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基础评析:传统文化加力度,分值加大更灵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纂,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2分)
A。秋稔(rěn)冬祥 意蕴
B。楹(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 撰写
D。镌刻 锒锒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加点),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加点),河北将全力建好水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加点)。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师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加点)!”县长话音一落,老师同学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題。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 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 日晚7 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名俗文化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
(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 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学而思[微博]高考[微博]研[微博]究中心解读:针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题型改动,在此前《考试说明》样题中有非常明确的展示——第一,在文段语境中考[微博]察基础知识,体现“应用”思路;第二,俗语、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进入考核范围;第三,日常语言应用题等新题型出现。从今年高考的具体命题内容来看,题量和分值均有增加,题型上则完全突破了原有的命题框架。本次语文基础部分共有10题,总分22分,大大超过此前的5题15分。题目内容中,除了考察俗语在语境内应用和对联下句选择外,还涉及到了对联文学常识、语言日常表达应用等。此外,针对诗歌鉴赏的意象、艺术手法的题目也出现在语基部分,文学常识只考了一个点——《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一句的作者,构不成影响。 具体到难度上,今年的语基题在往年基础上难度略降,但是因为题型的灵活度大大增加,因此对考生有一定程度的挑战。
二、 语文作文评析:作文:微写作三题选一,大作文思考传统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 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微博]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3.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解读:今年是“微写作”面世第一年,针对“双作文”考察形式,此前考生们得到的临场解题锻炼机会不算多,可能出现在作文板块耗时多于往年的情况。但是今年从题目本身来说,降低了因为改革而带来考生成绩波动的危险,同时充分关注了不同考生写作难度的公平性。 微写作部分延续各大区二模风格,共有三个不同材料,分别涉及分享感受、阐述观点和抒发情感,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比起让应届考生在短暂的几个月内练熟所有文体的写作套路,这样的任选设置毫无疑问是人性化的,是降低考验难度的。 而从微写作所给的背景材料来看,均以生活场景或者社会热点时事为选材对象,三段材料内容分别是“语文老师让你给学弟学妹分享语文学习的感受与经验”、“谈谈对高考家长送考问题的看法”、“以抒情的文字或诗歌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察区分度,也能让孩子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同时,题目也保留了尖锐的现实关注,“高考家长送考”问题,还是值得让孩子们思考并表达的。 今年大作文题目中同样也预留了结合生活、联系实际的空间。“老规矩”这个材料话题,与之前央视的“家风”节目一脉相承,说穿了也就是高考改革方案中一直在强调的“传统”,这个题目同时勾连了“传统”与“现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远有湖北卷的“旧书”“书信”,近有北京卷的“细雨湿衣看不见”“手机”,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不算新鲜了,只要考生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具体事件、思潮与现象,并且思考它与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那么这篇作文一定能得到高分。 结语:新高考来了,你还在用旧思路学习吗? 2014年北京语文试卷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新”。以往每年中,或许会有一两道题突破《考试说明》的样题,给考生突然袭击之感,但绝不会像今年这样力度空前。在2014版《考试说明》样题本身已经大刀阔斧地对命题形式进行改革后,2014北京语文真题又在原有基础上走出了更加突破性的一步,特别是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命题形式在此前样题中并未体现出如今的程度。这样的大变化,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们知识点的记忆牢固程度,而是大家的临场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而在持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两三年内,至少北京语文高考题还会在目前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或许是更多靠灵活应用不靠答题模板的新题型,或许是考题难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提升。今年的应届考生作为应届改革的第一年,要求以“平稳过渡”的心态进行,但是在这套题目中体现出的动向,必须引起未来几届考生的严肃重视。请各位迅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
“作文模板”,真正站在日常应用的角度学语文、站在培养能力的角度学语文,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不论改革的号角如何吹响,均可立于不败之地。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王乃中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