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对各地发出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专业办学的标准,进而成为决定专业能否招生的生杀大权。这种政策的潜在逻辑,又是教育部门利益的扩张。
其实,高等教育本身的规律天然地排斥“就业率”为中心的评判标准。在发达国家,除了应用型专业,本科阶段均施行通识教育。即在大学最初的两年,学生并不选择专业,而是通过哲学、历史、文学和宗教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逻辑常识。由于这些科目本身的非功利性,也注定无法用“就业率”衡量。
但现实问题是,一个既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又与教育自身规律相抵触的评判标准,却长期主宰着学科专业的生杀大权。为何?显而易见,在中国,这恰恰符合主管部门的利益。
在中国,任何部门一把手若要升迁,都需要在制定政策上趋利避害。亦即能在产生政绩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就是最优决策依据。在教育领域,由于公众对就业问题非常关注,这就决定了就业率的高低,是教育部门的“政绩”以及“不稳定因素”。
在这种考量下,教育部门制定出以“就业率”为核心的专业考核机制,也蕴含着部门利益逻辑。这套逻辑的先后顺序是:富余劳动力增加———产生社会矛盾———政府承受压力———要求高校扩招转嫁压力———高校管理者吞噬权力“伟哥”配合扩招———N年后毕业生增加,再次出现矛盾———行政命令要求提高就业率,再次转嫁压力。
在这套行政逻辑作用下,虽然可以短期缓解矛盾,却对行业长期发展不利。君不见,在中国本科阶段,通识教育举步维艰,而“金融”、“工商管理”这些市场上时髦,却应该是研究生起点的课程则成了替代品。这些课程虽然专业性强,短期可提高就业率,却由于学生缺乏通识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基本逻辑常识,学生进入社会后反而无所适从。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