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新周刊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死亡直播”是2000年最煽情的生命事件(附图)

http://edu.sina.com.cn 2001/02/05 17:31   新周刊

  金骏:我见证了死亡的尊严

  12月11日,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陆幼青去世。12月17日13时,《死亡日记》作者陆幼青送别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仅13时至14时30分,榕树下网站“网上灵堂”的访问者便逾三千。

  陆幼青最大限度地公开了自己的死亡隐私。他选择了榕树下网站连载日记。之后的四个月里,他成为传媒煽情狂欢的风暴中心。传统观念中垂死者的安宁与传媒的信息需求发生冲突,引发国人对死亡的重新思考,更引发了对传媒职业道德的思考。

  5年前,陆幼青成了一个胃癌患者。2000年7月下旬,他被医生宣布大限100天。因为“电影在丑化死亡的尊严”,他“要用日记的形式,告诉所有的人,一个肿瘤患者的真实的心理感受,让人们了解,当我们的亲人身患疾病的时候,我们要先有信心:疾病是可以战胜的,并把这样的信心传达给病者。”

  8月8日,陆幼青安静地贴出了两篇日记,专栏名叫《与死神相约》。10月23日,陆幼青共完成了82篇、15万字的日记;11月11日,《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全选本》出版。日记的第一读者和网上编辑是上海榕树下中文原创文学网站图书工作室的瘦马(金骏)。他也将出版《目击者--〈死亡日记〉的见证》。

  新周刊:你是怎么跟陆幼青接触上的?

  金骏:陆幼青一个在出版社的同学找到我,想搞网上直播。我觉得这个创意挺好的,在死亡面前能如此坚强面对,以期在网上得到共鸣。

  我觉得他是一个特殊的人,第一是经历特殊,他是被胃癌宣判了死刑的人;第二是身份特殊,他是有中文系出身背景的商人,有着丰富多彩的职业经历,而现在是比较典型的垂死者。

  新周刊:你清楚陆幼青被关注的过程吗?

  金骏:我在网上针对陆幼青这个事写了一篇《最后的礼物》,一周后被《北京晨报》记者看到了,要求来采访。《北京晨报》登出后,反响很大,紧接着《北京青年报》介入。后来上海的媒体一看本地的事情应该报道,于是也介入了,然后是全国的媒体,以及美联社,马上就天下皆知了。

  新周刊:作为最早的“死亡直播事件”的目击者和传播者,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金骏:陆幼青的死亡日记,是2000年中国民间发生的影响比较大的事件。我从中有一些前所未有的认识:首先,生和死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陆幼青把中国人一直以来对死的隐私观念搬到台面上来了,这是对自我、也是对儒家文化的最大挑战。其次,媒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这是我反复思考过的。可能是陆幼青本身的特殊经历,加上公众的好奇心理,再加上和平年代人们希望有一些波动的心态有关。

  作为事件的目击者,在此以前,我从来没想过生与死的问题。我比他小两岁(陆幼青37岁),如果换成是我,我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这种非常人所能有的心态,给我自己好好上了一课。

  陆幼青的文字经验、商界智慧以及敏锐,构成了一种魅力。他在房地产策划上做得很成功。死亡日记的网上直播无疑也是成功的(策划)。

  新周刊:陆幼青在五年前就知道了自己的病症,大判以前的四年多他的心态如何?

  金骏:我也曾经问过他。他在前四年多里完成了人生的思考过程。5年之前,他通过医生的暗示等等,已经预感到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思考生与死,陆幼青花了5年时间。

  新周刊:可以说,没有网络,陆幼青的死亡就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公众认知度。陆幼青对网络的了解有多少?

  金骏:陆幼青对网络情有独衷,甚至有搞房地产网站的设想。我觉得,他的水平是菜鸟级。

  新周刊:陆幼青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一般来说,中文系出身的人无论以后做什么,难免有一种写作情结,总想写点什么像样的作品出来。你觉得陆幼青是不是有这种中文系情结?

  金骏:我觉得陆幼青的中文系情结比较浓厚。他当年南下做过一年记者,后来才被商界的朋友拉下海去。他还写过10万字的小说。

  新周刊:陆幼青是否谈到他喜欢什么作家的作品?他有没有读过一些关于生死的文章?

  金骏:他看过史铁生的作品,他们一家人都比较推崇这个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及一些论生与死的文章都读过。陆幼青对史铁生的两句话印象深刻:一是“人的生命不以长短论英雄”,二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也看过《相约星期二》,但没多加评论。也有人把陆幼青的《死亡日记》称为中国版的《相约星期二》。

  新周刊:陆幼青在自我介绍中,形容他的女儿是“一个努力收集父母缺点的十岁小孩”。她是怎样对待父亲的绝症呢?

  金骏:小孩开始并不知道父亲的绝症,但她非常地理智和成熟。到了陆幼青被大判100天时她已经知道了,她很平静。

  新周刊:如果抛开陆幼青写死亡日记这件事,单纯地对这个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金骏:我觉得他蛮幽默,当时心里挺有触动的,觉得他挺不容易。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是一个幽默有趣开朗的人。(笔录:何树青)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印度“1-26”大地震
火车票信息,二手交易市场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参加“情人节”问卷调查 得世纪名表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聊友速配找共同语言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全新两性健康频道给您最贴心的帮助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