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高考理综化学卷I分析及2015备考指导

2014年08月29日15:50  新浪教育     收藏本文     

  2014高考[微博]全国Ⅰ卷理综化学题继续突出新课标要求:

  回归课本,注重基础,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题目比较平和,整体突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在知识考查方面,延续往年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的思想,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热化学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除了一道大题着重考查有机实验外,选择题里用了两道题考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连续3年考查有机实验,突出有机部分的重要性。

  一、试卷结构及难度

  1.试题结构仍为“7+3+1”,保持稳定;从题型上看,只有27题发生了变化,其他题型与去年保持一致。

  2.试题难度与2013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稍稍偏低,主要题型也极为相似,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起大落。知识覆盖面非常全,几乎考查了高中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偏重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不难得高分。题目在条件给出及设问环节有所创新,但整体给学生平和的感觉。

  二、试题命制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试卷所涉及知识点覆盖面广,包括化学计算、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溶度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盖斯定律、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各个基础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能力。

  选择题题干简洁,设问明确,难度不大。第7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第8题通过生产生活常识考查盐类的水解、双水解、氧化还原。第9题是信息题,给出碘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机理,考生不难分析出反应速率与碘离子浓度有关。10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推断,很基础。11题用图表方式考查学生对溶度积常数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应用。12题考查基础实验操作,13题也以实验形式考查元素性质。

  对有机实验基本功的考查在26题得到充分体现:考查了球形冷凝管的名称、除杂、分液、干燥以及蒸馏装置的选择,相信基础扎实的考生可以轻松应答。

  37题物质结构选考,第一问X-射线衍射在人教版选修3教材中以“科学视野”做了详细介绍。其余各问考查电子排布、杂化、晶胞计算等都是很基础的内容,较之前两年考查的立方硫化锌和链式硅酸根结构,考生能更好的应答。

  二卷在化学用语方面,除了分子式、有机物结构简式外,着重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信息化学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近几年对信息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应引起备考学生的高度重视。

  计算要求略降,必做题只出现了三处计算,26题产率、28题反应热和Kp。

  2、着重考查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

  如:27题考查NaH2PO2是否为正盐,如果只从化学式判断而没有注意到该题第一小问提示次磷酸为一元中强酸就极有可能选错。此外该题最后一问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次磷酸根在阳极会被氧化成磷酸根而引入杂质,难度较大。

  28题再次考查平衡图像,考生较易分析出P4压强最大,难点是平衡常数Kp的计算。命题者以信息形式给出分压的计算方法,需要考生在很短时间内活学活用,难度较大。

  36题化学与技术选考,考查由磷矿石制备单质磷和磷酸。第3问通过图表形式给出各物质熔沸点,进而得出第一冷凝塔析出液态白磷,第二冷凝塔析出固态白磷,稍有难度。第4问则要求考生全面分析,才不会少写产物。38题有机化学选考,又是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命题。烯烃的臭氧化以往高考中已经出现多次,丙酮与伯胺合成席夫碱是第一次出现,考生需灵活运用信息。第4问考查含氮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考生把19种异构体写全有一定难度。

  三、内容分析

  1、选择题

题号 分值 难易程度 考查知识点 易错点及存在的问题
7 6分 简单 同分异构体 不清楚烷烃及烷基的区别
8 6分 简单 化学与STSE问题 不了解双水解的作用
9 6分 中等 化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定义模糊
10 6分 中等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物质构成与组合不熟
11 6分 沉淀溶解平衡 不了解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本质
12 6分 简单 实验操作题 不注意容量瓶的使用要求
13 6分 实验证明题 对实验分析能力不足

  2、非选择题

题号 分值 难易程度 考查知识点 易错点及存在的问题
26 13分 中等 有机物的制备 除杂的方法,产率计算及误差分析
27 15分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技巧与电解池的原理运用
28 15分 简单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盖斯定律,勒夏特列原理运用
37 15分 中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杂化方式判断,晶胞体积的计算
38 15分 中等 有机化学(选考) 信息的应用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试题分析

  选择题部分:

  化学试卷的选择题部分依次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速率、元素周期表、沉淀溶解平衡、化学实验基础、元素化学部分的知识,题目难度降低,没有考查离子浓度部分内容,也没有出现有机物性质的考查,着重增加了基础知识。现详解如下:

  第7题延续了近几年有机化学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没有大的变化。来自有机物同分异构体考查,其中戊烷、戊醇都来源于三年内的高考题,题目难度较小。

  第8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来源于盐类的水解和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烧碱去油污、漂白粉变质、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FeCl3和Cu线路板都是来源于课本,难度小。

  第9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基本知识,涉及内容包括催化原理,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及关系。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均有考查,并且较以往的化学原理题来说,难度降低。

  第10题保留了近几年课标卷的必考题: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其中短周期、同一周期、最低(最高)价,电子层结构相同,考察半径大小、熔沸点均为基本考察点。

  第11题与2013年课标卷保持一致,考查了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是这几年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与去年的单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同,今年结合了难溶电解质溶解曲线图考察温度对于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以及Ksp、重结晶知识。这次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考察,虽然形式变化,但试题难度适中。

  第12题考查了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本次重点考察了锥形瓶、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来源于高中化学的两个基础定量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酸碱中和滴定。再次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回归课本。属于简单基础题。

  第13题以基础实验为切入点,考查了元素部分知识。四个选项中所涉及的知识均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在此类知识的复习中,有关AgCl和Ag2S沉淀转化,浓硫酸和蔗糖实验等均为基础知识理论的考察。

  必考题部分:

  第26题依然延续连续三年的实验考查模式,以有机制备为入手点,考查基本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基本物质的制备原理和制备流程、物质分离和提纯等内容。与往年的题目一样,来自于课本必修二的基本制备实验稍作改变,难度较小。

  第27题与往年题目情境设置有所不同,没有出现工业流程图,但实际考查的知识没有发生变化,以次磷酸(H3PO2)为载体,考察了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电化学相关知识。题目形式新颖,但实际上在降低难度。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去年相同,再次回归基础。

  第28题依然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试题,重点考察了化学反应热效应以及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试题设置的情景是学生熟悉的乙醇和乙烯为载体,且测定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要求考生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吸收、提取有效信息,突出了化学信息运用能力的考查。这道题目设计的丢分点在于化学计算部分,学生会由于不熟悉此类计算而失分。但实际上计算类型来源于2013年的高考原题。

  选做题部分

  第36题以磷矿石制备磷酸为基本,涉及基本化学反应和工艺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基本知识比重较大,注重知识演绎和综合运用,题型比较传统,涉及知识重视课本,在复习中应该加大知识的运用和基本知识的总结。

  第37题以Al、Fe、Cu三种金属为载体,考察了晶体、非晶体的区别,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相关知识、杂化轨道知识、物质沸点与性质关系、晶胞相关计算的知识考察。以基本知识考察为主,和历年试题比起来,增加了晶体知识的考察,角度较全面,但在计算方面难度有所降低。

  第38题以陌生物质入手,考查有机合成。所涉及的知识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比如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苯的硝化反应,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核磁共振氢谱等相关知识的考察。命题形式依然延续了新课标I卷中去年的形式,由两条线合成一种物质,给出必要的已知信息,已知信息中包含未学过的新知识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分异构体的考察。题型难度适中,基本延续去年模式。

  四、备考启示

  1、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理综化学试题不难看出,化学试题命题依旧会延续“回归教材,贴近生活”的命题宗旨,建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首先应扎实基础,查漏补缺;其次重点内容、重点题型需要专题系统讲解突破,熟练掌握各热点题型的解题策略与方法,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高考备考复习时,首先是重视课本,课本不但涵盖了考试全部内容,也包涵着知识的结构关系,将书本知识吃透,灵活运用,才能切实提高分析能力、运算能力,提高知识迁移、图表分析、信息挖掘的能力。其次是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地贮存,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2、转变学习方式

  试题对化学原理的考查非常灵活,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难在高考中得到高分,因此在学习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高考备考化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