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数学试题解析:试题亲和注重数学思维

2017年06月08日 18:47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教育讯 2017高考刚刚过去,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年度大考,高考给予了高三生一个跨越的机会,赋予了家庭一个圆梦的可能,与全国数千万人息息相关。为了帮助今年高考生深入了解真题,精准估分,同时帮助在校高中生了解高考命题趋势,新浪教育联手乐学高考的名师,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第一时间解析高考全国卷。

乐学高考孟祥飞老师乐学高考孟祥飞老师
乐学高考杨浩波老师乐学高考杨浩波老师

  以下为直播文字实录

  主持人:新浪教育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高考大讲堂。

  我们都说高考其实是千军万马过一个独木桥,能够闯过这一关,成功进入理想的学府,对全家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事情。新浪教育在此也祝愿各位考生能够取得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锦上添花,喜上加喜,因此在这里我要首先插播一个福利活动,那就是今年所有取得613分的应届高考生都可以免费领取一部魅蓝手机。详情可以参考新浪教育的网页。

  今天我们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更加针对性的进行一个估分的内容,我们有请来自乐学高考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孟祥飞,一位是杨浩波,欢迎两位老师,首先有请孟祥飞老师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孟祥飞: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乐学的高考数学老师,我叫孟祥飞,各位大家好。

  杨浩波:各位新浪在线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乐学高考的数学老师,我叫杨浩波。

  高考数学试题亲和,考试应多注意基础板块

  主持人:非常欢迎老师来到我们今天的现场。首先我想为广大的网友问一个问题,两位觉得今年高考的试题怎么样?有没有难度?

  孟祥飞:我们也是在昨天第一时间,下午考完数学之后就拿到试卷了。拿到试卷之后,其实每年的感觉都差不多,第一感觉还是觉得试卷比较亲和。怎么说呢?有很多题其实都是学生在平时练习,还有老师的课堂,或者像我们的直播课中,都是我们重点讲过的内容。我们一般讲高考是“公平、公正、公开”,它一般很少去考所谓的犄角旮旯型的知识,考边边缘缘的,人家考的还是非常突出主干。在突出主干知识的情况下,其实我们给各位同学一个很重要的建议,一定要重视基础板块和核心板块的学习。我们今天也拿到试卷了,刚才和浩波老师在讨论,以往我们点评试卷拿的都是纸质版,今天我们带着大Pad就过来了,我想结合试卷给大家说一说,什么叫试题很亲和,什么叫各位同学应该多注意一下基础板块。

  我用我们课标1卷的题目说一说。我简单说一下,各位同学可以自己来体会一下这个问题。

  比如今年课标1理科考的选择题第九个,各位同学知道选择题总共应该是12个,9题这个题次位置已经不靠前了。这道题考得非常基础,考的什么呢?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平移、对称、伸缩、翻折。总共是四种。这四种变换,各位同学要注意一个问题,它如果是名称相同,你用你的基础知识一学就完了。它尤其有可能是一个变种,有可能是一个不同名的,如果不同名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从正弦变正弦,你是有四种变换,平移、对称、伸缩、翻折就可以。如果正弦到余弦,应该先统一名称以后再变换。你看这道题实际上考的,第一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图像变形。第二,正好给了一个余弦,问你如何变成一个正弦。这种类型题说实话,各位同学应该在平常练习中做过非常多。

  再比如看今年考的填空题的第三个填空题。本身以往的课标1,这个题应该是比较有难度的。今年我们发现它考了一个题,你要说完全没有难度吧其实也不是,但真的是非常突出主干知识的考察。这个题大概是什么意思呢?给了一个双曲线,让你用双曲线的右顶点去做一个圆,给了这个圆以后,让这个圆跟双曲线近渐线交于两点,这两点给了一个圆形,让你求解。

  我不知道各位网友通过我的描述,脑海中能不能想到一系列数学的基础知识。比如你看涉及到什么基础知识?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你知不知道?当直线跟圆相交的时候,这个圆心角,我们上课讲过很多问题,叫垂径定理,只要有相交,只要有圆心角,一定要用垂径定理。我们讲最长的路就是套路。这种题真是你在平时练习中练过无数回了。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新课标1卷20题,这个题非常有意思。我们在考完以后,很多我们的学生就给我们发来信息。20题大概是什么感觉?数学都有一句话叫立体几何就是靠看,解析几何就是靠算。立体几何考的是空间想象力的问题,放在二维的纸中,对你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解析几何全称叫“笛卡儿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考的就是运算。

  一般20题,这个题起码是15分钟起,因为运算量太大了,算得你都怀疑人生,但是今年这道题很多同学说5分就算完了,很快。很多人说这道题怎么做到?我们发现,如果一个问题特别典型,它处理的方法肯定也是典型的。数学其实很有意思,它一方面是纯数字型的,另一方面是字母穿梭型的。如果把典型问题都换成字母,就可以得出典型公式。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乐学也是比较偏向于升学型的,我们给各位同学总结了很多典型的技巧,这些技巧就总结成了一些公式。这道题正好考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典型的题,学生如果在考试中利用这个公式,这道题运算量就会大幅度下降。我们并不是在这里说我们有多厉害,其实重点想突出,发现今年圆锥曲线其实考的是非常非常典型的题。我们一般讲四大情景,中点、弦长、向量数量积还有斜率和,它其实考的是第四个斜率和。而且让我感觉最出乎我意料,这是新课标17年的考题,考的是斜率和,就在一卷的15年考题是一模一样的,考的也是斜率和。所以,不知道各位网友听到这儿以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认认真真做到近3年的新课标1、2,今年的圆锥曲线,如果想拉开区分度就是靠圆锥曲线和导数,这道题真的没有任何区分度,5分钟绝对写完了。

  我一开始说这个的意思其实主要想给各位网友强调一件事情,你会发现将来高考绝大多数题其实都是常规题和基础题,落实你的基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你总是关注自己不会的难点,其实这种简单常规的题很重要。我跟杨老师大概分了一下,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课标1,杨老师介绍一下课标2。

  杨浩波:刚才孟老师给大家分析了新课标1卷今年考题的难度分析,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新课标2。新课标2这几年出题套路比较平稳,新课标2这些题目给人的感觉比较亲切,考察的知识点,只要同学平常做题有一定熟练度,拿题的感觉肯定都是有题感的。新课标2的第六题考的是排列组合的问题,很多同学都会觉得非常难,因为排列组合问题有时可以出得非常难。重点考察同学们做分类讨论的能力,主要考察的是同学对一个事物要怎么去分类,怎么去处理。你会发现高考当中做排列组合,如果一个人做排列组合这个问题做得非常好,说明这个人做事情有非常有逻辑。排列组合能力训练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这个人排列组合做得比较好,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很容易分类、分步,从而很轻松解决。

  就像第六题,因为我们知道新课标1、2、3都是标准化的出题套路,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显然第六题应该是处于选择题中部的位置。你会发现新课标2卷的第六题考的实际上是排列组合当中非常重要的模型,叫做分组与分配模型。其实我现在跟你讲,大家都应该明白,总共有4个不同的工作,分3个不同的人去做,每个人至少完成一个工作,问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听起来这个题如果不放在高考题里,更像是一个小学的奥赛题。只要拿到高中的情境下,就属于排列组合模型当中非常重要的分组与分配模型。只要掌握分组与分配模型,首先把4个人分到3个工作当中,分配就应该是C42、C21、C11,最后再去除一个A22,就是分组,分完组之后你要分给3个人,乘以一个A33,这个题答案就很容易得到。

  之前在乐学教育我们自己的APP里,其实很多考生也反映,这道题不知道选B还是选D,这是他忽略了分组以后还需要再分配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这个题。一般来说第六题比较简单。新课标2卷和新课标1卷一样,也出了一个类似的,用一个圆去截双曲线渐近线弦长的问题,孟老师在新课标1卷那道题当中也讲了这个问题。不过2卷的难度,因为比1卷出得简单一点,毕竟出课标1、2、3是按照经济水平、地区发展水平来分配的地域分布,所以难度自然是比新课标1卷出的难度略低一点。不过你发现它的核心是考察,一个圆、一个弦长相接,最后圆和这个弦长最后得到关键的目标就是通过弦心距来表现出来。和孟老师刚才讲的方法其实没有任何差别。刚才孟老师讲的题只不过加了很多参数,你可能需要列出更多的一些方程,从而解出来。但是这道题当中,新课标当中参数直接变成常数,拿出来计算量就会非常小。

  今年新课标2卷还出了一道导数的问题,导数的问题其实难度也不是特别大。像这类题就是一个套路的问题,比如说给了你一个极值点,问最小值是多少。11题,我们怎么区分压轴题呢,选择的最后两道,填空的最后一道,以及圆曲和导数。如果出在第11题,其实已经是我们选择部分比较靠后一点的题。这类题的难度也不是很大,极值点,它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导函数至少是零,只要掌握这个关键的技巧,对这个函数求一下导,求导以后把他给出的点一带入,a就解出来,函数就确定了。函数确定,要求它的极小值或极大值就非常简单,我们平常做这种题,大家刷卷子,遇到这类题印象也比较深刻,没有多少难度。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数列,第15题出了一个类似数列的问题,本质是一个裂项求和的问题。15题是属于填空靠后的位置,但也不算是压轴的位置,填空一般把最后一道作为压轴部分。像15题就算平常数列可能学得不是太好,但是只要理解一些基本的凑数原则,能够很快把它得出来。这道题告诉你一个等差数列,第三项是3,前四项的和是10。同学如果对数比较有感觉,能很快想象出这个等差数列实际上就是一二三四等差数列,掰着手指头算就知道1234加起来就是10,知道这么一个结论了以后,要求它的前四项和,它的倒数的和,很显然会得到一个N×N+1分之1的形式,其中最后转化为一个常规的的裂项求和的问题。

  新课标2卷差不多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最后比如16题这个位置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一个几何转化最后得到结果。难度都不是很大,跟高考思路也是比较贴近的。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224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30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