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高考与课程选修模块亟待有机整合(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 10:22   中国教育报
高考涉及千家万户,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要切实可行,才能收到实效。新华社供图 高考涉及千家万户,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要切实可行,才能收到实效。新华社供图

  编者的话 本轮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亮点之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表现为各学科分类、分层次设计了大量的选修模块。这种改革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新课程实验的高考却没有适应这个变化,出现了较大的脱节:其选考内容或太少涵盖不了众多选修模块,或因等值问题无法解决赋分公平,因而在新课程和高考之间形成了狭窄的“瓶颈”。如果不能突破这个“瓶颈”,高考改革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北京教育考试院 张芃

  自广东、海南等4省区进入新课程高考以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已扩大到19个省、市、自治区。由于本次高考改革的时空背景和直接动因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开展,所以适应和服务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成为本次高考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最大变化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表现为各学科分类、分层设计了内容多样、数量较多的选修模块,供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根据对课程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以促进学生兴趣、潜能和个性的发展。目前看来,由于课程的基础性历来是我国高中教育的重点和成功之处,高考对学生共同基础的考查与课程也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在新课程的必修模块方面不存在争议和分歧。但高考在适应和体现课程选择性方面却常常成为人们对“高考瓶颈”进行批评的焦点,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课改之初“高考不改课程改革无法改”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现有衔接模式不尽如人意

  按照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以考试内容改革为重点和一般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设置的要求,本次高考改革方案的制订必须解决考试内容与高中新课程内容衔接的问题,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实现考试内容与选修模块的衔接。然而从各新课程省份方案设计伊始,这就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以物理学科为例,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现行高中物理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作为全体高中学生共同的学习内容,另有10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修。10个选修模块根据一定设计意图分成3个选修系列:系列1有2个模块,注重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系列2有3个模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系列3有5个模块,注重物理学的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同时,注重物理学内容的系统性,强调物理学研究思想和方法。

  从高考设计的角度看,物理课程的3个选修系列大体可分别对应于文科考生,侧重工程技术和实践应用的理科考生,以及侧重物理学科全面基础的理科考生。

  由于必修模块只是对高中学生的最基础要求,高考设计需要在必修模块基础上增加选修模块内容来组成高考的考试内容。对此,各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一般采取了以下两种基本设计路径:一是必修模块加本省课程计划中确定的推荐选修模块。考试时,学生面对同一套试题,没有选作题;二是必修模块加若干选修模块,考试题目有必考、选考之分,学生限量选择作答。其设计的原理是,将学生按选课情况分成几种不同组合,每个学生只对应少数模块选择性作答。按照这两种设计路径,物理学科有以下两种最为典型的设计。

  (1)考试内容由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以及选修系列3中的4个模块组成,共有6个模块,均为必考内容。其他6个选修模块包括系列1的2个模块、系列2的3个模块和系列3的1个模块未列入考试范围。这种设计的优长是避开了题目等值等考试的技术问题,满足了社会对高考科学性公平性的严苛要求,最大问题在于考试模块是固定的,从新课程的角度看,它客观上改变了选修模块的课程性质,对课程的选择性和高中教学有着不利的导向,有可能导致未列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形同虚设。

  (2)必考内容由2个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3中的2个必选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系列3其余的3个模块组成。考试时,学生在这3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或2个模块作答。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但最大不足是不同题目之间存在等值问题。等值对于高考的重要性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题目等值是选拔性考试科学、公平的基础。因为各选修模块的内容不同,思维形式、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等都有所不同,学生分别解答属于不同模块内容的题目,严格地说是难以进行等值比较的;第二,由于命题力求达到“基本等值”的需要,要使得对应不同模块的题目在测试难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平衡性,一般不得不选取模块中较为基础的层次要求来考查。这样,形式上考查了选修模块,实质上却放弃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模块教学目标本该达到的程度,这也不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

  由两种设计对物理学科选修模块的处理可知,第一种设计“舍弃”了6个选修模块,第二种设计“舍弃”了5个选修模块,除为文科学生设计的系列1的2个模块高考可不考虑以外,二者在数量上仅相差一个模块。但是,两种设计共同“舍弃”为侧重实践应用的理科学生设置的选修系列2的3个模块,却成为它们共同的缺陷,因为物理选修课程系列2与系列3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高考完全“舍弃”系列2的模块,无疑将直接导致一些希望向应用技能方面发展的学生无法在考试中展示自己的实际才能,而希望招收具有这方面特长学生的学校和专业对此也无法考查。这种设计导向反映在课程上,就会导致课程出现结构性的窄化,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课程,这对课程改革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然而,因为一次考试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历来“就高不就低”的高考,很难兼顾各类学生,所以解决问题无疑要向分类考试方向寻找出路。

  分类考试促进有机整合

  不断提升高考改革服务新课程、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是深化高考改革的既定目标。当前必须在加强研究和探索的前提下,通过渐变和累积式的改革使高考和高中课程选修模块实现有机整合。

  (1)高中课程分科、分类设置选修课程,对高考改革客观上提出了分类考试的要求,高考改革应积极回应这一要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选修模块考试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报考学校的类别与专业的需要确定。”有关高考考试内容与选修模块如何衔接问题,课程标准提出:“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考试内容应包含共同必修课程物理1、物理2,以及部分选修模块。”这是因为,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需要与其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相匹配的测试,招收适合学校特性的考生;另一方面,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更需要与自己能力水平和发展潜能相对应的考试。从新课程高考物理学科两种设计路径对选修模块的取舍可见,目前一次性的、单一的高考难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这是功能性的缺失。要真正改变功能性的缺失,只有实行分类考试。

  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分类考试在我国已推行多年,实践中存在着多种招生考试形式,这是很好的探索。下一步高考改革应当在高职招生探索的基础上,按照高校的专业特点采用整体设计的思想,而不是一些分散的、带有随意性的模块组合。为此,本人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对高考物理学科的分类设计提出3个层次的设想。

  ①对于一般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主要以会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作为是否具备进入某专业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考查,如面试、动手操作和必要的笔试,笔试的内容是两个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以及选修系列2中的操作性内容;

  ②对于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科院校或工科专业,考查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系列2的3个模块以及系列3的前两个模块的有关内容,突出应用能力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③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考查系列3的5个模块,以理论为主。由于学生在高中选课时已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职业性向进行了模块选择,高校招生录取时,还可以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带有定向性质的选拔。

  这样,除为文科学生设计的选修系列1外,物理课程的所有模块都会按照课程设计的思想在分类高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考对选修课程的全面落实就会形成一种正常的、良性的导向,教学就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对模块的高层次要求进行,高考也可以体现模块的高标准选拔目标。

  (2)抓紧研究解决模块选考中的两个突出矛盾,即模块选考范围和题目等值问题。要在各地现有高考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选考模块的范围,平稳渐变地探索高考考试内容与新课程更多的选修模块的对接,尤其要尽快改变高考不设模块选考题目的情况,以克服由此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导向。解决题目等值问题对于深化高考改革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研究题目等值的目的是使选考模块考查在技术上获得科学保障,但从现有教育测量理论上说,目前还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困难。因此,根据高考命题的需要,尤其要重视研究制定题目等值的操作性标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模块选考的公平性。

  (3)解决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整合设计的问题。鉴于以往高考改革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命题研究,而对高中课程培养目标统领下的高考整体考核目标、学科能力结构体系以及考试内容选择的标准和原则等重要考试理论问题的研究还亟待开展,所以尤其需要课程专家深度参与,高考改革研究者要和课程专家结合起来,共同研究高考改革的思路。这是深化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高中新课程更有效地实施的需要。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分类考试的时机已经成熟。只要合理设定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在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整合研究的基础上,所谓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瓶颈”的问题才能有望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