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参加完复旦(微博)大学“望道计划”自主选拔招生面试,家住虹口区的上海市应届高三毕业生林羽一直有些忐忑不安。为了这场考试,他付出的代价是放弃前一天的“北约11校”、“华约7校”自主招生联考,以及同一天的“卓越联盟”9校联考。
虽然还有6月的全国统一高考(微博),但对于林羽这样的市级重点中学毕业生来说,错过上述28所全国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代价还是很大。
始于2003年推出的“5%自主招生政策”,国内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已整整十年。但这场旨在给予招生环节更多自主权的改革,在10年间却走出了一条异化之路——高校和考生深陷“掐尖”大战的泥淖不堪重负。
而自2008年揭幕的全国新一轮教改,在高校自主招生这一问题上至今未能给出圆满答案。
不拘一格演变为“掐尖”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分为两大类,其一是2003年开始实施的“5%自主招生政策”,即考生高考成绩只要达到一本院校录取分控线(而不一定达到重点大学自身的分数线),就能被享有5%自主权的高校录取;其二是始于2006年的“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上海复旦和交大首先试点,即以面试结果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淡化学生的高考分数。
前一类改革,高校的自主权仅体现在录取环节,第二类改革则部分放开了选拔环节,受到高校的普遍追捧。当时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复旦大学前任招办主任郑方贤曾表示,自主招生改革的本质特征就是院校的自主性,“这是大学的权力”。
至2009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扩大至68所高校,国内一流大学被悉数囊括其中。但是,原本意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改革举措,很快就变成了“掐尖大战抢人才”。特别是两大高校联盟“北约”和“华约”相继形成之后,竞争空前激烈。
这从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时间表就可见一斑——2010年“两约”就已出现笔试日“撞车”,2011年在舆论压力下才将时间错开一天,今年又再度“撞车”。
这样的安排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有实力的学生提前“站队”。
“生源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就如同原料之于产品。”上海某211高校招办主任说,招生招得好,无论是将来参与竞赛、申请项目等看得见的竞争,还是从学校的氛围和口碑等软实力上,都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复旦大学今年退出“北约”阵营,独自推出了“望道计划”,但并没有退出“掐尖”大战。虽然这个以老校长命名的全新自主招生措施,面向的是“具有基础学科学术志向和潜质的学生”,体现出一定的人才选拔特色;但复旦副校长陆昉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仍表示,希望吸引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学生。
辅导班百上加斤
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原本希望借自主招生改革摆脱应试教育的“独木桥”,但现在各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却让他们穷于应付。
2006年,复旦推出“千分考”之初,校方就明确表示,不出高中10门课程的笔试不需要特别准备,考题灵活多样的面试也无从准备,更不可能推出相应的辅导班。但现实是,各中学纷纷推出针对自主招生的课程和培训,事实上加重了考生的负担。
比如上海交大附中,每周有六节选修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针对自主选拔开设的课程,也可选择对主修科目进行查漏补缺的课程。
通过自主招生考进复旦的原上海复兴中学毕业生顾超告诉记者,高二下学期就已文理分科,复旦的“千分考”涉及10门课程,不听考前指导肯定不行。他说,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都参加了相应的辅导。
2009年,由上海市教科院联合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地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所做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苏浙沪高中教育的影响”调研表明,57.8%的学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使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46.7%的教师有同样感受。
高校“自主”还是学生“自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认为,目前的自主招生,高校只考虑了自身的“自主”,而没有考虑如何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和学生的自主性。
他指出,根据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我国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等7项办学自主权。无论从依法治教,还是从打破基础教育应试格局出发,高校推进自主招生改革不可逆转,关键在于形成科学的自主招生理念、设计合理的自主招生形式。
在美国,自主招生高校基本上不自行举办学生笔试,而把SAT或ACT成绩作为申请者学业水平的测试成绩;学校综合考虑申请者的上述成绩、中学各科成绩、社会服务表现等来进行录取。而学生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通过比较选择就读。整个评价考核体系灵活高效。
熊丙奇建议,参照美国模式,将自主招生联考发展为成熟的社会化考试,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这样的社会化联考应该有三个特点:其一,不存在与学校的结盟关系,高校自主认可联考成绩,独立接受学生的申请;其二,实行教考分离,联考不再是与学科紧密对应的考试,而成为一种水平测试;其三,联考不再与统一高考和集中录取相嫁接,真正实现高校的自主招生和学生的自主选择。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