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电影教育国际论坛在北影举行

2017年12月04日 10:03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2月1日至3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创新中心与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影教育国际论坛”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电影分众教育:世界经验及中国特色”,关注在整个电影教育的生态系统中,如何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实施电影教育,探讨如何通过分众的电影教育,促动电影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如何让针对性的教育最精准击中目标受众等新近的学术话题。

  来自北京电影学院、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山西传媒学院、上海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上海戏剧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东北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内蒙古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首都经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及其他中小学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报告。侯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之后,新时代面对新目标,应启动新征程来思考和共创关于电影教育为主题的目标。我们这个社会既需要复合型的、综合型的电影大师,又需要精雕细刻的电影工匠,同时还需要高水平的电影观众,要围绕这个命题从不同视角来探讨电影教育。

  侯书记强调,在新时期思考电影教育,要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践行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大发展的高度来出发;电影教育在新形势下要为社会文化进步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致辞表示,中国的电影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重要的阶段,电影教育不仅仅是高精尖的教育,更包括延伸性的基础电影教育。高等教育是龙头,2017年必将是高等院校电影教育大发展的一年,全国许多高校提出了新增的硕士点、博士点申请,充分说明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在大规模发展时期,要避免千篇一律,各个学校、各类教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实力,办出特色,让中国影视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支柱。

  开幕式结束后,五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电影分众教育:世界经验及中国特色”进行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军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军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电影分众教育》。刘军研究员认为电影教育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可以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待电影分众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结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是生态学视野的重要性和新视角;第二是世界电影分众教育的经验;第三是中国电影教育的特色和分众思考。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际传媒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顾皓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泰国电影产业研究与传媒高等教育》。发言为与会专家分享了泰国的电影产业态势、文化身份的建构元素,并从传媒高等教育的课程、方向、院校背景方面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泰国电影教育。

  山西传媒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以“山传现象”为例探讨了《分众教育背景下电影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王建国教授从分众化电影教育的核心要求、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定位角度,结合山西传媒学院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及师资结构设置,提出分众教育背景下电影教育应面临的问题和策略。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伟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电影分众和文化分享》。聂伟教授认为教育形态不断迁移,经历了从教授到教学、再到全面发展教育的变迁,在这个过程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四方面特征:一是基本的技能,二是理论学习的能力,三是交叉的学生背景,四是解决和整合问题的能力。在目前新的社会背景下,从电影专业教育到电影公众教育、再到电影终身教育,是全民文化素养分享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教授结合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影教育情况探讨了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陈奇佳教授认为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开放性、引导性、交叉性以及社会辐射性强等方面,同时也存在诸如专业性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明显的短板。

  主题发言后是学术沙龙活动,五位专家上台与台下的与会学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反响热烈。

  本次论坛设有四个主题分论坛。分论坛一汇集了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黄河科技学院等共13位专家学者,围绕电影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进行了热烈研讨。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各院系骨干教师详尽介绍了最新教学成果,分别从导演、剧作、表演、摄影、录音、剪辑、美术、动画、电影技术、留学生培养等角度介绍了电影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体系建设。其他高校的学者也就“影视改编创作”课程设置、类型剧作教育等教学实践做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探讨。

  分论坛二聚焦电影分众教育的世界经验与历史探索,学者们以欧洲、美洲等国的案例,详尽介绍了欧盟等世界儿童与青少年电影教育的经验。还有三位学者从分众化策略、国际交流、中国电影大学学部院系设置等方面深入挖掘史料,探讨了我国在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特色实践。

  分论坛三汇集了高校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16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小学电影教育的体系构建与模式探索。与会的中小学和培训机构的教师们生动而详细地复原了自己的课堂实践,介绍了中职学校开设的影视文化课程、中学生微电影创作、中小学影视戏剧教育、数字时代的作文课、儿童影视动画配音等教学实践。各专家学者从理论角度,深入探讨了在分众教育背景下,少儿电影教育、亲子教育、自媒体时代的儿童电影教育、作为全人教育的基础电影教育、微课与电影素养教育等学术话题。

  分论坛四聚焦高等院校电影教育的现状与思索,与会的高校教师们从分众化教学、影视高职教育、非专业高校的电影教育、独立学院开展电影通识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电影类课程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各校的教学实践探索。其他学者则从理论出发,就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等院校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形塑大学生文化价值的途径与方式、影视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发展、高校电影审美能力教育研究、高校影视类课程设置等话题做了不同程度的探析和讨论。

  论坛的“中小学电影教学观摩”环节受到与会专家的欢迎。三位电影学院资深教师从电影表演、电影科技、电影美术的角度,为来自各中小学的学生上了三堂生动活泼的观摩课。课后,各位专家又趁热打铁,探讨了针对中小学生电影课的教学教法。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立了“青少年微电影创作展映”环节,放映了北京市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全国中学生原创影片大赛获奖影片”和“演电影、拍电影”体验营拍摄的作品,中小学生鲜活的创作作品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通过本次中国电影教育国际论坛搭建的学术平台,专业院校与综合类大学的教师们汇聚一堂,就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供不应求”、缺乏专业训练的高校人才“供过于求”、电影高等教育“红海”市场、职业教育“蓝海”空间等现状做了热烈交流。同时,高校学者与中小学一线教学工作者得以横向沟通,探讨了中央强调的美育教学背景下的电影基础教育和公民电影素养教育等实践问题。

  供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