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高考 > 2011年高考成绩、分数线及录取结果查询 > 正文
名校独立学院=民校“富二代”?
广东二B院校录取出现冰火两重天,只有真正“独立”方能展开公平竞争
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在刚结束的今年广东省二B批次院校录取中,再次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形,以“珠海系”、“中大系”为代表的重点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持续火爆,而“土生土长”的民办高校和一些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在第一次投档时,都出现缺档现象。
有专家指出,在考生对各院校认知差不多的情况下,在母校荫庇下的独立学院,就像是民办教育界的“富二代”,在与民办高校的竞争中占尽先机,“是时候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了”。让独立学院真正“独立”,与民办高校一样办出特色或许就是破局之道。
反差
背靠大树,独立学院好风光
谈到今年招生情况,广东白云学院董事长谢可滔有些无奈:“民办院校的招生一直竞争不过重点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从独立学院出现至今,我们每年都要靠补录才能招满。”
今年二B类院校第一批录取,省内民办高校继续“饿肚皮”,除了培正学院文科录满,其他院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缺档,最大缺额接近1000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山大学(微博)南方学院等名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录取计划不但满额,出档线还普遍高出二B线,最高达30多分。
谢可滔说:“白云学院前后努力了18年,经过五六轮评审才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获得了本科学位授予权。而有些独立学院的前身甚至连申请民办专科的资格都达不到,一挂靠竟可以直接招收本科生。论教学质量,我们绝对不示弱。但现在的招生状况,不仅对民办院校不公平,对考生也不公平。”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认为,由于考生对各院校的认知水平差不多,独立学院因为带有母校的金字招牌,所以更容易吸引生源。对于母校盛名之下带来的“实惠”,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党委书记陈腾华坦言:“学院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一半归功于校方的努力,另一半则应归功于‘中山大学’的名号。”
在今年二B类院校补录征集志愿的现场,记者曾采访了近20位考生,多半考生表示会优先考虑名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应该更有保障吧,以后找工作会容易一点。”考生小陈说。
前景
脱钩在即,广东院校多观望
教育部曾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6号令》)等文件规定,规范独立学院办学。独立学院本质仍是“民办教育”,从母校那里获得管理资源、教育资源等,从社会资本获得资金、实物、土地等。举办初期,独立学院尚未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学位证由母校代发。
自2008年《26号令》实施起,独立学院录取的考生都要由独立学院自行颁发学位证书,2012年应届毕业生拿到手的就将是独立学院自行颁发的学位证书。今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省内17所独立学院都已基本达标。相关审核将于今年10月陆续展开。
今年上半年,国内又有12所独立学院与母校脱钩,成为独立民办院校,至此全国已有20多所独立学院“断奶”自立。
“南方学院刚成立五年,还没建立起足够的社会影响。目前还处在从粗放管理中摸索经验的过程,没有两个轮回(8年)是难以完成的。暂时不考虑转制独立,但是如果政策变化不得不转,那我们也会继续和中大保持合作关系,这点已获得了中大和资方的共识。”陈腾华说。
对于被归类为独立学院,北师大珠海学校一直很无奈,学校的初衷是按照“资产国有,学校举办,市场运作,崭新模式”的理念办一个南方校区。“学校目前正在申请一种先行先试的符合北师大珠海分校办学风格的办学模式,如果审批通过,那有望解决珠海分校面临的困局。”唐伟说。
“我们不怕独立,最坏结果就是变成一所民校,白云学院、培正学院都发展得不错,我们应该也不会太差。”陈腾华说。
困境
资源有限,实力不足难单飞
话虽如此,要转制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独立学院还面临管理、财务、师资和科研等问题。
《26号令》规定,独立学院管理要独立,同时还规定母校应对独立学院进行管理方面的扶持。不过,并不是每所独立学院的管理都能有章有法。“有不少母校自身办学质量都无法保证,哪里还有精力去顾及独立学院。”有业内专家说。
按照《26号令》规定,独立学院的财务也应该是独立的,出资方的投资、实物、土地使用权都应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母校以校名、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等折价入股独立学院,所占股权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独立学院的收益,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国家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投资方有权取得合理回报。
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项规定几乎是一纸空文。现实中,每年学生交了学费,母校都以管理费的名义直接抽取固定比例(一般为20%左右)的款项,“这完全是一种潜规则。母校既然收了钱,那独立学院出了事,母校究竟要不要负责”?
目前,广东省内独立学院的师资基本无法自给自足,有的学院自聘教师只占任课教师的1/3。为了维持学院正常运转,一方面要靠母校支援,一方面要从其他高校聘请兼职教师。
有知情人告诉记者,有些母校的教授会在独立学院挂名授课,可一个学期只上一两次,其他时间都找自己的研究生去代课。而主管部门审核课程安排时,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科研是公认的独立学院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技术力量不足,拿不到官方项目;另一方面很难让独立学院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科研。一般独立学院的自聘教师,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跟母校派遣的教授做一些项目,虽然也有教师单独发表了论文,但数量很少。
破局
放生民校,靠特色闯荡市场
由于独立学院录取的是相对优秀的生源,用白云学院董事长谢可滔的话说,“这对普通民办院校的发展是沉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民办院校的竞争力”。
张敏强说,民办院校不发展起来,就很难与公办院校形成竞争,没有竞争,无法鞭策公办院校去提高办学质量,“是时候让独立学院‘独立’,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把民办教育这只老虎放出笼了”。
张敏强认为,应该降低民办高校的招生门槛:“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入学考试体系,由民办高校自行划定分数线,来决定招生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学校自然会优胜劣汰。民办教育要敢于发展自己的特色,不一定都走大而全的综合院校路线,可以尝试发展成为某方面的顶尖学校。就像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在校生只有两千多人,专业也非常有限,但它在物理、行星科学、地理学领域是公认的全美第一,世界第一。”
“办特色教育,要从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入手。”华师增城学院院长李运生说。
在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
我国第一所独立学院,是1999年7月浙江大学(微博)试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它诞生的大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扩招,当时公办高校的在校生已接近饱和,而民办高校的数量少,发展滞后。原有的资源无法满足扩招的需求,独立学院正是在这样一个夹缝中诞生并发展起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