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今年以589分的成绩被郑州大学录取。然而,18岁的杜林赴大学报到后跳楼自杀。杜林为何自杀?其家人认为,直接原因固然是其心理出现问题,而 病根却是,杜林一直被学籍问题困扰,受到南阳一中承诺转学籍的欺骗。2012年,杜林在邓州参加中考(微博),成绩优异。此后,南阳一中成功说服他去该校就读,承 诺转学籍。而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先注册了他的学籍,杜林决定回邓州高考(微博),又被拒绝(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南阳一中为了抢到邓州的优质生源,不惜虚假承诺转学籍,开出免除学杂费的优厚条件;而邓州一高为了防止外地学校抢生源,抢注学生学籍,拒绝转出 学籍。据邓州一高教务处主任吴立平介绍,抢生源的现象很普遍,每年中考后,邓州都有近百优质生源流向南阳一中、西峡一高以及郑州的中学。学校之间恶意抢夺 生源,违背了基本的教育伦理,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争夺生源的结果更是造成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甚至引发了学生自杀的恶果,这显然不正常。
“生源大战”并非一地独有的现象,抢生源还有由高中向初中延伸的趋势。有的学校不仅不择手段抢生源,而且还绞尽脑汁抢师资。虽说高中学校为提高 升学率争夺生源的动机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自杀式”的恶性教育竞争,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优质生源和师资向名校集中,名校金字招牌闪闪 发光,升学率节节攀升,择校费越收越多,利益蛋糕越做越大。但是这样的教育成果是以拖垮薄弱学校、加剧教育不公为代价的,这对薄弱学校和大多数孩子来说是 雪上加霜。
从中央到地方都三令五申推进素质教育,希望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怪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推进教育公平的宏伟 蓝图,但是生源大战的残酷现实把人们的公平教育梦想打破。为何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干得扎扎实实,“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呢?
当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人才选拔机制存在弊端,一定程度上为应试教育与生源争夺战提供了生存空间。但是,“生源大战”并 非无药可救。学校热衷“生源大战”,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扩大办学影响,增加学校吸引力,从而谋取经济利益。“生源大战”白热化的根源一方面在于 教育评价手段单一、机制死板,给学校造成了潜在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利益观、价值观失范,教育部门监管不严或者政策底气不足。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寄希望于学校自觉坚持教育品格,停止“生源大战”,主动放弃利益蛋糕并不现实。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要从保证更多人公平教育权 利的大局出发,打好遏制“生源大战”的组合拳,改革教育评价手段、淡化升学率宣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中教育评估体系;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缩小地区差 距、校际差距,营造公平的教育氛围,化解择校难题。只有这样,教育发展才有望走出“生源大战”怪圈,实现素质教育、公平教育愿景。
如果地方政府不从教育公平的大局出发,拿出诚意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而是热衷名校建设、忽视薄弱学校发展,“生源大战”还会愈演愈烈,教育公平将愈行愈远。
扫描二维码关注“高考家长圈”公众号,随手掌握高考新政、志愿填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