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校退出北约:自主招生机会更多还是压力更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6日 10:20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记者 李薇 李建芳/文 柏成/制图

  核心提示

  随着南开大学(微博)和复旦(微博)大学上周相继宣布退出自主招生联考,高校自主招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从“单兵作战”到“华约”、“北约”等招生联盟相继成立,再到南开和复旦“单飞”,自主招生10 年来经历了诸多变化,也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自主招生是不是真的增加了学生的录取几率?它究竟是给了学生更多机会,还是更多压力?福州几所一类校的粗略数据和复旦大学方面给出的说法,也许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

  自主招生能让多少人受惠?

  先来看一组粗略数据。福州一中张副校长介绍,2011年该校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包括学校推荐和自荐的在内,总共大约有400人,通过考试拿到高校加分优惠的大约是七八十人,而在高考后的高校招生中真正用到加分优惠的,大约只有四五十名学生。

  福州一名长期关注高校自主招生的中学老师估计,他所在的一类校,去年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大约有100人次,其中通过考试享受到加分优惠政策的只有20多人,而真正在高招中用到这个政策的只有10人左右。“有的学生考得很好,不需要加分优惠也能考上心仪的学校;有的学生没考好,即使加了5分、10分也还是达不到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有的学生尽管可以享受某所高校的加分优惠,但他最终选择的却是别的高校。”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估计,在福州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中,真正能享受到自主招生考试带来的好处的不到1/4,也就是说,有大约八成考生扮演的是“陪考”的角色。“自招考试肯定是要学生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的,因此考生和家长都要理性,不能盲目参加考试。”

  绝大多数学生做了无用功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通知,明年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招生总数的5%。由此可见,通过自主招生踏入高校大门的学生,本身就是极少数。

  据浙江媒体报道,在复旦大学宣布退出“北约”后,该校新闻中心主任方明证实了一组最近在网上流行的数据:近年全国各高校联考平均预录取率为10%左右(即100人参考,10人获加分资格),但去年复旦大学参加联考的实际预录取率低于2%。

  “数据是真的,我算给你听:去年3万多学生参加北约13所高校的联考,最终录取了3000多人,比例差不多10%。复旦大学排名稍靠前,分到2%,差不多50名学生录取1名。这么看来,有98%申请复旦的学生没享受到招生优惠,做了无用功,其实是增加了学生负担。”

  □相关链接

  “华约”“北约”联考又撞车

  2012年“华约”、“北约”联盟的笔试时间都在2月11日,二选一,纠结的考生们要仔细考虑清楚了。在此之前,北大和清华保送生考试的笔试时间也在同一天。此外,“卓越联盟”的笔试时间在明年2月12日。

  福州一所一类校负责高三年段教务工作的老师说,其实“撞车”也不是没有好处,可以“逼”学生选出自己更感兴趣的学校,集中精力参考,避免了来回奔波。

  据悉,“华约”联盟7所高校,继续联合进行“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包括阅读与写作、数学,并在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中选择一项参加测试。“北约”考语文、数学、英语,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文科加考历史、政治。“卓越联盟”考数学、自然科学(涵盖物理与化学)和社会科学(涵盖语文与英语),文科生不参加自然科学测试。

  □专家说法

  自主招生已变“生源大战”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已误入“抢生源”的歧途。从政策上看,北大与清华的政策类似,复旦也在试行推荐制。从时间上看,“北约”与“华约”考试时间也是在同一天,严重扼杀了考生的选择权。这充分说明,各高校自主招生只是为了提前“圈定人才”。考生即使过了自主招生这一关,也还必须参加高考,这样的“自主”没什么大的意义。

  熊丙奇认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把自主招生考试放在高考之后。按着当前的模式,有些入围了的考生,却会因高考成绩而被淘汰,这不仅浪费了考生的精力,而且浪费了高校的名额。二是建立社会化的联考模式,考生可申请多所高校,但不用参加高考。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自主招生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