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成绩公布后家长需做好“表面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 15:32   大河网-河南商报微博

  河南商报记者 李二强

  丁继红 通讯员 曹咏

  今日零时开始,考生已可查询到自己的高考(微博)成绩,又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季,记者邀请到郑州大学一附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李幼辉为各位家长(微博)和考生支招,以帮助大家顺利度过这段时间,从容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背景

  高考出分后成学生心理问题高发季

  即便河南高考录取比例节节攀升,即便高考早不再是唯一出路,每年高考后,仍会有不少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被心理问题困扰。

  郑州大学一附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李幼辉介绍,高考出分后的几天,是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时间段,在医学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应激性精神障碍。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接待不少来咨询的学生及家长。

  而在她接诊的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中,有的甚至是从急救室转过来的。这些学生基本都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有了抑郁的症状,而家长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结果学生越陷越深,做出过激行为,才到医院诊治。

  “十七八岁年纪的孩子,本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尚不成熟。再加上过去的十多年中,一直都在家庭或是学校,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根绷紧的弦,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家长尤其需要注意。”李幼辉说。

  支招

  根据学生的个性调整策略

  医学主张对症下药,面对心理问题,所选取的方式方法,同样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多年的经验,李幼辉把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大致分为自闭自卑型、过激反应型、无所事事型三类。

  自闭自卑型

  看到自己的成绩后,发现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于是产生自卑、自闭心理。这类学生的具体表现一般为,闷在家里不愿出门,不愿意跟人多交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不足。

  有这类问题的学生是最多的,几乎所有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都会有这些情绪反应,而大部分家长也对此不太重视,觉得过一段时间自己就好了。

  李幼辉分析,家长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确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能恢复正常。可若是碰到平常就比较内向的学生,如果放任不管,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对于这样的学生,李幼辉认为,家长的陪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长实在没有时间陪同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减少孩子独自待在家里的机会。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故事和笑话、看喜剧片、听令人心情舒畅的音乐等,如果孩子能和知心朋友互相交流那就更好了。

  出现这些情况的学生,还有的是因为对父母怀有愧疚的心情。觉得父母辛苦养育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却不能拿出好成绩来回报,内心愧疚,进而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一无是处。

  “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会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到的只有不足,需要家长的帮助。”李幼辉说。     

  李幼辉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学生有这样的心理,家长需多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父母之所以花费很大的心血,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宝贝,不是因为要你必须有一个好成绩。你已经努力了,这个父母都看到了。至于结果,会有很多影响因素,不必太自责,很多事情不是完全受我们自己控制的。

  过激反应型   

  这类学生,一般平时就比较内向,不爱与别人交流,想事情总是往牛角尖里钻。若他们对高考成绩大失所望,一般会出现自闭、乱发脾气、自虐甚至轻生等行为。

  “这类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已可以划归抑郁症的范畴。”李幼辉说。

  去年,李幼辉曾经接收一个类似的女学生。见到那个女孩时,女孩刚从急救室被抢救过来,因为吃了大量药物试图轻生。

  女孩的父母这样给她描述:高考成绩出来后,孩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把自己锁在屋里面不出来,吃饭也吃得很少,有时候干脆不吃。做父母的自然很着急,但也不知道怎样跟孩子交流。没想到几天过后,孩子趁他们不注意,把她爸爸吃的治高血压的药吞了大半罐。还好发现得及时,父母赶紧把她弄到医院洗胃抢救,总算人没事。可孩子还是精神恍惚,总是念叨着自己没用。

  经过医生的精神开导及治疗,女孩慢慢恢复了过来,然后踏上了复读的道路。今年高考结束后,她感觉发挥得很不错,还打电话给李幼辉报喜。

  “这类学生,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拔不出来,需要家长去引导帮助。如果家长不擅长与孩子沟通,或者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家长的话,最好尽早到专业医师处求助。”李幼辉说。

  无所事事型

  看到成绩后,不管好坏都接受了这个结果,然后就开始无所事事。具体表现为:每天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闷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这类学生,其实也是碰到了心理障碍。高考结束后,还不敢彻底放松,因为分数还没出来。等到分数一出来,心里头的大石头一落地,人立马跟被抽空了一样,变得无所适从。

  “孩子老是恍惚,不知道在想啥?”“整天躺在屋里睡觉,连饭都是给送进屋吃,吃得也不多。”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家长向李幼辉询问这类问题。学生适应不了高考结束后的真空期,连家长也一时转不过来。

  每当这时候,李幼辉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与家长沟通交流。她建议,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此外,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为随后到来的填报志愿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奠定基础。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当然,考生也要加强自我调节,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

  提醒

  家长要做好“表面功夫”

  家长对孩子期望高,高考成绩不理想,比孩子还泄气,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加剧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李幼辉曾接收过一名男学生,父母对其要求较高,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父母动辄就对孩子疾言厉色。结果, 男生开始不回家,在网吧玩游戏、喝酒。家长看着不对劲,才把孩子送到医院来。

  在李幼辉的鼓励下,孩子慢慢恢复了信心,不再把高考作为必修课,选择学习一门技术,现在已工作、结婚。

  “这孩子父母的做法并非特例,我们身边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李幼辉说。由于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要么指责孩子,要么整日垂头丧气,脸上写满了失望。

  李幼辉提醒,高考后,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学生承受的压力更大。家长无论心理多不满,也不要轻易显露出来,更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这只会刺激孩子,甚至会导致过激行为。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拿他人的成绩来比较,这种攀比的做法最不可取。”李幼辉表示。

  本期受访专家

  李幼辉

  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河南省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心理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心理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精神医学/心理咨询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更年期和老年期情绪、精神障碍。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和睡眠障碍等均有较深的造诣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9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报考实用信息查询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选大学:  
试题查询: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