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议题之熊丙奇专栏
由于清华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独特地位,此次百年校庆也举国关注。清华的校庆活动,可谓“好消息不断”,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宣布了清华大学新的目标,清华计划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并在205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接着是,学校专门找了一个黄道吉日———4月14日14时(谐音“试一试”),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而就在校庆之前,清华大学还收到一份厚礼,国家天文台台长宣布,将永久编号16982号小行星命名为“清华大学星”,跻身成员并不多的“高校星俱乐部”。
其实,在校庆之际,最应该做的不是歌功颂德,而应该是反思办学中存在的不足,这样的大学才富有生命力。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庆,反思、规划未来,明晰使命,基本上是校庆的基调。而在清华的校庆系列活动以及见诸报端的消息中,鲜见反思的内容,这不由令大家焦虑。
比如推进学校去行政化,回归学校本位。清华与其他大学一样,存在严重的行政化问题,没有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而如何去行政化,这是清华迈入下一个百年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大学去行政化,不仅指取消行政级别,而主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建立大学理事会治理结构、实现校长的职业化和公开遴选,推行学术自治和教授治校,亦即实现管评办分离,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分离,在这方面,清华准备好了吗?
再比如,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计划模式。可从一流大学成长的规律看,这是不能靠“计划”计划出来的,国家可以重点投资,但是却不能采取“计划”模式,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社会认可的,这种市场竞争就包括学生自由选择大学,自由申请转学、学校间平等竞争。很显然,清华、北大等学校由于得到更多的资源、政策优惠,这造成学校间的不平等竞争,也影响了学校自身改革的积极性。
过去10年,国内大学,包括清华在内,一直在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按照此前的时间表,清华是2011年,北大是2015年,浙大是2017年将成为世界一流。这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排时间表的做法是极不靠谱的。那种宣布自己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更是荒谬。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要由社会承认、学生承认、国际高等教育界承认,不是自己玩文字游戏。而且,真正的一流大学,一流之处还不在大师、学术研究成果,而在一流学生,这就是以学生为本,怎样能让学生成为一流人才。(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大约在离校庆100天前后,校长顾秉林就曾宣布,清华将在百年校庆时跻身世界一流。很多人不理解,难道清华大学只差100天就可以把自己从“非一流”变为“一流”吗?如果再看清华制订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总体战略———即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就不难明白,清华是在按计划宣布“2011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而如此宣布,某种程度会进一步降低公众对大学的评价。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就会陶醉在所谓的成绩中,迷失方向。社会舆论对清华校庆“好消息”的质疑,是对清华有更好表现的热诚期待。清华大学应该明白,此前,社会舆论对还在筹建的南科大表现出超高的热情,寄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厚望,这种厚望中,实则传递的是对其他名校的失望。对于百年清华来说,应该直面这种失望情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给大家新的希望。百年校庆的全部价值,就在于这里。(作者系教育问题专家)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