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增"新工科试验班" 实施"本研贯通"培养(2)

复旦大学:新增"新工科试验班" 实施"本研贯通"培养(2)
2019年06月14日 11:00 新浪教育

  学科发展均衡五大学科门类均位列全球前百名

  17门学科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王阳:复旦大学学科发展均衡,在QS2019学科大类排行上,复旦的人文、社科、理科、医科、工科五大学科门类均位列全球前100,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大学达到这一水准。学校有19个学科领域已经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1‰。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及航空航天学等17个学科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23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A+学科有5个,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无论是双一流学科名单还是ESI的全球前1%,还是学科评估的A类名单,可以看得出复旦的排名靠前的学科都涵盖了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和医学五大学科门类,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的实力彰显无疑。

  主持人:除了特色专业之外,复旦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实力有哪些优势?也请您分享一下学校在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就。

  王阳:复旦大学从1950年之际,已经成长为中国的学术重镇。60多年来,复旦一直代表着全国高校最好的学术水平,体现了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学术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复旦大学有一批传统的文、理、医优势学科,各个学科均衡发展,各具特色。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在上海市高峰学科的建设当中,复旦大学一共有14个学科入围,排名上海市第一,入围的学科数量基本是第2名与第3名之和。

  学校有一大批高水准的研究机构,各类科研机构一共有410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9个,国际合作研究基地14个。科研的优势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遗传与精准医学和新药创新等一大批国际前沿热点,而且这些学科在中国都属于“卡脖子”的领域,如我们拥有国内唯一的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成功开发出了世界上能耗最低的14纳米的芯片。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复旦大学的学术研究团队在Science(《科学》杂志)、Nature(《自然》杂志)、Cell(《细胞》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内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中,一共发表了700多篇研究成果。其中,在CNS杂志——Science、Nature、Cell上共发表文章23篇,这一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前3位。另外,物理系修发贤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于三维空间发现霍尔效应,这是霍尔效应发现后100多年来的一大突破;历史地理研究所周振鹤教授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一书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特等奖,代表了当前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高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教授首创的双指标法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成为“中国标准”;药学院的外籍教授Patrick M。 Sexton和Denise Wootten教授,领衔解析出偏头痛相关药靶的分子结构,为这些疾病的靶向药物研发指明了方向。

  主持人:除此之外,接下来我们也请王老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复旦大学在师资方面的实力和优势。

  王阳:目前,复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859人,师生比指数在国内仅次于清华大学。在我们的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23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5人,“国家杰青”114人,文科杰出教授2人,文科资深教授12人。在众多学者大家的带领下,复旦大学已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中心,拥有国内顶尖师资的复旦大学,也在科学研究上创造了众多国内和世界第一,比如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国内第一个医用X光管和表面分析仪,国内首例真丝人造血管,世界上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世界首次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等等。

  复旦的教师不但研究做得好,课也上得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要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复旦教职员工的共识。学校要求,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参与教学,所有高级职称教授必须为本科生开课,像陆谷孙、俞吾金、陈思和等大家先后获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近年来,学校也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聘请了大批海内外教授学者来为复旦的本科生授课,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目前,有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全职外籍专业教师活跃在近20个院系的讲台上。前面我提到的我们药学院的两位外籍教师,他们也一直为本科生授课。

  主持人:刚才王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介绍,包括复旦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还有在科研和师资方面的实力。接下来这个问题是考生们特别关心的,复旦大学2019年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是怎么样的呢?

  新增“新工科试验班”大类招生 实施“本研贯通”培养

  实行分数优先原则 不设专业级差

  本科普通批和一批录取中 “服从专业调剂”不退档

  王阳:首先从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上来说,今年和往年的政策相比保持稳定,具体的招生计划还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审批,具体情况会由各个省级的考试院和招生机构发布。当然大家可以放心,学校今年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和去年相比都不会减少,这是我们的总体招生计划。

  在招生专业上来说,2019年度学校新增了“新工科试验班”的招生大类。这个专业大类包含两个专业,一个是我们今年刚刚获批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方向的专业,还有一个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卓越班。这两个新工科专业,我们将它们成为“新工科试验班”。试验班的特点是对录取的学生会实施“本研贯通”的培养,包括产学研融合培养,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高地。

  这当中特别要提到的一点是“本研贯通”培养,被这个专业录取的学生,只要在大学期间满足基本的学业要求,便可通过“本硕连读”或者“本博连读”的方式,直升研究生,不需要再参加考研。

  主持人:学校今年在招生录取规则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吗?我们考生在报考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阳:复旦大学在专业录取过程中,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复旦大学,在选择专业时,不用担心哪一专业的录取几率高,只需将喜欢的专业按照“从上到下、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就可以。遇到考生分数相同的情况,我们会按照同分排序的原则进行录取。同分排序的原则非常简单,如果考生所在的省份有自己的同分排序规则,我们便依照这一规则去参照;如果考生所在省市,比如提前批或者一些特殊批次中没有同分排序的规则,我们将参照考生所在省份的本科普通批的同分排序规则执行。我们也发现每个省份在本科普通批也就是最主要的批次里,都设有同分排序原则。在绝大多数省份的招生安排上,我们除了在本科普通批投放招生计划,也在提前批投放了外语类包括试验班类的专业招生计划,给考生多一次的报考机会。

  更多详细的录取规则和专业特殊要求,届时可以查看复旦大学的2019年《招生章程》。建议各位考生在高考结束以后,关注复旦大学的招生网或者是复旦大学的官方微信——“复旦招生”,我们会及时公布各个招生组老师的宣传和咨询的活动行程,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请各位考生积极参加当地的咨询会,和招生组取得联系。

  在考生的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大家应该尽快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分数位置,以及在该分数以上的考生人数,这样在模拟填报志愿时,便可对照心仪学校的往年录取分数、招生计划数、招生专业,并且和招生组老师保持紧密的沟通,招生组的老师会为各位考生合理填报志愿提供个性化和有效的咨询。

  另外,对于平行志愿的批次,学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平行志愿对考生的有利原则,在填报时大胆填报自己平时比较心仪的高校,第一个志愿、第二个志愿都可以试着冲一冲,然后再填报正常水平下能够录取的高校,就是说第二梯度主要填报一些比较稳定的高校志愿。假如高考发挥不理想时,可以采用守势的原则填报最后的几个专业志愿,这样在填报的志愿就比较有梯度。

  在平行志愿下面,如果你想报考复旦大学,建议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在本科普通批和本科第一批的录取当中,对于服从专业调剂的能够投档进复旦大学的考生,我们承诺不会退档,对学生的录取来说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主持人:今年对复旦大学感兴趣的考生一定要多关注复旦大学的招生动态。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面,复旦大学本科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呢?

  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

  7个院系已推出 “荣誉项目”

  享有“本硕博一体化”“量身制定导师”培养

  王阳:复旦大学坚持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20个字也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大胆地吸纳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复旦大学在本科前两年着重开展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也就是“2+X”体系中的“2”;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构建一个“通专结合、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

  在我们的弹性学制范围内,复旦学子可以自由地修读各类课程,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学生既可以往“专”的方向去发展,在本专业继续深入学习修读“本科荣誉计划”或者是各类“卓越培养计划”,强化学术训练,实现本研贯通培养。学生也可以往“通”的方向去发展,在培养方案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跨学科的横向学习,或者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接受交叉融合培养,实现自由开放、多元并进的全面发展。这种多元并进的发展方式也就是“2+X”中的“X”,表现了一种无限的可能。

  复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100多年来的办学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科学家、政治家、著名学者、教育家、医学家、企业家,以及在各行各业发挥骨干作用的兴业之将、栋梁之才。

  在我们建校的最初40多年里,就已经有26位复旦毕业生成为各个大学的校长。一百多年来,我们先后有 167 位的复旦毕业生和教师成为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及一些外籍院士,也培养出了陈寅恪、于右任、谭其骧、吴敬琏、谷超豪、童第周等一大批学术泰斗,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世界银行首位中国籍副行长章晟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位中国籍副总裁朱民等国际组织领导人。

  另外,作为地处中国经济中心的高校,复旦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商业领袖,包括新浪网的总裁曹国伟先生,就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们的介绍。

  说到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在2017年宣布实施“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探索本科荣誉项目,您可以给我们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吗?

  王阳:好的,复旦大学在双一流的建设中着力打造拔尖人才计划,2016年,学校升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等院系试点实施“本科荣誉项目”,荣誉项目以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和高标准的科研实践为核心,旨在培养既具备深厚专业基础,又具有前沿学术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学校已经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高分子、历史、哲学等7个院系推出的“荣誉项目”实施方案,并计划于明年将“荣誉项目”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学校不断拓宽优秀人才的“本研贯通”培养渠道,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本研课程互选制度,鼓励优秀的本科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提前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

  课程设置上,荣誉项目的课程难度明显高于对应的普通课程,不仅教学内容量大面广,教学进度也明显快于后者,这也容易激发学生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目标。为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实现深度学习,“荣誉课程”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包括增设课时、教学内容,由教师或助教带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度研讨,以及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开展一些小型的科研项目等形式。

  在项目认证上,学生完成荣誉项目培养方案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标准以后,经院系认定、学校审核,会发放荣誉证书,另外还有发放专项奖学金等表彰形式。荣誉项目的毕业生若直升本校研究生,享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并且享有“量身制定导师”的政策。

扫码关注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