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大学的“牛皮癣”怎么治

2016年05月23日 13:58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虚假大学现象也是一种“病”,有病就得治。在现阶段,根治首先需要主管部门的重视,有重视才可能有宣传、监管和查漏补缺的机制,以及对相关法规的反思和完善。

  高考(微博)在即,民间机构“上大学网”最新公布了73所虚假大学。2013年以来,该机构已累计公布5批共400所虚假大学。曝光让诈骗者无所遁形,当然是好事,但欣慰之余,“究竟意难平”:为什么这些骗子学校,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先得认清,虚假大学不同于野鸡大学,它一般没有固定场所和机构,也少有师资或教学,主要是“办假文凭”的钓鱼网站,是网络诈骗的一种。由于犯罪成本低——据 说通过代码拷贝,几分钟就能建成一个网站;加上服务器往往在境外,这种游击战术客观上增加了相关部门监管和打击的难度。这和屡禁不止的宾馆招嫖小卡片、牛 皮癣广告颇有类似之处。

  既然类似,经验教训便皆可移植。对付游击战术的最好方式,就是涵养民众的在场监督意识。如果民众都有足够的 法治意识和责任感,只要看到身边有招嫖卡片、牛皮癣小广告或虚假大学网站,就积极举报,治理就不会太难:虚假大学要骗人,总得留下联系方式,只要顺藤摸瓜,总能抓住不法分子。这里的主要问题,一是明确以公安为主体的治理模式,如果教育与公安部门互相推诿,就会给不法分子留下“法外之地”;二是惩罚的力度 要大,如果轻拿轻放,卷土重来自然不可避免。如果能严查辅以重罚,类似不法行为,多半也就无立锥之地了。

  当然,虚假大学诈骗,毕竟 是打着“大学”的旗号进行的,因此不能全由公安部门来管。为什么曝光虚假大学的每次都是民间机构,而鲜见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动作为?教育部门理应有一个动态 监督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如果人手不够,也可以引入类似“上大学网”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并与公安部门通力合作。

  从另一个角度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虚假大学的一个共性是,往往先编造一个煞有介事的大学名称。这些年来,大学的频繁合并、更名,的确造成了大学校名的混乱。不用说一 般民众,即便是高校中人,也有应接不暇之感,这客观上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行骗还需要受众的“配合”。当文凭学历成为敲门砖或通行证,就容易 诱发部分人走“捷径”的侥幸,甚或将错就错的小聪明。

  由此,网上虚假大学现象并不特别,也是基于国情的一种“病”。但无论如何,有 病就得治。在现阶段,根治首先需要主管部门的重视,有重视才有决心,才可能有宣传、监管和查漏补缺的机制,以及对相关法规的反思和完善。毕竟,一般的诈 骗,受害者蒙受的也许只有经济损失;而虚假大学的诈骗,可能会影响许多家庭的命运。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查数据报志愿 大学院校库

高考微信号

标签: 虚假大学

高考志愿通(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510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6616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