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女生突击8个月考取清华美院(图)

2013年07月24日14:57  汉网-长江日报 微博   
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吴方惠 考取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美术学院的吴方惠

  (记者黄琪 通讯员马祥 马仕军)昨日,江夏区一中女生吴方惠从快递员手中接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悬了好几天的心终于放下。1年前的此时,她决定从文科生转为艺术生,当时压根没想到自己还真能考上清华。从高一到高二,不管怎么努力,吴方惠每次考试成绩总在540分左右,上“一本”高校有点悬。“参加艺术类考试,或许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学”,她果断决定转做艺术生。去年7月,绘画基础基本为零的她进入一家美术工作室突击学画画。直到今年3月的8个多月里,她每天上午7时就开始画画,绘画技巧取得了很大进步。“美术工作室每个星期考试,我考得都还可以”。

  今年3月,吴方惠通过美术联考后,又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微博]等多所院校的校考合格证,并在清华美院校考中排在全国第49名。

  高考[微博]前3个月,吴方惠回到学校集中精力复习文化科目。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老师,同时得到了老师鼓励,成绩慢慢赶上来。今年高考,她考出了515分,远高于清华美院要求的“艺术生高考成绩达到400分”。

  吴方惠被录取到清华美院摄影专业。据悉,清华美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该学院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都由清华大学颁发。

  培训机构及学校数据显示 逾八成艺考生半路出家

  调查>>>

  记者昨日从武汉几家培训机构、高中和高校了解到,艺考生中有超过八成是在读了高中后,为了上一所好的大学,才开始学艺的。

  昨日,在武汉北艺美术工作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学生们正在学习,不时有家长[微博]带着孩子来报名。这就是吴方惠曾经学习8个多月的画室。该工作室总监涂静介绍,这里的老师每年会带约180名学生,暑假是学生报名高峰期。

  涂静介绍,在每年所带学生中,从高中开始学习美术的超过80%。从高二开始学习的学生约占五成,从小就学习美术的不足二成。

  湖北美术学院一位招生老师说:“据我了解,从高一、高二开始学美术的学生占多数,从小就学习美术的可能只占10%。”

  作为武汉艺术特长高中之一,钢城四中每年约有78名学生作为艺术生参加高考。其中,约10人是学校在中招时招的美术特长生,所占比例为13%;其他人都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学习艺术的。

  针对超过八成艺考生“半路出家”的现象,涂静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生为考名校而学艺术的需求,并不能说这些学生的水平不如从小学习者。画画是一种艺术思维,不能凭时间长短去判断作者的水平。

  学艺术的学生初衷发生变化: 从“能读本科”到“冲击名校”

  钢城四中政教主任、美术班班主任钱斌伟有着12年教学经验。他昨日分析说,以往,艺考生大多是凭文化成绩难以读本科院校的学生;现在,艺考生则多为凭文化成绩可以读“二本”、“三本”院校,进一步“冲击”“一本”院校的学生。文化成绩好的学生通常学艺术也不错;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即使学艺术也难以学好。据悉,今年,钢城四中艺术特长班78名学生中有40人达到“一本”线,重点率超过普通班。

  近几年,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等顶级美术高等学府招生一直在减少,艺考难度逐年增加。钱斌伟说,以一个班级来说,他通常会建议文化成绩排在第10名至第30名的学生学艺术。一名学生如果文化成绩在500分以上,则属于相当拔尖的,可以“冲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4年前毕业生张小姐:女同学基本都转行了

  就业>>>

  高中转学艺术仅仅为了考大学吗?是否考虑过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昨日,湖北工程学院美术毕业生张小姐分享了她的经历。

  今年26岁的张小姐2009年毕业于湖北工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她是武汉市蔡甸区人,高中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她从高二开始转学美术,高考时顺利考上一所“二本”院校。

  她坦言,自己当时并没想过就业问题,目的只是为了上一所好点的大学。进大学后,她才发现,身边同学大[微博]多是像她这样以升学为目的的人,从小立志学美术的人很少。毕业后,大家几乎都从事了装饰设计方面的工作。张小姐说:“我身边的女同学现在差不多都转行了。只有一人还在公司画图,并不算真正的设计师。”她于去年底辞去了装饰公司的工作,之后做过儿童培训机构老师,目前和家人一起经营一家服装店。(记者黄琪)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