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挂科红人
大学四年,英语考试一路亮“红灯”,但因为一篇7.8万字的本科毕业论文《时空观与物理学》而破格毕业。去年,成都理工大学的挂科“红人”邵周成被破格授予学士学位一事,一度掀起了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和评价方式改革的热议。
一次规则修订
时隔一年,这件“破格”案例仍在成都理工大学继续“发酵”,并引发了一系列教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修改后的《成都理工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已发布,新版规定打破了原有毕业授位考核“一刀切”的统一模式,以正式文件的方式为“邵周成们”获得学位证留下“突破口”。
改革:外语没过 专业成就突出仍可拿学位证
继邵周成事件后,去年年末成都理工大就启动了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修订。经过校内专家审议、师生公开征集意见等多个环节,目前,新版的授位细则已发布。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原有规定中曾明确指出本科毕业作结业处理、学分不达标、重修课程达到4门科目的学生都不能授予学位。新版规定则为一些特殊才能及愿意到边远地区服务的学生留了出口。
新版规定列出了6项授予学位的条件,包括学分、毕业论文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是否达标等等,达到这些标准即可授予学位。但同时也规定:若毕业生所修的平均学分或者外语、计算机等的能力考核成绩不达标,但在校修读期间获得的创新学分达到10分者,或者毕业后参军,或去边疆、边远或国家确认的贫困地区或艰苦行业工作者;以及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或有优异表现的毕业生仍可申请破格性质的特殊授位。
根据文件,该项新规从2012级毕业生开始适用,但从今年起的毕业生就开始参照此规定进行。这意味着,今后类似邵周成这样的毕业生,无需再经历去年那样艰难的校内破格争议,只要符合三项要求其中之一就能正常申请启动破格授位程序。
争议:让学位更好拿?学生评价多元化?
对这一规定,校内学生们支持的占大多数,但也有少数学生表示,这样的规定,让学位证更好拿,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样享受拿到双证的待遇,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失公允。
对此,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表示,文件出台的目的是不以学科成绩为单一的授位标准,探索多元评价方式。此外学校也详细规定了“破格授位单项破格幅度不能超过规定指标值的15%”,从而控制了破格的比例。并且,新规还增加了对于学位授予的申诉程序,校内师生对学位授予有异议者,都可在决定做出后5个工作日内向校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诉,校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应在收到申诉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在收到校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书面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诉者做出书面仲裁答复。
据悉,下一步学校还预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引入一些改革,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化发展。
川内高校调查
西华大学[微博]率先改革 考上研可破格拿学士学位
成都商报记者查询了川内其他高校的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发现早在2009年,西华大学便在学位授予方面率先进行了改革。
该校规定,即使因“必修课程的正考(指本门课程结束时的第一次考试)不合格的学分超过该学科专业规定的最低毕业学生的25%者”不能获得学位,但到部队工作或国家划定的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或毕业前考上硕士研究生及获得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奖项,也可酌情授予学士学位。
据悉,近年来该校未遇到像邵周成这样典型的案例,除了到部队或边远艰苦地区工作这一项外,也鲜有人获得破格资格。
而据四川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校方尚未对相关规定进行修改,但如遇到特殊情况的毕业生,校方还是会适当向学位委员会提出并进行专项研究,此外,毕业生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也是未来的趋势,只是如何制定这一多元化的标准仍然存在争议。(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