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 教育专递 > 正文

教育消费,你家开支有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1/03/23 11:07   新闻晨报

  据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近日调查发现:深圳城镇居民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1111元,家庭通信方面的支出为1315元。在深圳这样的高学历的移民城市,要想扎根立足,就得不断地读书、充电,以获取信息完善自我。因此这两项消费占了深圳人花钱的大头。

  在目前提倡“学习型家庭”的形势下,你家的文化教育消费占家庭支出多大比例?你有没有充电的打算?在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里,你和孩子谁占大头?

  消费于学习最精彩

  大学毕业7年来,我的薪水绝大部分用于学习,朋友笑话我是为读书而生的。的确,30岁之前,我是这样做的。

  我家在小县城,父母供我读完医科大学已囊中空空,我不好意思再让他们出资供我读研。为了多赚点学习费用,我当了一年医生,便辞职到外企干起了医药销售。我工作很出色,3年积蓄了十几万元,这时,我觉得可以辞职考研了。我把小部分积蓄留给父母用以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其余的钱被我存进了某重点大学附近的银行,我住进了该大学,立志要考取该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生。一年半来,我除了恶补英语,还请老师为我补专业课,各类补习班一个也不敢拉下。我考取该专业时,我的存款已缩了近2万元。考取了研究生,我仍没放松,买了很多专业书。读研一年,我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英语水平已和该专业的保送生相差无几,那时,我确定了下一步的目标,去与我们系合作办学的一所英国大学留学。

  今年初,该大学来我们系选交流生,对方对我的专业水平表示满意,特别对我特殊的求学经历很感兴趣。最近我已得到通知,7月份去英国读书,而且我能同时申请这边大学和对方学院的硕士学位。我想,打好了学业的底子,30岁出头创业也不迟。吴音

  1300元女儿读书

  我家算是个“学习型家庭”,平均每月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收入用在文化教育方面。

  孩子正是求学的时候,为她的全面发展做一点投资是最自然的。女儿上学四年级,学习参考书、课外书几乎塞满了整个书橱。而外语班、钢琴班、小主持人班等每个月平均要花几百元,这样每月要花一千三四百元。

  这两年,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让我们感到充电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基于这一点,40多岁的老公作出了利用业余时间读更高学位的决定,前后花上几万元那是少不了的。本来我也想去读书学点东西,可是跟老公商量,他没同意。他说,女儿还小,学习上需要辅导,如果我俩都忙于学业,谁来照顾她?那就先等两年再说,可是几年之后,年纪不小的我还能学得进吗?吴梅

  教育开销占大头

  在我们家庭支出中,教育开销占了大头,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就目前而言,全家三口的学习消费平分秋色,我估计儿子读中学后,家庭教育消费要以他为主了。

  为了能获得最新的信息,我经常对家里的电信等设备进行“改朝换代”,前前后后花掉好几万元了。现在我家电脑上网速度很快,很多经济知识我是从网上获得的。比如前段时间,吴敬琏和几位经济学家关于股票市场的论战,填补了我某些知识的空白。针对网上阐述得不过瘾的地方,我再买相关书籍研究。这样学习,效果并不比坐在大学教室里听课差。

  我太太是律师,这个领域知识更新更快,她经常买会听或参加短训班,平均每年花费万把块是不稀奇的。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必须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吸取最新的知识。我觉得学习像空气,正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蒋明宇

  8000元读网络学院

  我从大专毕业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充电。考计算机专业“专升本”时,读辅导班的话每门功课需四五百元,16门课读下来只怕我那份千余元的月薪承受不起,我就只在考“高等数学”前读了一个班,其余的都自己“啃”,等于每门课只花费50元报名费及30元左右的课本费。这样才把“充电”费用控制在我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

  如今结婚了,还是觉得有些东西不学不行。丈夫在业余“补”英语,每个双休日到淮海路附近上高级口译,费用逾千。我则准备报读某校网络学院的一个经济类的班,100元一个学分,总计8000元以上。我们觉得现在尚无孩子这一大块开销,正好多为自己的学习“投资”。我还看到一个单身朋友更潇洒,最近辞了广告公司的职务到复旦进修,预备半年后另找工作。反正趁着年轻、负担不重,多支出些“充电”的费用是划得来的。孙易

  读书为了不被时代淘汰

  周围经常有人以很惊讶的语气跟我说:“你真能读!”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很开心。现在,社会进步这么快,不及时充电就要跟不上形势的,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认为这笔教育投资必不可少。

  从适应办公硬件更新来讲,原先我们办证都是手写的,这两年都改电脑操作了,我自然得去学个计算机初级和办公自动化出来。从自己业务上来讲,搞翻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我不断修读各种进修班,甚至有段时间还曾全脱产到外国语大学读高级口译。此外,我还特别爱书,老公经常开玩笑说将来要严防我去书店,因为我一旦进去就扎在里面,最后买下的书往往重得连自己都抱不动。

  估计,目前用于我自己充电的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15%左右,比儿子的教育投资还多些,若再加上零星书款,将占家庭总收入的30%。尽管有一定的经济负担,但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不被时代淘汰,那就非得“活到老学到老”。因此,这笔开销,我觉得很值!张丽群

  我的消费是女儿的“零头”

  女儿正读初中预备班,算上所有的学费、书费、兴趣班费用,要占到全家开销的三分之一。而我自己本来毫无“充电”的想法,只是去年陪同女儿出国参加口琴比赛时感觉到学点英语口语挺实用,回来后便去报了一个“走遍美国”的英语学习班。交去学费80元,外加60元视听费,总共也只不过是女儿教育开支的一个“零头”。

  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也很稳定,不可能有精力去拚命“充电”。挑感兴趣的学一点也算增长些见识吧,投入太多可就吃不消了。邬湘蓉

  舍得为“附件”花钱

  先生是搞外贸的,为了及时更新知识,平日里相关的书和光盘买了无数。所以上街一趟,这方面的钱花得不比买生活用品少,何况这类最新书籍和音像制品不可能打折。此外,我家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除念高中的女儿在学校订的学生刊物,我家每年的订报费用已达900多元。这样的花费不像别人业余念书那样是纯粹的教育开支,但这些“附件”对我们增长学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花钱很值得。

  听说一个朋友业余读夜校,为赶上课时间,拦“差头”的费用也花去不少。这也算是教育投资的一部分吧。(刘远帆)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金庸客栈】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全国首富深圳人往哪花钱 教育消费占大头 (2001/03/21 11:34)
教育消费提醒:赋予学生家长参与管理权 (2001/01/19 11:33)
读书成为生活必需品 “教育消费”打开百姓荷包 (2000/10/05 12:37)
上海:暑假教育消费启动 (2000/06/27 13:53)
分析:教育消费是新卖点 (1999/11/25 10:47)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