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来京母亲盼异地高考方案:愿用生命换考桌

2012年10月11日15:56  中国周刊    
崔莹在北京等政策等了七年,女儿一直无法取得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机会。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崔莹“没地儿说理”。摄影 商华鸽  崔莹在北京等政策等了七年,女儿一直无法取得在北京参加高考[微博]的机会。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崔莹“没地儿说理”。摄影 商华鸽

  为了一张北京考桌

  中国周刊记者 刘畅 北京报道

  崔莹知道,她和女儿在进行一场赌博,她没有像其他家长[微博]那样,在升高中时,把孩子送回老家。她赌,女儿高考时,政策能够松动。

  现在,离女儿的高考,只剩下200多天,崔莹说:“我愿意用自己一条命,换一张北京的考桌。”

  最残酷的赌注

  崔莹一度以为,自己终于赌赢了。

  8月31日清晨7点,80多岁的姑姑打来电话:“快看新闻!”她手忙脚乱地打开了电视——早间新闻里,正播放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的报道。文件里强调,各地要保证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升学的权利。

  一整天,她在电视上看了五遍重播。

  崔莹是黑龙江人,来京工作十年。七年前,她把女儿暖暖接到北京读书。初三那年,孩子并没有像其他随迁子女一样回到老家,而是在北京参加了中考[微博],升入了一所北京的高中。按照当时的政策,即使读了高中,孩子也没有资格在北京参加高考。

  “我们想等一等政策。”崔莹说。

  前不久,正在备战高考的女儿,偷偷借同学的手机上网搜索过,低落了好一阵:“还没出政策,我是不是没希望了?”暖暖没有手机,家里的网线也早就藏起来了,崔莹不想让女儿知道那么多。

  好消息等到了,这位母亲却不敢告诉女儿。没有最确定的消息,她怕刺激女儿。

  很快,她便遭受当头一棒。

  学法律的同学读了《意见》后,分析道:“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原则上年底出台,还要进一步摸清底数——说明这仅仅是个框架性的文件。即使到时出台了,落实执行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9月6日下午,一位与教育部领导私下交流过的记者打来电话:“我把您的情况说了,这位领导之后非常明确地告知,(您的孩子)今年是不可能了。两年之内都没有机会。”

  崔莹眼前一黑,当晚一夜未眠,偷偷哭到了凌晨。

  可第二天,另一个记者告诉她:“跟据可靠消息,您的孩子各项条件都符合(标准),今年的希望很大。”

  “我不知道该信谁的了。”这位个子不高的46岁妇女一脸憔悴,她说自己如同“等待着赦免令的死刑犯”。

  不是每个记者都同情她。9月初,北京电视台一名记者,打断了她的讲述:“担心不能高考,你让孩子出国不就行了么!美国不行,就去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家啊。”她指责崔莹不早些把孩子送回老家去。

  崔莹何尝没有考虑过这些情况,可总有些希望鼓励她等下去。

  2005年,暖暖还在上小学,崔莹考下了会计师证,在北京一家企业当上了财务总监。她拿到了北京的“绿卡”——工作居住证,只有7%的在京外来人口能够获得的资格。

  “购房,子女入学,社保,都可以享受北京市民待遇。我的孩子至少可以在北京读完高中。”崔莹话里透着自豪。当时办理证件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大概过三四年,她甚至有机会获得北京户口。

  2009年,暖暖升高中时,报考了中央民族大学[微博]附属中学(简称“民大附”)的志愿。这是北京唯一一所面向全国少数民族生源招生的高中,考入这里的孩子,可以在北京直接参加高考,而不用考虑户籍问题。对于这个朝鲜族家庭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就在同一年,上海公布了新的户籍政策,拥有7年的工作居住证和中级职称,并纳税、社保7年的非沪籍人口,可以获得上海户口。“当时考虑一番,既然上海都放宽了,北京也快了吧。”就这样,崔莹决定赌一把。

  “我爱北京”

  如果不来北京,这场赌博不会发生。

  1995年,暖暖在牡丹江出生。随后,崔莹的父亲去世,没有养老金和社保的母亲也身患重病。崔莹的单位正改制,效益不好,工资只有500多元。“两个妹妹都在韩国打工,我是老大,得扛起这个家。”

  2002年初,她买断工龄,告别了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来到北京找工作。第二年春节才能回家。母女一年见一面的日子,持续了四年。四年级冬天送别时,已经长高了不少的暖暖冲进车厢,死死抱着她哭:“妈妈,带我去北京吧!”她是被生生拽下车的。

  “外面下着大雪,破旧的车厢里飘着小雪花。”崔莹红肿着眼睛,“站台上孩子边哭边招手。”

  那辆绿皮火车,时常出现在她的噩梦里。

  不久,暖暖跟姥姥吵架,打开8楼的窗户要跳楼。崔莹隔着电话:“你现在就跳!妈妈不会怪你!”孩子哇的哭了:“黑板上全是你的影子,我想你。”

  这个事情,让崔莹决心把女儿接到身边。2005年8月,丈夫带着暖暖来到了北京。暖暖终于看到了梦里的北京。

  最初三口人租住在望京,但周围没有一所小学愿意接收暖暖。暖暖硬着头皮学了奥数班,通过了一所小学的入学考试。

  那年的10月1日,一家人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5点多钟,暖暖盯着国旗,脸激动得通红,扯着嗓子唱国歌。回来的路上还说:“我要给老家的同学写信,我亲眼看见课本上的天安门了。”

  随后,他们在京买了房子。崔莹希望孩子能升入小区里的一所初中。听说特长生可以加分,暖暖参加朝阳区电子琴大赛,拿了第一名。但学校告诉她:“必须看考试成绩。”

  暖暖放学后要去海淀学奥数,晚上9点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冬天的有个晚上,孩子在地铁上睡着了,一直坐到终点,没车了。她顶着雪往家走,12点多才到家,棉衣上都结了冰。

  崔莹很是心疼:“她怕我把她送回去,拼命学。”

  欣慰的是,暖暖考上了这所初中。

  入学选班干部的时候,她没选上。崔莹劝她,咱们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还是专心学习吧。暖暖不服气,她找到班主任,要求重新选。她在讲台上发表了竞选演讲,最终当上了班长。暖暖告诉妈妈,“我一定要证明,我和他们一样。”

  很快,这个爱吃北京烤鸭和炸酱面的女孩儿,融入了这座城市。

  升入初三前的暑假,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参加国庆阅兵活动的训练。因为要备战中考,崔莹要求她放弃这个机会。两人发生了争执。

  “60年大庆,这辈子就赶上一次,我不能留下遗憾。”女儿坚持说。

  她成了长安街翻花背景方阵中的一员,整个假期都投入了训练中。酷热的中午,顶着太阳在训练场一遍遍练习,晒得脱皮了。半夜去长安街彩排,九月底常常下着秋雨。暖暖穿着演出裙子,裹着一件比塑料袋还薄的简易雨衣,冻得直哆嗦,生生练到天快亮。

  “孩子每次回家,都没说过一声苦。”崔莹回忆道。

  在“我与祖国共奋进”的号召下,有近8万名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训练活动,成为其中一员的暖暖,无比自豪。

  这个朝鲜族女孩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北京孩子了。她不止一次告诉母亲:“妈妈,我爱北京。”

  伤疤

  整个初中,暖暖的学习成绩都排在全班前五,时常会拿个第一。初三时,为了能留在北京,暖暖决定报考民大附,这样,即使户籍不放开,她在民大附也可以参加北京的高考。

  可民大附面对全国招生,每个省只有10多个学生能考上,一直在北京学习的女儿,将和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孩子竞争这个名额。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