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教平:重奖“高考状元”几时休?

2014年07月01日10:15  现代教育报     收藏本文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当下除了世界杯,恐怕再没有比“高考[微博]状元”更火的了。近日,围绕状元们被高额奖励的报道屡见不鲜,从《学霸一考变富豪 理科状元担心奖励让考试变味》、《云南理科状元弃港大50万奖学金上清华[微博]》到《企业60万奖高考状元 四川学霸瞬间吸金》等,无不透露着浓浓的“财”味。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难道果真被某些人言中?如今伴随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针对“高考状元”的各种炒作铺天盖地。高校争夺、地方奖励、商家代言等等,高考状元可谓被“捧”到了天。尤其是高额奖励措施的泛滥,恰如洪水猛兽一般,侵蚀着教育的一方净土。

  其实,对科举考试优异者奖励的事古已有之。早在1862年,广州保定堂作了规定,对本族子弟入读各级学校和参加科举考试,都有奖励措施。其中,举人四十两,解元六十两,北闱南元六十两,进士八十两,会元一百二十两。翰林一百六十两,传胪及第二百两;榜眼探花三百两,状元五百两。然而古代选拔人才多以“效忠帝王、巩固集权”为由,书生寒窗苦读也只为“名利双收、一夜成名”;这与当下读书升学以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做径,以达启迪心智、舒展心灵之效的观念大相径庭,自然不可等同观之。

  再有,高考是一场“关键战役”不假,但绝不是决定生死的“唯一选择”。据最新《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理工科专业高考状元成才率高,频频登上“职场状元榜”,尽管专业状元多属“高级打工仔”,少有行业拔尖创新人才。这恰恰应了“高考状元非职场状元”的说法,因此单一的“唯结果论”、“唯分数论”的价值导向非常不利于考生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把成绩与利益挂钩更是扭曲了教书育人的初衷。

  此外,有道是:状元加冕起贪心,小小年纪就拜金。人外有人山外山,成才之日展胸襟。那么,携带重金奖励读名校,是否会重蹈伤仲永的覆辙呢?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曾著有《保富法》的文章,可谓风靡一时,文中指出:造物忌才,尤忌财;两者兼而备之,而又非其定分之所固有,则立致奇祸。由此看来,用巨额奖金奖励高考状元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对优等教育的重视,殊不知,这种“重视”似乎用过了头。极易导致孩子们躺在金钱的“温柔乡”里,如河里的石头一般,慢慢被磨圆,归于了平常。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会做人,找到各自人生的“幸福密码”;而非在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居高临下且贪婪地吮吸名利和财富。

  当下,状元之流,头顶荣耀的光环,前有金钱的倾倒,后有粉丝的追逐,不禁发问:这是对人才的一种瞻仰,还是新一轮造星运动的狂欢?大诗人泰戈尔言:“鸟儿一旦系上了黄金,就再也不能展翅高飞。”因此,高额奖励状元的功利化行为理应休矣!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