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谈自招:高校不能把自主招生当成特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0日 10:42   东方早报
蔡达峰蔡达峰

  专家谈自主招生 1

  蔡达峰

  复旦(微博)大学副校长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中生读大学的机会增加了,但竞争依然激烈,规则更加复杂。

  填报志愿有限制,既统一高考,还有自主招生,且不说考场奔波之苦,弄清楚各种机会和政策,更是难事,考生们最担心错失了自己应有的机会,哪个高校对自己合适?谁的政策对自己最有利?不参加自主招生,是否会影响高考录取机会?参加多个自主招生是否会遭到歧视?自主招生不仅是高校自主,作为高考制度下的一种公共政策,在提供考生更多机会的同时,应当更加尊重考生的选择权,保障申请机会公平。当然,应考的过程能够便利则更好。

  我们所说的自主招生政策,性质上属于高考制度的一部分。高考制度自1977年底恢复以来,虽然在考试科目、时间和录取方式有过一些调整,但其最主要的内在矛盾始终存在,即统一的选拔与多样的人才培养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人才评价的多样、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多样等。

  作为高考制度的修正,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由部属高校自主录取少量“有特殊才能”、高考成绩未到学校录取线但高于投档线的考生,即通常讲的“5%政策”。2006年起,又实施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允许上海两所大学在当地自主选拔部分高考考生,高考成绩作为参考。这些探索为高考改革积累了经验,如在“试验”中,选拔的内容、标准和方式显示了高校特点,高考成绩作为参考的政策更具战略意味,可惜很快就退缩了。

  从实际情况看,“试点”和“试验”耗时长,推进慢,调整不及时,功能逐渐模糊。关键问题在于,其选拔标准和结果并没有因为高校自主而呈现多样化趋势,为高中生提供的机会依然单一,自主选拔对高考制度没有明显的修正作用,倒是高考前生源竞争的意味越来越重,规模越来越大,手法越来越多,其公平性和必要性受到的质疑渐多。据悉,教育部今年将推出高考改革的方案,但愿它能为自主招生之路指明方向。

  高校是自主招生的责任主体,对于它的意义,自然应有高度的认识,自然应该珍惜探索期的政策,努力提高自身的选拔能力。自主并非不受制约,高校既要实现好公民教育的使命,还要维护好社会公平的法则,这不仅是招生原则,更是办学法则。高校还要树立自主精神,用教育上的优势和特色,赢得部分学生的向往,成为他们发展条件。如果把自主当作特权,自己不花工夫提升,抢先机捞现成好处,异化了自主招生的意义,那自然会失去公众和政府的信任,自主招生也将会痛苦地沉沦下去。 

  犹如高考恢复那样,高考改革也需要政府下大决心。要让大学和学生相互选择,政府先得制订出一套好的公共规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平等而明确,还要调整好高考与自主招生的关系,设法减少重复性的选拔,鼓励针对性和真实的考察。

  招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责任,自主是高校招生的应有之义,包括自主接受申请、选拔、录取和培养。当然,它需要各界的帮助,也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包括委托的、联合的或自行的等等,但总得要在实践中锻炼,犹如我们的企业适应市场的过程一样。

  今后高校招生还要面向世界,总不能把高考搬出去。再说得大一点,中国的发展必须发挥人的优势,它需要高校形成平等、多样发展的格局。如果教育上千人一面,扼杀了自主发展意识,势必导致大规模的攀比,考生不敢不报热门,高校不敢不招高分,千军万马始终拥挤上独木桥。

郑方贤郑方贤

  专家谈自主招生 2

  郑方贤

  复旦附中校长、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2009年前担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主任,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设计者和参与者,见证了自主招生十年的变迁。 

  早报记者 韩晓蓉  

  龙年春节后,从复旦千分考到华约、北约、同盟的自主招生车轮战,自主招生搞得这么热闹,但是考生和家长们都不领情,高校也在叫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早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教授。

  申请制不宜马上实施

  早报:自主招生中有两个名词比较容易混淆,一个是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一个是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

  郑方贤: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专指前面提到的招生改革(统称5%的自主招生),首批全国有22所,后来逐步增加,到现在已有80所左右,而实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的学校全国仅两所,就是复旦和上海交大,主要是进行区域性的试点,名额也由5%的限定进一步扩大到了2006年的300名,后来又继续扩大到了500名以上。

  早报:据说方案中有不参加高考的建议,后来教育部没有采纳,一直到现在,尽管有不少高校年年都会向教育部提议不参加高考,但是却不能免高考,原因是什么? 

  郑方贤:的确,关于要不要高考,教育部犹豫再三之后,还是没有同意复旦的自主招生方案可以放弃高考,批复称考生还是要参加高考,但是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换言之,突破了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线的要求,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海外名校的申请制、多元化评价的录取,在中国并不能马上实施,毕竟中国有中国的特点,发展的进程不一样。

  规模还不够大影响有限

  早报:为什么后来自主招生变了味?考试太多,考生太累,现在被质疑增加了考生负担,对高中的教育也没有起到引导作用,自主招生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郑方贤:自主招生最大的价值就是调动了大学的自主性,在2000年前,都是考试院在前面,高校在后面,学生进了校以后,高校才进行学生的培养设计,有了自主招生后,高校的培养和选才提前了,高校直接面向社会,承担的压力大了,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了,在人才培养方面思考也更深了。

  从目前情况看,自主招生表面是蛮热闹,但基础教育没有多大改变,不是自主招生没有意义,而是规模还不够大,影响面也有限,有几个数字可以支撑这个说法,2006年复旦推出自主招生改革方案,不设条件公开在网上报名,当时全市有十万左右考生,结果当年有6000多名考生报考,现在上海的考生总数下降明显,只有六万左右了,但每年报考复旦自主招生的考生仍稳定在5000多人。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轰轰烈烈的复旦自主招生,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案真正直接影响到的学生就这么一个几千人的群体;另一方面是社会总体上是理性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如果自主招生的学校再多一些,自主招生的规模再大些,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和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局面是能够形成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创造条件鼓励大学开展自主招生,那时候中学校长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底气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单纯围绕高考一根指挥棒。

  根源在太关注眼前利益

  早报:自主招生政策年年都变,高校中有的还结盟联考,考生被考得很累,自主招生负面声音越来越大,根源是什么? 

  郑方贤:自主招生之所以走过十年后引起社会的诟病,我认为主要还是太关注于眼前的利益。目前的根源在于,大学、中学、考生、家长等面对自主招生时,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公共的利益和长期发展。

  比如,大学追求“好”学生,但面对什么才是“好”学生这一命题,许多大学就显得没有自信了,因为学校本身的培养就没有形成科学的理念和特色,或者说大学本身没有思想,因此选拔考生时,只能借用别人的标准,如高考名列前茅、中学成绩排名靠前、高中竞赛得奖等等,给社会的感觉就是大学一窝蜂地抢学生或者称为自主招生的同质化,所以这样的学校实际上还没有做好自主招生的理论准备,当然更谈不上实践了。

  又比如,有的大学虽然怀有“集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理念和自信,但却坐等英才上门,不想为之付出,所以就会出现诸如连横合纵或者搭顺风车的现象,或者有的高校想着把高考中没人愿意填报的专业用自主招生的政策加以弥补,凡此种种让自主招生越来越远离它的本意。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自招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