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教育专递>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注册50M免费邮箱
手机短信息传情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答500题判断学文还是学理 中学生潜能测试引争议

http://edu.sina.com.cn 2001/02/18 07:39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记者刘慎良实习记者王苓芳报道 你是否“对物理感兴趣,能否确定“在智力游戏中胜过他人,在70分钟内,回答类似的500个问题,通过这种“体能测试就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学文还是学理。近日,在北京部分中学开展的这种“潜能测试”引发了人们的争议。

  -本来想学理的同学测试后想学文

  在北京市第165中学,组织该校测试的冷老师告诉记者,该校共有11名学生参加了“潜能测试”。测试从学生的兴趣、生涯动机、能力、个性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最后由专家写出分析报告。165中高一(2)班的同学们至今对测试结果还津津乐道。史倩同学说,令她感到惊讶的是报告分析,她对美术、广告、影视、音乐等方面兴趣指数高,今后可以报考这些方面的学校。史倩说:“虽然从小就学琴和画画儿,但从没想过会从事这些工作。”有些同学本来想学理,测试后发现自己有文学方面的天赋,就考虑要加强文科的学习。

  -一次测试能说明多少问题

  据记者了解,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潜能测试”并不能完全确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目前已有6所中学,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潜能测试。

  是否会按照“测试”结果来选择专业呢?一部分学生表示,测试只能做一个参考,随着个人兴趣的变化、知识的积累,将来专业的选择肯定会有变化。另外许多同学指出,个别题目问题不明确,理科题目偏少,也许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比如“拿起世界名著爱不释手这道题,世界名著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这样的问题不少,不容易回答。

  在没有参加测试的第13中学,很多同学都想试一试。13中的老师则对此持观望态度,一位老师说:“现在还不了解这种测试的科学性,学生个性差异不同,凭借一次的测试,能说明多少问题,很难讲。

  -团体测试每人收费80元

  北京教育科学院潜能研究中心主任张贵良告诉记者,潜能测试针对两部分学生,一是准备高考的考生;二是面临文理科分班的高中学生。如果是团体测试,每人收费标准为80元。

  张主任认为,潜能测试作为一项研究,需要不断完善,不是一次性测试就能确定的,所以该中心采取提供书面分析和测后咨询与交流来校正误差,测试问卷需要不断调整。他说:“问卷是根据心理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来的,同时吸收了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相关理论。

  -不要盲从“潜能测试”

  专家们都肯定从这个角度探讨是有价值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指出:“对潜能测试不要盲从,学生要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根据自身的综合优势考虑未来的发展。潜能测试是专家建议,并不能代替个人选择。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冉乃彦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如果对整体进行量化测试,测到的数据是否准确和可靠,需要验证。另外,‘潜能测试’的标准是什么,需要对标准进行测试。再有,这些问题是如何确定的,如果参照国外标准,又是如何转化的等等。他认为,要全面考查学生,同时要参照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令人不安的“潜能测试”

  学校组织大批中学生参加所谓的“潜能测试”,这里面多少有些让人感到不安的东西。从记者的报道看,这种测试是要收钱的,就算是团体价也要每人80元,这个价钱是不是真的能买到一个科学的、有指导性的,也有实际意义的评估结果呢?

  学文还是学理,这个问题的确困扰过不少学生,这是由目前高等教育的缺陷造成的。现行的高考制度与赌博有几分类似,那就是,一旦考生作出了某种选择,他就很少有机会作出什么改变,尤其是在填报志愿方面。由于没有后悔药可吃,学生们不得不在作出最终选择之前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包括求助于所谓“潜能测试”。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方面的“文理鸿沟”是一种历史产物。由于高考试卷分成文理两种,从高中开始,学校就对学生进行文理分科。在大部分大学里,文理之间壁垒森严的局面也远远没有打破,一个学生很难从教育体制层面上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过早的文理分家,造就了大量偏才,这些偏才的形成不是由于其自身的个性特点,而是通过某种强制完成的。早就有专家指出,对于人才的培育与成长来说,文理分开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目前,在许多地区和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改革,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打破文理界限,比如江苏省正在研讨高考不分文理的可能性,在不远的将来,考生将有可能自由选择某些非必要的考试科目。在大学里,文理兼修的学院也已经出现,并且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从大的趋势上看,高等教育“宽进严出”也是势所必然的,在大学不再难进,文理不再泾渭分明的环境下,过早地帮助学生选择学文还是学理显然毫无必要。

  从资料看,“潜能测试”的题目设计是严肃的,但这并不能推论出它的测试结果是准确的。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他们的爱好、特长、气质与将可能从事的专业之间,很难找到必然联系,相反,往往存在着一些“测不准”的因素,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很可能将来成为天体物理学家,而一个思维缜密的人也许会成为瓦格纳。过早地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往往给中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加剧偏科现象,这样的后果也许是问卷设计者始料不及的。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学生这方面,鼓励他们做各种大胆的尝试,鼓励他们全面发展、有所侧重,在教育体制方面,加快文理融合的改革,让学生更方便地转系转专业。“潜能测试”的“大集”是不用去赶了。本报评论员蔡方华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相关链接
学文还是学理? “潜能测试”帮助中学生选择专业 (2001/02/16 13:2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新浪漫情话给最爱的人手机短信排行榜
情人节大餐:情书、礼品…应有尽有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时尚推荐:情人节经典电影海报欣赏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