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新周刊 > 正文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她世纪的若干问题(附图)

http://edu.sina.com.cn 2001/03/09 18:04   新周刊

  萎哥们

  她世纪降临,千古不易的两性游戏规则悄然解体。

  成功而愈加坚守着一份美丽的她,其实并没有打算在“性别关系”上大作文章;习惯了让女人做弱者的“酸男人”,却开始顽强地在现实生活、流行话语及女性成功神话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反戈一击”的借口。

  新民谣曰:“女人不吃醋,男人不辛苦;男人不吃醋,女人不幸福。”显然男人吃醋有醋。不过当男人的醋意上升到理论化的地步时,辛苦的也正是那些“酸男人”们。

  难题一:骚扰还是艳遇?

  性骚扰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在她世纪却有些新情况不能不提。

  新千年的2月1日,相距万里的亚欧两地爆出两条消息:在亚洲,一位新加坡男子去年的一日在由旧金山飞回新加坡的班机上,半睡半醒中将手“错放”到邻座一名年轻女子的腿上并进而从其超短的裤口滑进其裤档,结果,这位28岁的电脑工程师因被法庭裁定为对女性实施性骚扰,而遭受杖笞三下和入狱一年的处罚;同一天,英超联赛第25轮比赛曼联队与桑德兰队打得热火朝天,不料一名无上装裸女球迷忽然冲向场内的贝克汉姆,并在其面前骚首弄姿,结果……结果什么事也没发生,裸奔女奔回看台裹衣看球,而贝克汉姆没有任何失误地踢完了这场比赛。

  为什么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这小贝不也被性骚扰得厉害呀!

  迄今为止,各国法律对“性骚扰”的界定是含混而不得要领的,虽然关于其中作为一种性暴力延续的性质的界定已然明确。但其出发点大多“重男轻女”,而对针对男性因性骚扰所受到的生理、心理及感情上的伤害应采取的态度,却很少提及。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香港《公务员性骚扰投诉指引》中就只能看到为女性度身订做的文字:“如对一名女性提出不受欢迎的性需要或获取性方面好处的要求,或对女性做出了不受欢迎的、涉及‘性’的行径,并预期对方会感到冒犯、侮辱或惊吓就是对女性做出性骚扰。”

  但女人是弱者的定位显然不符合今天的现实或未来的趋势。其实,在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叛逆性骚扰》中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已屡见不鲜的情况下,这种“指引”已经变得很老土了。女老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漂亮,这是不是意味着男性受到性骚扰伤害的可能性日益增多?很显然,来自一位年轻漂亮的单身女性的诱惑是无法抵挡的,但如果这个女性是你的老板呢?尴尬、矛盾、犹豫不决、举棋不定,都是必然的,但这一切都由不得你了,很难断定这种事落到你我头上是幸还是不幸。但现在流行的态度是:某男加班夜归,同事笑说:路上小心,别碰上女流氓;该男子答曰:有这等好事?

  难题二:君子不动手淑女要动口?

  跟她世纪的新女性谈暴力问题实在有失风雅,因为即使男人不再敢像从前那样对女人饱以老拳,就凭新女性那两下花拳绣腿也不足以一吐几千年来饱受男性压迫的恶气,这里所说的“暴力”只与权力有关。

  女性的权力欲望在这个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这不仅体现在女性在社会体制中所担任的职务的高低方面,更重要的是女性在一个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中施展其权力的空间已越来越大,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乃至社会的其它领域,女性日益提高的地位正通过她们所获取的高职位而得到巩固。今天,连女总统、女部长都不稀罕了,更何况女总裁、女经理呢?一些流行观念对女性在政界、商界这些过去通常男人当道的领域内施展才华极为有利,比如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重感情甚至母性,都为政治等强权领域抹上一层温情甚至人性化的色彩,并使其在权力行使中衍生出前所未有的亲和力。

  但这可能是一个连男性都乐意接受的“美丽谎言”,道理上说不清楚并不妨碍我们找到大把的事实,比如像班达拉奈克夫人、英甘地、梅厄夫人、撒切尔夫人以及奥尔布莱特等一干女中豪杰,个个无不以铁腕著称,为此,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是:在男权当道的情况下,女人不毒不狠,怎能出人头地!可现在说男权当道恐怕已大缪不然了。女人也是人嘛,人性当中的某些暴力倾向的表现并不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淡化。虽说拳打脚踢动刀动枪的方式常常是男人的专利,但越来越多的男人很受伤却也并非自怜自艾。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被其同事称为女性中的法西斯的费城艺术大学教授帕格莉娅就不仅在其骇世惊俗的《性面具》中把男人恨恨地修理了一通,而她还在《旧金山记事报》刊出了自己的一幅“玉照”:只见这位女界风云人物袒胸露背,头上的棕黑色头发像是盘卷着的千万条小蛇,一双牛眼透着冷光。更令人毛发怵然的是,身材硕大的她胸怀中还搂着两位鲜活生猛、豹子一般的黑人小伙——这是女人吗?这不是女人吗?

  难题三:甘拜下风还是引以为荣?

  我总觉得说将来的女性应该是成功又美丽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套,这得从长期以来人们深信不疑的男女有别之说说起。

  关于男女两性差异的表述汗牛充栋而又高深莫测,但其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可能这样表述:无论在生理还是在社会角色上,男女两性都是不同的。

  所以,第一,考虑到长期以来,女人一直处在一种受男性压迫的第二性地位,女性任何形式的反抗都有其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对此,如果你要让一个女部长下台,就可能背上压制女性的黑锅。

  第二,鉴于长期以来社会分工中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且女性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历史性损失,故女性在就业、受教育,甚至从政等方面就应当享有优先权——这既是一种权利,也是男性的一种补偿,比如,不能因为女人能生孩子,她们就一定得在家照料孩子,男人不能生,但没有理由不给孩子换尿布——正因为生孩子这么大的事都由女人完成了,照料孩子、做做家务一类的小事男人还不得多干干?更何况,女人在社会领域内能做且能做好的事多着呢,凭什么要一辈子呆在家里相夫教子?

  第三,女人是感性的、重情感的、细腻甚至柔弱的,社会上或家庭里的那些重体力活当然得由男人来做,比如开大卡车、扛煤气瓶一类。谁要女人是水做的?不干这些粗活重活不正好可以变得更美丽动人吗?反之,不是对美的亵渎和摧残吗?

  性别差异论改变了传统的两性关系格局,并使女性在反男权、求解放、争独立的道路上呼啸向前,而男性却节节败退。现在男人的角色定位是:挣钱机器或全能丈夫。无怪乎大众媒体或流行文化中,无不充斥着“男人也需要关怀”一类可怜巴巴的诉求。美国人斯坦纳借其小说中的人物之口发出了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女人已经到了可以以其性别特殊性‘胡作非为’的地步,可男人怎么就变得更像无性别动物呢!挣钱养家(挣的钱还不能比女人少)是天经地义之事,带孩子做早餐这些事还不能推脱。”抱怨归抱怨,可斯坦纳看到自己在广告公司任要职的太太衣着光鲜、神采飞扬发号施令的样子,心里还挺得意——我可不想她变成一个婆婆妈妈、邋里邋遢的黄脸婆!

  难题四:唬不得也哄不得?

  早些年,抢着给女性开车门或饭后埋单会被看成是绅士之举,可自从性别歧视这一说法出来后,这些绅士之举却有了性别歧视之嫌:你把女人当男人,可能是不想或不敢歧视她们,可你却犯了忽视女性特点的错误;比如你让你的男女部下干同样的活(因为把重活给她干,她可能会说你歧视小看了她),她完全有理由拒绝你,因为你不把女人当女人,而你把女人当女人,她们也完全有理由反击你,比如你说某女人很性感很有女人味,这女人便跟你急:你这是别有用心,性感与否的标准是你们男人制定的,让我性感,不是把我当花瓶吗?

  丁玲有一句话很经典:“‘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性别被提出呢?”最早,女性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同工同酬而斗争,获得了相应权利后又为维护自身的特性而战。两轮战役之后,女性感觉到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取向都是危险的,所以在今天或今后这样一个女性主导的“她世纪”里,无性之性或双性化,成了女性生存的最新策略:像男人一样成功——她们已经做到了,像女人那样美丽——她们本来就如此,女性魅力无敌,光芒四射。

  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早已声名狼藉,事实上,女性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转变以及她们事实上已经取得的如日中天的光辉成就,早已使男性产生出一种可能是并不情愿的认同感甚至恐惧,谁还敢歧视?相反,优势渐失的男性其失败感却越来越强,不单单是因为所谓“权力”的丧失,而是因为很多男人发现:女性牛起来以后她们其实更不给男人面子——传统的说法是多年媳妇熬成婆!

  写过《第三次浪潮》一书的托夫勒在与波士顿南城出版社的编辑对话时曾提到过这样的现象:“过去男子虽然占支配地位,但是只能当挣钱的角色,而被夺走一大部分抚养孩子的天伦之乐,所以今天的男子很乐意照料婴儿和小孩,有的甚至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上面,好让妻子继续干她收入优厚的工作,或者从事专业。”但是,日益独立的女性怎么看待这群男人呢?她们在把家庭的空间让给了男人并欣慰地品尝着工作的快乐的同时,也把“小男子”的昵称给了他们。难怪山崎丰子小说《老板》中的那个治家有方的“小男人”最后有点觉醒:“现在应该是来一场男权主义运动的时候了。”

  难题五:出得厅堂入不得厨房?

  3年前,美国一本叫《People Management》的杂志在某期的封面文章中,这样写道:“现代女性每当关上家门去上班时,都会长舒一口气,明显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于大多数职业女性来说,办公室就是她们摆脱家庭生活压力的乐园,即使工作最苦最累,也心甘情愿。”这种情形在中国同样存在且相当普遍,上海某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位负责人称对于加班,女性表现出来的厌倦态度明显低于男性,种种迹象表明,工作已经不单纯是她们的避难所,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创造好心情并获取成就感必不可少的方式。

  美国社会深受阿莉·罗塞尔·霍奇柴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的新著《时间困扰》(《The time bind》)全面地解释了这种现象。她在书中写道:“职业女性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不是因为她们需要钱或对工作安全性的忧虑,而是因为她们感到工作比做家务更快乐、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虽然她们因为长时间工作而精疲力竭,并产生负疚感和压力,但她们的内心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安排是矛盾的。”管理方法的改进,个人责任的明确,不仅使职员们有一种对于成就的认同感,而且感到一种充分自主的气氛,因而感到工作比做家务更轻松,更有成就。

  因此,那些宁愿工作也不愿意呆在家里做家务的女性就常常为家庭生活与工作之间如何分配时间而陷于困扰而不能自拔。权衡利弊后,大多数妇女会选择工作。在美国,职业女性的人数在1994年达到38%,而1984年这个数字只有31%,这只是全职工作的,如果将兼职工作的妇女计算在内,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50%。

  近乎疯狂地享受工作的快乐使相当一部分女性在事业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她们年纪轻轻就在单位里担任要职并把她们的男部下指挥得团团转。这一现象的必然结果是许多男人的抱怨、不满乃至醋意盎然。事实可能的确如此,如果一个男人完全抛开家庭而投身事业,无论其多么成功,都有可能面临来自家庭、女性甚至社会的抱怨和责难,你再了不起,也是“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但女人就不同了,成功是理所当然,不成功,则都是男人拖了后腿,你说男人冤不冤——真的比窦娥还冤。

  当然,绝大多数明智的男人已经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这一系列转换表示认同,毕竟到了21世纪了,类似于像上个世纪初“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一类人们争论得死去活来的问题早已没有多少市场了,只是男人们那点“怜香惜玉”式的小小自尊心得不到满足: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太单调乏味了吗?成功一点,美丽一点,咱找这么个媳妇不也就十全十美了吗?像希拉里。(文—葛一山)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新周刊》101期

  “三八”推荐专题:都是女人惹的祸?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图文专题:日内瓦国际车展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打卡聊天每天得文曲星、MP3、手机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