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保送资格锐减 疯狂奥赛能否刹车?

2013年01月04日08:43  工人日报    
再问“保送”之外多途径?(李法明 画)再问“保送”之外多途径?(李法明 画)

  曾就读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的孔令航获得了今年清华大学(招生办)的保送资格,不同于其他高中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参加高考[微博],孔令航凭借通过学科竞赛的优异成绩提前拿到了名校的入场券。

  像孔令航这样获得名校保送资格的录取方式在2014年可能就会被废止。

  近日,教育部透露,据2014年新政,省级优秀学生、奥赛省级获奖学生等绝大多数“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将失去保送资格。一时间,引起社会激烈讨论。

  在某网站发起的“保送生制度,你认为该保留吗”的讨论中,41.5%的网友明确表示其有碍教育公平,应该取消。这条“一步登天”的升学道路再次受到争议。

  保送生制度“走向终点”?

  保送生制度是指由确定的中等学校推荐、保举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经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他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制度。

  保送生制度实施于1985年,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山东矿业学院等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招收保送生的试点工作,招收了近6000名保送生,占当年招生总数的1.2%。

  2001年3月,教育部对保送生工作进一步作出了“压缩规模,严格标准,严格管理”规定,并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保送“门槛”,专门规定只有4类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具有保送生资格,从此,保送生制度便与奥数这一学科竞赛建立了密切关联。

  清华大学招生办[微博]主任于涵认为,“不能因为保送生制度的公平性受损,就‘一刀切’地否定其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的卓越性所在。”

  他认为,总体来说,高招制度具有二重目标:公平性和卓越性。这两者不能偏废,但在现有的招生环境下,不能要求每种招生制度都做到两者并重,而是有所侧重、互相补充。比如高考,一定是公平优先、至上。而保送生、自主招生制度等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就是要在保证基本公平的前提下,着重体现人才选拔的卓越性。

  “不可否认,在以往推行过程中,保送生制度确实在很多方面触动了其应有的基本公平底线,这既体现在机会的不公平,也体现在程序的不公平。但并不能因为这点,就完全否认保送生制度在高考招生中对于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储备作出的贡献。”

  他以清华为例,保送生入校后的表现普遍还是比较突出的。清华启动的“10年生源调查”显示,10年中所招收保送生的平均绩点要比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高出2分,且均达到了“优秀”的标准,而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是“良好”。

  清华电子工程系的数据显示,该系近5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全是保送生,且保送生人数与其所在班级的整体排名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这是因为保送生在入学前更多地接触了大学知识,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从数据出发,我认为,尽管保送生制度面临着公平性遭受侵蚀的尴尬,但不能因为其公平性受损,就‘一刀切’地否定其卓越性所在。”于涵认为。

  存在暗箱操作空间

  现有改革让保送生名额大幅缩水,但能否真正根除“顽疾”却引发新的讨论。对此,于涵认为,“如果根本性错位不解决,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相关专家认为,保送生制度的公平受损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仔细分析以往的竞赛保送,制度设计上存有很多暗箱操作空间。以省级竞赛来说,大多是由科协、学会等专业团体组织承办,评判权、选择权不在教育主管部门,更不在高校手中。

  这就造成了一种根本性的错位:本应拥有话语权的高校招生变成了一种被动的“收生”,变成了完全的乙方;而发放入门牌照的人却不是这家的主人,无需承担后续的培养责任,公平性、责任感都有待求证。

  而长期施行的保送制度在现实中弊端也开始凸显。

  有关调查显示,家在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保送生”制度直接诱导“奥数热”。“保送生”主要考核内容之一的“奥数”考试呈现出“末端异化”的表征,尤其在大中城市里,很多小学生被绑架到“奥数”的战车上。

  一项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886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4.3%的人认为保送生制度本身挺好,但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44.4%的人认为保优已异化为“保权”或“保钱”。

  而从计划招生人数看,2012年,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微博]、中国科大保送生人数超过新生数的五分之一,一些“超级中学”的保送生更是垄断了北大、清华生源。

  同时,有关人士认为,造成农村生和城市生保送机会不均等的原因,主要在于保送资格条件限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要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鲜有可能出在农村一般中学,只会是省重点高中以及省超级中学。

  “选优”如何不被扭曲和异化

  厦门大学[微博]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表示,改革的速度和火候一定要掌握好,不能推进太快。现在社会各方面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各不相同,其中很多是不同利益群体的事情。深受权利、金钱、人情、面子所累的保送生制度作为对考试制度的一种补充,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有进行全面革新,才能使其功能不被扭曲和异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表示,解决保送生政策的问题,关键在于进一步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在大学自主招生中,可设立校正农村生高考公平的地区教育和家庭评价指标,国家可要求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中农村生不得低于某一比例。

  他认为,真正的自主招生,核心在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建立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当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来选择大学时,受教育者必然拥有了知情、参与、监督、评价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要赢得市场竞争,就必须对学生负责,尊重学生权益,同时也必须让招生过程公开、透明。

  “试想,如果北京大学[微博]发出100张录取通知书,最终只有40人报到,北大还一心想着怎样搞权势交易,这所学校很快就变为二流了。”

  但他强调,我国当前的自主招生并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按照自主招生的程序设计,每个学生依然只能获得一张录取书,这导致自主招生误入歧途,变为学校抢生源的手段,并未减轻学生的负担,也没有促进高校改革。我们应以正确的自主招生认识,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为出发点,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如此,困惑我国考[微博]试制度改革和教育公平的难题,才能逐渐破题。

  于涵也认为,不可否认,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高考招生为主体的“计划高招”体制对高校选才起到了抑制作用,高校离真正的科学选才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这项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此既要有合理的期待,也要有充分的理解。

  他表示,高校要树立对自主招生权利的清晰认识,一定要规避因招生“自留地”扩大导致的抢生源、“掐尖”等恶性竞争,要从各自的办学特色、育人理念出发选拔人才,这既是对考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身负责。

  但同时也有很多人表示,让孩子学奥数再不好,也比拼爹好。停掉奥数,实际上是关上了没钱没路子、拼不起爹的孩子们升入重点中学的门。

  这场保送生制度的改革争议仍在进行之中……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