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动机
专业选择是考生志向、爱好、个性、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是一次院校与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如何选择最理想的专业?新报记者也采访了本市与外地部分院校的招生负责人,分析专业“冷与热”,并从各个角度为考生选择专业支招。
稿件统筹 邓晶龙 周白石
南开大学[微博]招办主任 邵庆辉
高分考生志愿 尽量选择学校优先
对于填报志愿中关于学校与专业之间的选择,南开大学招生办[微博]公室主任邵庆辉认为,学生个人的兴趣最重要。如果学生专业目标明确,对某一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就应该专业第一。如果学生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那么建议考生尽量选择优秀的学校。
在邵庆辉看来,当前家长[微博]与考生非常关注高校专业的“冷热”,这仅是一个社会现象,从高校育人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而家长在考虑或评判专业的“冷热”时,往往用比较现实的眼光来看,如就业率以及相关行业薪酬情况等。从长远的周期来看,专业的所谓“冷与热”也不是一个恒定状态,如南开大学的数学专业在前些年属于考生报考的冷门,而这几年由于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个专业也成了学生报考的热门。当然,相反的情况也存在。所以在志愿填报时,家长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个人的特点去选择学校和专业。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高中时专业兴趣就非常明确的考生相对来说是少数。因此,过了一本线特别是高分考生,志愿填报时尽量学校优先,尽可能选择一所更优秀的学校。从现实角度来看,名校拥有更高的发展平台,教育资源相对更丰富,对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更有利。而且,即便最终专业不符合个人兴趣,学生入校后可以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天津外国语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王凡
分数中档考生 优先考虑特色专业
从事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多年的王凡认为,考生填报志愿时学校与专业都要兼顾。对于考分介于本科二批与一批之间的考生,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上,尽量特色专业优先。
王凡说,以本市为例,市属高校各有特色,如外大语言特色、财大财经特色,科大与工大等高校的各具特色的工科专业。而这批高校主要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考生选择时可以尽量结合个人专业兴趣与特点,针对性地报考相应高校。而对于考生与家长关心的专业“冷热”问题,王凡认为这需要从招生与就业两个角度来看,而且两者也并不存在一个必然联系。专业报考“冷”与“热”的成因很多,并不能简单来判断。此外家长也会从专业录取分数上来判断专业的“冷热”,但其实一个专业录取分数很高,可能仅是因为招的人少。
回到家长们关心的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王凡认为,长期来看,所谓专业“冷热”,有些专业在招生时看似有些“冷”但就业时并不“冷”,所以还是希望考生理性选择。目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更看重的是个人综合素质,除专业技能外,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都非常重要,而大学期间这也是学生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反过来说,并不是说经过缜密思考与抉择后,学生最终上了一个热门专业,学生的大学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选专业之前 最好直接与教师沟通
目前正在津进行招生咨询工作的金蕾莅博士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会问我,选择什么专业孩子更有发展?但具体让我来说,对哪些专业更看好是很难下定论的。像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根据国家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预判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但对于家长来讲这种预判就很难,如果单从就业前景来看,填选任何专业也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这就需要考生家长填报志愿时,一方面考虑市场所需,一方面也充分考虑考生所长,用考生对于专业的兴趣对抗所学专业市场变化的风险。从未来三到五年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态势看,我个人认为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建筑房地产业、教育等行业发展可能会相对稳定。”
金蕾莅在进行招生咨询时发现,考生与家长对于填报专业的准备明显不足。对很多专业的了解都是从专业名字上简单地去理解的。殊不知,即使专业名称完全相同,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以及诸多细节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想对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建议考生和家长最好能到有意向的学校去看一下,尤其是与意向专业的专业老师直接去沟通和咨询。此外金蕾莅还建议,考生对于学校学科群的了解应该大于专业,不必拘泥于小的专业本身。比如建、土、水、环,都属于与建筑房地产和能源类行业相关的学科。这样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就可以更有灵活性。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金学思 彭未风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