

  一日,陈寅恪先生为同学们演讲,他指出,现在对文化史的研究已呈现两种思路。一种是旧派,研究“死材料”,人们并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新制度,也无法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

  第二种便是留学生的“整理国故”,但此一种目前有许多滥竽充数的“学问”,明知无法证明,却硬要将西方的科学精神生搬硬套,来解释国学内涵。

  此类书目,已充斥社会上下。而他的学生必须有批评态度、独立精神,一切从史实出发,而不是随波逐流。

  梁启超也不同意学生跟随风气办杂志。五四运动之后,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常常是这个杂志办了几天,便停刊,几拨人又重新排列组合,办下一本杂志。

  他认为年轻人的思想尚不成熟,写出的东西难免有误,因此,更应该读书而不是著文。即使著文,也不需要发表。

  于是,国学门成立数年间,并没有一本像样的刊物出现,也没有人急着著书立说,反而以国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全身心投入研究。

  坚守道德底线

  倡导人格独立

  梁启超曾提出,社会的浮躁已无需多言,而人心之不古,世风日下,更是让他痛心疾首。他希望学生能重树道德的信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使社会上的人并不相信道德,但他的学生必须从自己做起,坚守道德底线,人格独立,并以此来潜移默化他人,以改造社会风气为各自的责任。

  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精神,至今听来,仍是胆识空前,甚至有一种悲壮的色彩。而也正是梁启超的这一见解,使得国学门与其他“整理国故”的机构相比,更早到达了国学的真谛本身。

  ●结语

  1929年6月底,刚刚成立的国立清华大学迎来了第一批大学部的毕业生,同时,国学门也送走了自己最后一批研究生。

  随着成立综合性大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国学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果说,王国维先生和梁启超先生的去世,使得国学门达到了思想史的高度,那么众弟子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不遗余力地一次次踮脚回望,则完成了国学门成为经典的塑造过程。

  正如1929年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上撰写的碑文所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如今,这块碑依然在清华园里立着,人来人往,总有人停下来,细细地揣摩这其中的含义,了解这几十年来的得失。

  而“独立”和“自由”,他们的弟子用生命和尊严为之坚守。

  本版文/记者  徐天

  制图/周建文

  1925年,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老师到校后合影,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讲师李济,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因1926年夏才到校,故未留影。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