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解读(物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1:49   新浪教育微博

  新浪教育讯 2012是北京市是实行新高考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本轮课改的最后一年考试。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高考会继续加大课改的步伐,在命题改革与考查范围上作重大调整。作为第一轮课改的最后一年,2012版《考试说明》相对于2011年几乎是一字不变,所列112个考点以及考查要求也未作调整;可以说在考查范围上的稳定会有利于广大教师与考生的复习备考。

  但是我们也可以肯定,在高考改革进入“加速跑”的当下,2012年的命题形式上,一定会又在2011年的基础上作出更多新的尝试。这也是我们广大复习备考的教师与考生要特别留意的。以为把最近三五年内的高考题以及模拟题做熟练会高考就“万事大吉”,甚至认为“只要做好基础题就能上名牌大学”,这样的复习观念显然是落后的。随着高考中档试题的难度整体下降,中档题的区分效果明显下降,能产生差别的往往是那些体现出学生独立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新”题。

  我们看到,其实2011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中的主干题,依然是“熟练”的学生能条件反射般的“解答”的。我记得试卷一公布,我们学而思的一位老师就直接给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秒杀”北京高考部分试题“攻略”。为什么能读完题后就“秒杀”?因为多年对试题作出的“研究”表明:如果试题多年稳定,那么那些“聪明”的老师研究这些试题后,他会发现只要教给学生“简装版“的“高考物理学”针对性的用以解高考题,必然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功效上成功的多。比如2011年北京高考的电路动态分析题,因为高考不涉及“网络”,很多老师就在高考的范围内总结出“串反并同”的解题口诀就直接秒了,根本不需要根据物理原理分析。还比如当下高考热门的摩擦力问题考查,由于只考查一维上的摩擦力,所以部分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教的口诀就变成了“同向相搓,快助慢,慢阻快;反向相搓,彼此阻碍。”这样学的话甚至根本不需要学习教材上关于摩擦力的知识。

  可以说,高考题的主体还是稳定的,这是人心所向。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课改的命题原则是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科学素养,尤其是明确提出的探究能力。所以高考复习不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思维的速度与“条件反射式”的答题能力。我记得几年前北大的几位老教授在《物理教育》等期刊上批评现有高考体制中的问题,最集中的一条就是,命题形式的僵化与固化是导致应试教育的最直接原因。我们现在在高考中不断的调整命题形式,可以说是时不我待,必须为之。但是调整的度一定是现有的学生的教师能接受的,比如北大赵凯华教授提出应该允许少量高考题不在高考考纲内出,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激烈反对:“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中国的高考如果脱离了大纲、教材是行不通的, 这会给高中教学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上我们分析了2012高考的稳定与变革的必然性,那么我们的考生不禁要问:“针对新的命题形式,我们该如何备考,新高考的‘稳’与‘变’对于我们这些可怜的每天埋头做12小时题的高三考生,究竟有些什么指导?”或者“我们老师应该做什么工作能帮到学生?”

  在研究了2011高考命题与2012考试说明的样题后,在收集了包括课改相关专家以及考试说明修改人在内多方面关于2012高考的意见后,笔者有几点意见分享:

  1.复习时进一步加大对于概念以及相关概念联系的思考与深化,比如力的概念,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与形变的关系,与能量以及功的关系,与动量以及冲量的关系等等。训练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数形结合,比如实验,比如实际例子等。现在多数的物理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学生无法把所学的物理原理正确运用的原因,就是对于概念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被人为的狭隘化了,理解不够深刻,甚至呆板。从考试说明的修改以及样题选择上我们也看出这个教育观点的强调。

  2. 加强对于典型的动态物理过程的“历史分析”,也就是物理的过程分析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对应一个模型应用一个物理知识的模式化训练。从某种角度,本来特别好的能考察学生分析能力的板块一些问题:如谐振子问题,导棒问题等,由于众多参考书的和教师的“过度”总结,学生处理这些题的时候,本来的过程分析已经变成了“条件反射”写方程。高考命题中选用这些模型的典型题的可能几乎为零,可以说这种教学完全是在做无用功。那么这要求我们老师复习的时候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力学环境,适度创新交代条件的方式,真正训练起学生过程分析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同学而言,就是要求我们理解模型的时候不要死记模型规律,而是保证自己真正弄懂想通,记忆是免不了的,但把不完全懂的东西记下来了,会遗憾无穷。

  3.注重对于新思维,新题型的训练,提高适应能力。这不是要求我们的学生与老师去找什么竞赛题与自招题,做偏题难题。而是把我们学生本来熟知的物理原理在新情景情况下使用,这些情景必须有普借鉴意义,不做众多模型的生堆硬砌。基于这个意义,某些其他省市的高考命题风格对于北京的学生备考是有明显误导的。这要求我们老师在把握大方向上向着普物的要求去取舍,因为按现在的教改执行方案,都是上一级教育执行者向下一级提改革要求。我们去看北京市各个区每年模仿的高考试题出的试题,可以说命题人水平很高,既紧扣原高考题风格又设计精妙,处处设思维关卡,精妙到出高考题的大学老师都出不出来。可以说某些模拟题完全脱离了物理的学科思维特点,在条件与结论的结构思维上做尽文章,扣边边角角,考学生的防骗能力,这也显得不大气。

  4.加强对于物理应用的了解与思考,北京的物理高考重应用,这一点我想多数老师与同学都是了解的。关键是应该如何提高应用能力,或者说做应用题的能力,我觉得这中间首先是习题描述上我们的老师们应该多为学生提升一些阅读说明书的训练,同时加强同学从实际问题中拿标准的物理量描述的能力。当然,我们一部分有经验丰富且有消息的老师,把北京的高考应用题复习总结成“北京高考必考7电3力应用技术”让学生先入为主的复习,最近4年每次都压中了,也是相当厉害。

  关于高考的事情我们说了很多年,大的方面我不愿再说了,以上在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针对我们同学的复习备考提点上个人意见,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作者: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吴海波)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