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方案的专家认为,“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要求,是强调了高考报名地为其学籍地的严格要求。目前,教育发达地区因不需要考虑学生的高考问题,只是一味扩大教育资源,并不考虑学籍的限制。当高考报名资格按照学籍地限制后,这些地区势必会考虑本地人口的意愿,从入学渠道上严格限制学籍;另一方面,教育欠发达地区,因为户籍学生终将回到本地参加高考,不低的高考升学率掩盖了其教育发展的不足。当高考报名地按照学籍地限制后,必将有大量的外流生源回归本地,势必会揭开本地教育发展不足的现实,也将推动本地教育发展。
其次,“北京、上海两地,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这里强调了学籍的连续性。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北京和上海的高中都是三年制,也就是说,连续四年的要求,是考虑学生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了中考,即可参加高考。
第三,“父母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认定”,是为了避免寄读性“高考移民”的出现。在由学籍地确认高考资格后,短期内势必会引起学生向低考分区域移动的趋向,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教育平衡有益处。但为了避免高考考生移动出现“井喷”现象,同时,由父母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的认定,会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
第四,“本城市区域内部的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很多人认为城市教育资源紧张,而实际上,又存在很多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在“关停并转”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原因就是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均衡及名校的“择校热”。如果存在“择校”,那就不管投入多大,都会引发入学竞争。实现本地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均衡,能够有效遏制入学竞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会降低因随迁子女高考资格获得带来的冲击。
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
1.取消户籍论:认为户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应取消户籍。
2.素质教育改革论:中国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
3.统一高考论:全国统一高考试卷。
4.录取比例分配论:名校高考录取比例按各省参加考试人数等比例分配。
5.代考论:由就读地代考,折合为录取地成绩录取。
6.占用户籍地指标录取论:就读地考试,占用户籍地录取指标。
7.民间方案: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以学籍作为认定高考资格的唯一条件,从学籍时间、有效性等进行限制,消除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同时要大力推动同城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杜绝择校现象。
■专家建议
以学籍认定高考资格相对合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储朝晖认为,目前解决非京沪籍随迁子女升学问题已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而在户籍管理部门和北京、上海两地的政府。
对于民间的异地高考方案,储朝晖表示,随迁子女家长焦急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方案并不是一个系统的方案,在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拿出具体的“时间表”,甚至在今年高考报名前就解决更是太过于理想。
储朝晖认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已近千万,在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的分别占77%和80%。事实上,各个城市已经有了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准入制度,然而这个制度没有延续性,到了高考的时候,依然要求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
近日,方案公布后,有许多人在微博上表示反对,认为这些随迁子女如果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侵犯了本地人的利益。对此,储朝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融入大城市,如果仅以户籍来保护一些人的特权,认为冲淡了他们的优势,这种观念是非常狭隘的。他认为,户籍不仅不应成为高考的限制,也不应成为人们生活与职业生涯上任何一种自主选择的限制。而依据在某地的连续学籍而非户籍来确定一个学生是否有在某地高考的权利,或许是一种更合理的选择,也是社会损耗最小的选择,并且是可行的选择。
北京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所主任熊伟建议,要推进教育公平,一是高考录取名额要按照人数和地区发展来等比例分配,二是应尽快制定高校招生考试法。
解决异地高考需有大小方案
对于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微博)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表示,他不建议使用“取消高考户籍”的说法。他认为,应当是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以学籍作为指标接纳随迁子女参加高考。而异地高考的实现,要依赖于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消除“高考移民”。
储朝晖认为,如果整个社会城乡之间不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问题,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哪里高考就不会成为问题,在随迁地高考也不会成为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教育资源在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旦取消户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大量迁移将会发生。所以,解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方案,可分为大方案和小方案。
储朝晖解释,大方案就是要在高考机会存在不平等的城乡、不同地区间缩小差距,在全国范围内提高高考面上的公平程度,不能让北京、上海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机会与河南、山东、安徽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机会上,存在明显的差距,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它们现有的差距尽可能缩小;小方案,则是要考虑到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客观需求,为这些人的子女在就读地高考提供切实的方便。对于这个小方案的决策,从现有的行政体系实际情况看,不应是全国一刀切,而应该在给出全国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不能让随迁一代被户籍绊倒”。
■其他声音
在京高考要考虑人口调控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满足他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这一政策,给今后实现异地高考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教委曾就异地高考表示,人口不断膨胀已经成为北京建设现代化城市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北京市正在研究关于人口有效调控的政策措施,在京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参加中高考的问题也必须纳入北京市人口有效调控的政策框架中考虑。
异地高考难在户籍和高校招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异地高考”破解的难点,涉及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需要全国通盘解决的问题。他认为探索“异地高考”与破解“高考移民”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国家统一布局,很难靠一个地方进行试点。他认为,异地高考改革还应该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还与统一高考联系在一起,而统一高考要求“户籍+学籍”相结合的报名制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打破集中录取。
本报记者张晓鸽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