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昌6月7日电(记者 胡琳菁)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对于全国的高三学生和家长[微博]们来说无疑是让人惊醒动魄又期待许久的日子。一年一度高考[微博]如期而至,6月7日,我省306758名考生迎来语文、数学两门考试。为保障考生今明两天考试顺利进行,南昌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为高考保驾护航。据了解,今年高考仍然实施标准化考场,6日下午4时,南昌各考点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预计将于6月23日公布。
随处可见的志愿者
高考第一天,在系马桩街与松柏巷交会处,80多岁高龄的沈伟华老人像以往十多年一样,再次来到这里,当起了一名高考护考员,他撑着自制的“前方高考、严禁噪音”的提示牌告诫着过往的行人与车辆,只要有汽车鸣笛,或者有人敲锣打鼓制造噪音,沈老爷子就会立即上前制止他们,保持考场周边的安静。沈老爷子告诉记者,从1996年开始,他每年逢考必到,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间断。
据了解,在南昌市的20多个考场周边,除了有像沈老爷子一样长期坚持的志愿者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各单位的志愿者,他们在考场周边搭起遮阳棚,为考生以及家长们免费提供饮用水、考试用具乃至避暑药品。志愿者陈先生一大早6点多钟就赶到考场,搭好棚子了,准备了40箱水和一些应急药品、文具,以备不时之需。他告诉记者,今天等考生下午考完就差不多结束了,然后明天继续。
对于志愿们所做的一切,考生家长们纷纷表示很受感动。
考验学生 也考验家长
两天的高考,备受“煎熬”的不仅仅是考生,还有陪伴他们的家长。
2014年普通高考7号上午顺利开考。考场内,学子们奋笔疾书,考场外,家长们焦急等待。上午十点,气温三十二度,师大附中考[微博]点门口,万女士在树荫下找了一个地方坐着,但依然不停的在抹汗。回想起自己三十年前高考的情景,万女士还是觉得如今的孩子条件好多了。“现在都三十年了,我们高考的时候,还要坐车去学校里住一晚上,因为我们的学校是在乡下。那时候好早就要坐专车过去,确实蛮辛苦。”万女士说。
在当年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万女士还是考取了一所大专院校。三十年后,儿子面临高考,虽说早就是家庭关注的焦点,但万女士并不想给儿子增加压力。“其实我还是觉得读书挺难的,家里晚上都给他准备吃的,天天问他吃什么,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给他。这次其实小孩不让我来的,怕是给他增加压力,希望他考好一点,但也是要顺其自然吧。”
高考考验的不止是考生,家长的心态也面临考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很多家长已经转变了过去的老思想,而且选择尽量给孩子减负。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可以放松心态,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毕竟大学不是唯一的。在此,记者也希望每个考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祝福所有正在经历高考的学子,在多年的辛苦付出后,都能有所回报。
紧要关头 突发状况不断
几乎每年高考都会碰到临时发生突发状况的考生。今年的高考也不例外,第一天,又有三名考生因为粗心差点耽误了考试。
最粗心的考生是考场在湾里一中的一名男考生。这名考生来到考场外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忘带了。为节省往返取身份证的时间,考生向交警求助。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湾里交警大队指导员尚建洪得知情况后立即用自己的小车载上这名考生返回了他所寄宿的学校。最后竟然在网吧里发现了自己遗落的身份证,好在最后关头,尚建洪将考生送回了考场。
还有一名考生出门没带准考证,回家取完准考证再赶往考点,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好在考生家长向交警指挥中心求助,指挥中心指派沿线交警中途接过考生,乘摩托车及时赶到了洪都中学考点。
另有一名高度近视的考生,竟然没带眼镜,就来到了考场。同样也是在交警的护送下,才取回眼镜,安稳地坐进了考场。
考前紧张在所难免,我们也要提醒考生一定要充分做好考前准备,带齐相关证件,提前出门尽量避免突发状况,保持平稳心态,淡定迎考。
“探究”作文主题,考试命题生活化
7号上午11点半,2014年江西省高考第一场语文考试正式结束,记者了解到,今年作文题目为要求考生谈谈对探究的理解。同时考生普遍认为,今年语文试卷难度适中。没有特别棘手和生僻的题目。
而对于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考生们大都认为今年的更加具体,能明确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南昌十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尹日东分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命题依然延续了往年新课标思路的风格,但在指向上有了一定变化,考生需要找准脉络,言之有物,不然则容易走入误区。尹日东说:“秉承着一贯的思路,就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成长。前两年面对的是普遍的人生准则来命题,今年的“探究”题,有些变化,思路角度上更加具体。它的对象是未知的领域,我们要有探索行为,而且要有探索的眼光,如果你的探究是盲目的、没有准备的,那就容易失败。”
记者注意到,今年语文考试命题多偏向于生活细节和传统文化,像“小作文”的描写春节场景,阅读部分的“抻面”都是如此。“注重生活化和传统文化可能会成为日后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准高三的学生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命题的材料都是贴近生活的,阅读起来比较有趣的,从选材上来讲,体现了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感受。这应该是高考命题的材料选取的一个方向,以后在进行高考复习的时候,多选取一些跟日常生活、风俗、传统文化密切一些的文章来做训练,可能感受会更深一些。”尹日东建议。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