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高考 > 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 > 正文
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诗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研究院毕业。任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五四”运动以后,本来居于中心地位的上层文化作为封建文化而被打倒,时代要求建设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命运面临道路的选择。是全部走欧化的路,还是在民族文化内部发现、开掘有新生命力的内涵和形式?——“美雨欧风急转轮,更弦易辙为图存。一言山重须铭记,民族菁华是国魂。”钟敬文的这首诗,表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他认为:“在两种文化的接触、交汇过程中,自然要有主体和客体。如果我们创造的新文化,失去了民族的主体性(像身体没有脊梁骨),即使真能现代化,那又有多大意义呢?如果要使祖国的新文化成为有体系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自己千万代祖宗创造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在20世纪20年代,钟敬文就提出“下层文化”是“上层文化”的基础,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汇合起来,共同构成了整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也就是民族的传统文化。
30年代,文艺创作是热门,民俗学是冷门,但钟敬文却一头扎进了民俗学的冷门之中。如1930年钟敬文在《湖上散记》后记里所说,他认为:文艺创作是应负有社会任务的,它不是个人的消闲事业。他要专心于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和有关活动。“我已经认识到,中国需要自己的民俗学。从上个世纪起,就有不少外国人来华,利用传教、旅行的机会,搜集中国的民俗资料,回去写他们的书,有的还进行他们的殖民文化宣传,他们却反而说我们中国人缺乏想象力,这对我刺激很深,感受到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我想到了放弃文艺创作。”
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钟敬文的学术道路与中国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的发展道路一起延伸。1950年,钟敬文创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80年代改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1953年,在北师大创建“人民口头文学教研室”; 1977、1978两年间,参与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筹备恢复工作。此间他草拟《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分头请顾颉刚、白寿彝等教授签名,呈交中国社科院领导;同年秋,该院颁发的应该研究的29种社会科学学科中,就列入了“民俗学”的科名; 1998年,钟敬文正式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认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建设”。提出中国民俗学要发展,从原则上说,其理论和方法论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从早年的民间文艺学,到中期的民俗学,再到晚年的民俗文化学,再到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钟敬文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我是时代的小人物,生平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赫赫声名。我只是一个耕耘时间较长、涉猎园地较广的诚实的农夫而已。”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