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华大类招生持续推进 招生规模有所增加(4)

2018年清华大类招生持续推进 招生规模有所增加(4)
2018年06月13日 20:51 新浪教育 微博

  在关于志愿填报这件事上,很多家长都非常操心,我想问一下徐老师,考生家长每年在志愿填报,尤其是面临新高考的一系列改革,他们都会有非常多的困惑和迷茫,您做招生这么多年,有没有一些比较切实的建议能够提供给考生和家长。对于今年想报考清华的这些考生和家长,又有哪些技巧和经验能够分享给他们呢?

  高考分数及排名公布后及时联系各省招生组

  6月10日-20日将陆续公布招生联系方式

  徐宁汉:好的,这一块在这么多年下来,确实有一条经验,每一个家长和学生都需要记住,现在所有的省份都是知分知位填报志愿。高考完之后,我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我也知道自己的排名。所以,在选择相应的大学和专业的时候,相对来讲是比较清晰的。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去联系各个省的招生组的老师去了解第一手的,也是最及时,最权威的相关的招生信息。他们对全省的情况是把握最清楚的,为此能够解答这些学生几乎所有的问题,包括专业问题、学校的学习生活的问题,最重要的还包括志愿怎么填报的问题,很多学生关心这个分数到底能不能上这个大学,我的分数能不能够上这个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期,只有招生组是唯一掌握所有这方面信息的一个团队。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在出分之后第一时间联系招生组的老师来确定自己相关的专业,包括相应的其他的培养方案等等。

  同时,高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在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网和清华大学的官方微信帐号“清小华”,还有微博等等发布各招生组的联系方式,也请大家保持关注,在我们高考前后都可以跟招生组的老师进行联系。

  主持人:在官网、微信公众号“清小华”以及微博,都可以来了解这一块的信息。

  徐宁汉:对,我们每年都会把各省相关招生老师的联系方式公开公布。

  主持人:这是在什么时间呢?考生和家长日常也会有一些别的事情,了解这个时间段,能更精准地把握一下。

  徐宁汉:一般的时间段是在高考后,在出分前10天的时间。高考是7号、8号、9号,我们从10号开始在20号之前,这一周时间内,会陆陆续续把全国各省的招生组联系方式公布出来。

  主持人:谈到报考,想问一下耀文,你当年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有没有纠结过?

  胡耀文:我的高考是踩着清华的分数线进来的,我当时报考清华的时候,其实是想要努力试一试、够一够。当时其实并没有纠结报清华,还是报北大,我是参加过清华的自主招生,又拿到过10分的降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没有那么纠结,直接就报清华了。

  主持人:在专业选择上呢?

  胡耀文:如果是报清华还要犹豫,要不要够一够,报专业是完全没有犹豫过的,我高中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比较喜欢物理,我就报物理了。

  主持人:在这一点上都一直很明确,是吧?

  胡耀文:对,是非常明确的,基本上没有纠结过,顶多是在专业的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填报的时候纠结了一下。

  主持人:我知道做科研和做学术,在很多人看来还是比较辛苦或者比较枯燥的事情,但是你在本科阶段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也获得了很多成果,包括获得了国外,像哈佛的一些教授他们非常高的评价。想问一下你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自己比较辛苦,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

  胡耀文:比较辛苦这件事是肯定的,首先这跟大学生们猜到的一样,这件事情是需要用兴趣作为原动力的。只有真正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候,才能持续投入,来不断推动自己往前走。

  从另一方面讲,我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也明白,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枯燥的,任何事情你想做得好,都会面临困难,都会觉得枯燥。如果做得很舒服,那么大家都舒服地做下去了,也能做得非常好了。我觉得不管是做什么,那些做得非常优秀的人,一定都是从枯燥的困难中走出来的人。所以,大多数做科研的时候,我也会觉得非常枯燥,非常郁闷,做不出来也会非常不开心。但是,坚持下来,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还是很简单的。我只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面对这个问题的勇气,我一直都告诉自己在成长和获取果实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如果明白这些的话,坚持下来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主持人:因为热爱,有这样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你,你选择科研,除了自己的喜欢,有没有一些信念的力量,因为喜欢的热度可能持续的并不会那么久,你对一些事情长久的坚持,会不会有一些信念,你对你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一些东西跟你的契合。

  胡耀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物理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有意思,我就想去做它。

  另一方面,我发现我很喜欢给人讲东西,而且很享受把自己的知识和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分享给别人的过程。所以,有时候我既想做一个科研工作者,又想做一个老师。所以,我就想在大学里当一个教授,这是我当时对自己未来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就像您说的,不会持续很久,是什么东西决定了我将来就是想做这个,而不是进一个公司。这个信念也是在清华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了,我在清华的时候,也纠结过要不要将来进一个公司做一些事情。

  后来我觉得在清华的氛围下,人生是很短的,我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科研成果、论文会永远流传下去,并且会对以后的人有帮助,如果做的是真正有用的科研,我探索出来的结果是可以对后人产生影响的。更甚者,我的科研成果如果做得比较偏应用的,我有可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它转化成实业,这些东西都是在做有用的事情。所以,对我个人的信念来说,我这辈子就是想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些什么,这样我的人生就会是有意义的。做科研以及给别人讲课,这两件事情都能实现我的目标。

  主持人:这可能是清华在学生培养中,是非常棒的一点。这些优秀的学生并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好不好,个人成不成功,像耀文一样,还是希望能够影响或者是改变或者是推动一些世界的什么,是一种更高一点的情怀,也是清华的一种文化,是吧,徐老师。

  徐宁汉:对,在这个过程中,刚刚耀文讲到的很多,我觉得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他一开始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非常坚定了自己的专业,这是我们一直所希望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以兴趣为第一位的,以兴趣为导向,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和犹豫。在整个后续的培养过程中,也能够看到在各个环节当中可以不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后面慢慢地去挑战一个自己都没有想象到的自我。

  通过“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招收贫困生1500多名

  推出名师教授巡讲活动 帮中学生认识大学和专业

  设立各类奖助学金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

  主持人:还有一点想问您的是,我们刚刚谈到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些学术资金的支持,但是我们知道国家近几年非常关注边远贫困地区的考生,清华也一直很致力做这些事情。在今年,学校在招生录取上对这些边远贫困地区或者是农村考生有没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呢?

  徐宁汉:这一块主要是两个方面,从2011年开始,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清华就开始精心组织实施“自强计划”,“自强”这两个字也是源于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专门用来招收那些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或者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等等,他们具有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精神的高中毕业生。6年过去之后,我们总共已经招收到了约400多名这个类型的学生。从2011年我们推出这个计划之后,教育部和国家看这个挺好,从2012年开始,国家推出了“国家专项计划”。

  主持人:三大专项计划。

  徐宁汉:对,三大专项之一“国家专项计划”。所以,我们从2012年开始清华大学在高考录取中开始实施对于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专项计划,截止2017年我们通过这个计划招收到了1100名的学生。这是整个招生当中,我们对于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子的额外政策的倾斜。

  此外,我们从其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从2016年4月开始,我们推出了“iTsinghua学堂系列巡讲活动”,我们邀请清华的院士、教授、名师走进全国各地的中学,为中学生介绍学科前沿、专业发展等情况,来帮助中学生建立起对于大学教育,包括对学科专业还有自己兴趣的挖掘等等这方面的认识。整个活动推出两年以来,在全国250多所中学举办了将近400场讲座,整个覆盖面是非常广的。在讲座的过程中,我们也努力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做倾斜,力促教育公平。在整个巡讲的过程当中,中西部省份开展的比例一直都在半数以上,非重点中学、县级以及县级以下中学的占比超过了1/3。比如说最近我们还深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用教育扶贫攻坚去点燃这些地区孩子们的希望。

  主持人:在招生上会有一些国家或者是清华自己的政策支持和辅助,对于孩子们入学以后,包括在学校就读过程中,有哪些他们能获得帮助的机会呢?

  徐宁汉:整体上来讲,清华大学刚刚提到的学生资助体系,用八个字可以简要概括,就是“考上清华,上学无忧”。新生从接到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他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可选择的资助的范围。从1998年起,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入学的绿色通道,如果有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临时贷款来顺利完成入学的手续。

  此外,我们在2017年的录取过程当中,去年比较受关注的是在甘肃定西的考生魏祥,他发信请求携母入学一事还是很受关注的。清华招办第一时间发布了回信叫“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给整个招生季带来了一些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资助有了一个全方位的展现。其实在魏祥之前已经有三位和魏祥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入学清华,学校其实对魏祥没有给予特殊的待遇,所有的做法都是在遵循以往的原则和惯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也是党和国家,是教育部做出的庄严的承诺。

  另外,从2006年起我们设立了助学金、勤工助学、奖助金、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临时借款、困难补助、学费补偿代偿。

  主持人:很多的机制。

  徐宁汉:对,各方面各个机制相结合的本科生的资助体系。从2006年开始,我们也可以叫它“新资助体系”,目前基本实现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有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同时,对于刚刚讲的特别困难的学生,还不光是学费全覆盖,他的基本学习生活费用全覆盖。我们有一个统计,清华大学目前有20%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中近一半我们称为特殊困难,就是比困难还困难。

  入学之后,我们经过家庭经济情况的核定,对于他们的资助费用与学生家庭所能提供的经济支持相结合,已经做到能够完全覆盖他们的基本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学生入学之后,还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等等一系列的手段,进一步补贴自己的生活,学校每年为此提供了将近3000个勤工助学的岗位。所以,在提到这个保障性的资助,能够保证学生基本日常的学习生活,这是保障性的资助。同时,我们还尝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发展型的资助,比如说包括外语能力的培训,我们专门给他培训外语,包括兴趣特长的培育,还包括海外交换的交流等等,我们知道去海外交流还是挺花钱的一个事,对他们来讲,在这方面还有所困难。

  主持人:承担不起。

  徐宁汉:对,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计划,为他们的发展型的需求提供进一步的资助,让他们能共享学校的发展资源。据我们学校相应的部门介绍,我们有一个学生资助发展中心,2017年共有7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鸿雁计划”的支持下前往海外交流,每年这样的学生也终于可以跟耀文一样去海外进行这样的交流和交换,并且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