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本科读中职”惊讶了谁?

2014年09月23日09:55  郑州晚报     收藏本文     

  开学前夕,19岁的广西柳州防城港姑娘陈小萍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广西某教育学院的,一份是广西一所技工学校企业委培班的。一番犹豫后,陈小萍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舍弃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到中职就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陈小萍这样不以文凭高低来选择就读院校的学生并非个例。(9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弃本科读中职”并非一种高招新动向,它仅仅是一种个体的选择。这种选择或基于就业因素,或基于学费压力。总体而言是基于经济压力所致,至于谈论一位19岁的姑娘,在这种选择中能有多少睿智性,实则是牵强附会。弃本科,不能证明该本科读了就毫无用处。读中职,也不能说明该中职就象征着一条阳光大道。

  阿里巴巴[微博]创始人马云[微博],三度参加高考[微博],最终才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身份录取,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商场搏浪成就一番传奇;微软帝国创始人比尔·盖茨,出身哈佛名校,却以退学方式谋取创业之路。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虽不见得能取得像他们一样的成就,但有一个常识却是共通的:获得怎样的成就与最初的教育起点并不一定具备因果作用。

  因而当我们在谈论弃本科读中职时,更应看到的是这种选择是否是当事人基于理性的选择。不论什么学校,都不可能给青年人铁饭碗。夸大一所学校的正面或负面作用,不利于学生正常看待市场竞争。因为,对今天的学生而言,学校出身已再难发挥决定性作用。即使作为企业委培的中职,也仅仅是在谋求工作上,比其他的学校多了一些优势。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许在刚毕业时不用忧愁饭碗问题,但绝不意味着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捧着铁饭碗到退休。

  更何况,从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选择中职也远未到一种大众主动选择。对职业教育的规范管理、生源质量保证、教育监督机制建设以及市场对接工作等均未成熟。不少职业教育类学校,培养学生也是从理论到理论,一到实践,随便找个工厂应付了事,缺乏常态训练机制的锻炼,学生很难从这种学习中锻炼出真能力。因而,面对“弃本科读中职”的案例,且慢言其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意义,更多的思考下我们的职业教育能否对得起这些主动上职校的学生的一片真心。

  说到底,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不以文凭高低来选择就读院校”,而是不以一考定终身来衡量人才。如果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越来越多的开放平台、越来越公平的竞争规则、越来越通畅的向上渠道,则“不问英雄出身”只问“英雄”能力也会成为主流现实。到那时,再来看“弃本科读中职”,又有谁会感到惊讶?

  □晚报评论员 杨兴东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本科中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