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吊瓶班”“赤膊班”扭曲高考摧残孩子

2012年05月16日10: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信力建

  高考[微博]临近,网上频频出现考生集体打吊瓶、吃“聪明药”、吃避孕药等的现象,引起很大争议。但大多数学生、家长[微博]对这种置身体于不顾的做法并不反对。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高考怪象”层出不穷,比如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在学校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刺激性标语;而在广东东莞,甚至出现了“赤膊班”,大有“不破高考终不还”的架势。面对此情此景,你只能评论两个字:悲催!

  然而,他们却也是不得已为之。高考激烈的淘汰制,残酷的竞争扭曲了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给社会带来多少形形色色的“无奈”。当前的高考制度不过是一种高度强化的应试教育,一次性考试本身有重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真正体现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表达能力等完整的评价,只不过是一些书本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即便是考到了状元也不证明这个人真的很有才,只是证明这个人考试能力很强。

  因此,很多国家为了改变这种一考定终生的局限,主要从考试的弹性、灵活性、多样性方面进行教育改革。比如,除了高考的成绩,还增加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课外活动的表演、慈善活动的参与度、老师的推荐等。另外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定向进行一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测试。比如,不需要考太多门学科,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学科考试,并自行增加动手能力等测验,考生符合要求就可以录取,不受整体高考分数影响。而我国的高考制度,恰恰需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以应大势所趋。据闻,今年广东有18所高职院校面向全省应届高三毕业生和应、往届中职毕业生开展自主招生,未尝不是个良好的开端。

  自主招生权力一旦可以下放给学校,学校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来选拔学生,或者给优秀学生抛“橄榄枝”,打破高等学府垄断高分数学生的利益格局。学校的自主招生实行多次录取,学生可以填很多志愿,参加多场考试,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实现这个目标在技术上是没有难度的。符合市场需求,推动多元教育,全世界都行得通,中国也能办得到。当然,自主招生权力下放,其前提是一定要有有效监督,确保公平。广大家长们也应看淡功名,毕竟孩子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作者系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