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室人脸识别惹争议 教育部这样说

高校教室人脸识别惹争议 教育部这样说
2019年09月06日 10:02 中国青年报

  如今,越来越多高校推行“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将人脸识别、大数据采集技术引入校园。

  然而最近,一些高校却因为采集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引发争议。对此,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作出回应。

  教育部司长:希望学校慎重使用这些技术

  针对AI进校园,生物识别技术在校园逐步开始应用的现象,9月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现在我们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雷朝滋指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教育部已经在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组织专家论证研究。”

  
“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都要非常谨慎,能不采集就不采。能少采集就少采集,尤其涉及到个人生物信息的。”雷朝滋谈到。

  此外,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与用户约定,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高校“人脸识别”“采集学生上网数据”惹争议

  据中国之声报道,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学生们就在入校时发现了一个大变化,不仅校门、图书馆等安装了新的人脸识别门禁,教室内也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考勤,学生发呆、玩手机都能被感知到。

  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学上最关键的是老师的教学质量,通过人脸识别可以看到学生是否玩手机,是否发呆,是否看别的书,并以此为根据评价教学质量。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9月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正实施“云中信大”智慧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无卡化校园建设工程、数据质量提升工程、大数据决策分析和一表通建设工程等四大重点工程。

  日前,网上出现了该校无卡化校园建设工程的建设方案。其中,有两条方案引起了该校学生的关注。方案显示,该校将利用大数据分析包括上网时长、时段、网站在内的学生上网行为数据,还将对学生消费数据、成绩数据、社群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方案一出便引发热议,学校收集学生上网行为数据、学生消费数据等行为是否侵犯隐私?如何保证所收集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向外泄露?

  南信大规划采集并分析学生上网行为数据,包括上网时长、上网时段、所上网站等。

  学校回应,目前只是“试点”“规划”

  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之前已向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咨询,由于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但目前,学校仅在两间教室试点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后期,学校将根据教务部门反馈意见,视情况而定是否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对于上述疑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季赛说,大数据分析学生上网行为数据等相关无卡化校园建设工程事宜,“只是未来的规划”,目前仍处于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案合理性认定阶段。后期,学校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师生代表对该工程方案进行讨论,并公开征求意见。

  季赛表示,学校在数据采集、储存、处理等方面将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等国家法律要求,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也会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尊重和保护师生隐私权和数据安全。

  不少网友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合理使用:

  @🍬:其实,挺方便的,现在出门都不用带卡了,虽然感觉有点地方还是不太好,但总体上还是可以支持的~

  @Taeyang赵: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有必要这种监控吗?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糊里糊涂啊啊:人脸识别自动签到签退就可以,至于上课听不听由学生自己把握分寸,毕竟都不是小孩了。

  @dream sun:我们学校就有,真的无语,不采集面部信息还进不去宿舍楼。我都心疼学校的资金,总是花在这种可有可无而且最好没有的地方,学生实际的需求看不到。。。

  依然有人担心背后的隐患:

  @小新欣闻:今后是不是可能出现家长买数据,看孩子一天都干啥了……

  @神奇吗开心吗自闭吧:别说了,我们学校已经按了人脸识别的门禁教学楼,宿舍……虽然我不旷寝不逃课但是……

  @艾散:我觉得没必要吧,听个课都不能放松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澎湃新闻(thepapernews记者 廖瑾 林山 实习生 尚嵘峥)、央广网(记者李欣、南京台记者赵雪子)、荔枝新闻、中国之声及网友评论等。

  实习编辑:吴振莉

扫码关注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