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9日是高考(微博)的时间,各大专院校招生工作也即将拉开帷幕。每到高考前后,各种利用高考诈骗的不法行为也会增多。有关部门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由高考引发的链条式诈骗行为。
据介绍,由高考引发的链条式诈骗,一般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形成了独特的诈骗链。
据悉,目前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犯罪分子决不轻易与当事人碰面。针对广大考生及家长实施的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手机短信”或“媒体钓鱼”诈骗。主要通过手机短信息、互联网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标准答案”、“可以传递标准答案”、“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
2.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或高校招生人员,与高校领导和招生办人员有“特殊关系”,谎称有“内部指标”或声称可以“低分高录”等进行诈骗,明示或暗示可以收钱帮忙。有些骗子甚至还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空白录取通知书,要家长先付定金再帮忙,收取定金后就逃之夭夭。
3.打着自主招生或定向招生公开叫价,以收取“定向费”骗取钱财的幌子诈骗,骗子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自主招生也是有严格条件的,绝不可能像招生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搞定。
4.混淆教育形式诈骗。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家长花钱后,就读的并非普通高等教育,而是自考试点班、成人教育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5.变造或者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其银行账号内以达到其诈骗钱财的目的。
6.利用少数新机制高校违规招生进行诈骗。近几年少数高校、独立学院,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招生,从而使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大做文章,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好处费等。
7.利用考生或家长对投档程序的不了解进行诈骗。一些骗子通过查询了解到考生的投档轨迹后,将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考生说成是由于他花钱疏通关系才被投档或录取,从而骗取考生家长的钱财。
在录取结束后,犯罪分子还会以子女高考落榜后想不开,跳楼或自杀等引发后遗症,至今尚未治愈,到此寻求名医,进而实施“寻医治病”或“封建迷信”类诈骗。
有关部门提醒:考生及考生家长务必要认清上述各类诈骗手段,加强辨识,同时,不要相信“标准答案”、“低分高录”及“特殊关系”等谎言,多一份细心,多一次咨询,切实防止被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